胡五清,孝昌縣王店鎮新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荊楚楷模、孝感市“五星書記”等。他探索推行“十分鐘服務承諾”灣組治理模式,將新崗村從“后進村”建設成為鄉風文明、村民富裕的生態宜居村。
我叫胡五清,是孝昌縣王店鎮新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2018年,新崗村由高崗村、齊崗村和草塘村三村合并而成,我從原高崗村黨支部書記高票當選為新崗村黨總支書記,接起合村治理的工作。三村合一后,新崗村下轄15個自然灣共4000余人,人口居住集中,矛盾糾紛也隨之增加,村民經常聚眾與周邊村灣發生沖突,摩擦糾紛時有發生。
針對這種情況,我不禁思考,村民們能在幾分鐘內聚集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齊心對外,村黨組織為什么不能在群眾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提供最精準的服務呢;我們該如何利用村民內部的團結優勢促使大家守望相助。在新崗村成立的第二年,我決定把“辦公室”搬到群眾家門口,探索“十分鐘服務承諾”服務模式,對村民訴求有呼必應。
要干就干出個樣子。我立刻開始組建由村“兩委”干部、黨員中心戶、產業帶頭人、村醫、水電工等人員構成的“十分鐘服務承諾”團隊,成立矛盾協調、應急管理、產業發展等5支服務隊,并設立代辦服務、技術指導、心理咨詢、養老托幼等專項崗位。服務隊每位成員按服務承諾事項分片包干、定責到人,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力求及時服務、精準服務。
當村民們遇到急事難事時,我們盡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服務為他們解決問題,有時凌晨2點接到群眾電話,依舊要往現場趕。去年夏天,72歲的獨居老人胡巨舟原本患有呼吸道疾病,晚上在家點蚊香時,因門窗緊閉,后半夜突發不適,隨即撥打承諾卡上的服務電話。村委會副主任胡俊紅接到電話,連夜將老人送至縣醫院就診,最終轉危為安。
服務隊成立一段時間后,如何提升群眾滿意度成為下一個亟須關注的問題。為了讓服務落到實處,我們要求隊員們隨身攜帶服務手冊,每完成一次服務,當面問詢并記錄群眾評價和建議,并為每位村民發放一張十分鐘服務承諾卡,卡上寫明服務隊日常服務的各種事項,更將村民各種揪心事、煩心事納入服務承諾范圍。
十分鐘的“小半徑”,圈進了百姓的“大需求”。如今的新崗村,群眾揪心的事,支部來承諾;支部提議的事,團隊來踐諾;團隊辦了的事,群眾來評諾;“兩委”承辦的事,組織來考諾。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主動加入服務隊伍,原來的服務對象也與我們一起繼續踐行“十分鐘服務承諾”。近三年來,團隊服務總時長達5800余小時,覆蓋1200余人次,參與志愿者近千人,新崗村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稱號。
“十分鐘服務承諾”擲地有聲。當我們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鄰里矛盾糾紛就少了,隨之帶來了鄉村治理的大變化。
前兩年,為了建設美麗鄉村,村“兩委”積極爭取項目,建設生態公園,項目涉及新崗村第四組村民宅基地、稻場、菜園等范圍的拆遷。原以為會有賠償糾紛耽誤建設進度,沒想到過程卻出奇順利,村民們紛紛心甘情愿讓出土地,等待施工隊進場施工。村民胡正茂找到我說:“村里為大家做了這么多暖心窩的事,我們相信村里的決定是為大家好,只有無條件支持,才能有美麗家園。”
村黨組織平時對群眾有求必應,關鍵時刻,群眾才能一呼百應?!笆昼姺粘兄Z”讓我們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服務,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也為“十分鐘服務承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