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祿 陳越男 丁然
摘 要:信用治理在促進我國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十四五”期間需強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養老服務信用治理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行業層面都有助于促進養老服務發展,加強養老服務信用治理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當前,養老服務信用治理在社會理念、制度規范和應用場景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不足,亟需進一步健全完善養老服務信用治理制度規范,盡快推進養老服務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打造“信用+養老服務”應用場景,以有效應對當前存在的困境和難題。
關鍵詞:養老服務;信用治理;信用監管;信用激勵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速,我國養老服務領域問題日趨嚴峻,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愈益必要和重要。近年來,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等系列重要文件,多省市也出臺了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其中,養老服務信用治理作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起著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
信用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1]。在養老服務領域中,信用是對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評估、發放補貼、進行相關監管的重要考量因素。尤其在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取消后,如何發揮信用治理作用,提高政府的監管和服務效能,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高質量發展,成為必須解決好的重要課題。然而,在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由于信息不對稱或偏見誤解等原因導致的養老服務機構入住率不高、老人不知如何選取養老服務、養老服務機構不重視服務質量等問題,甚至出現諸如集資詐騙、拖欠工資、虐老欺老、虛假宣傳等嚴重不規范問題。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養老服務領域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探究養老服務信用治理的優化策略。
一、信用治理的構成特征與核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出臺了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