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羅小小的母親帶羅小小到某游樂場所玩耍,下午5時左右,羅小小乘坐場內充氣旋轉海馬,其母親正常推動海馬進行旋轉。幾分鐘后,另外一個小朋友王小小突然跑過來快速推動海馬旋轉,導致羅小小從海馬上跌落受傷。經醫院診斷,羅小小右肱骨踝上骨折。
事發后,羅小小的母親將王小小的父母、游樂場所的經營者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羅小小從旋轉海馬上跌落受傷,系被告王小小快速轉動海馬所致,其監護人并未及時阻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被告王小小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造成他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應由其法定代理人即其父母承擔。
原告羅小小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身行為動作的危險性缺乏認知和判斷能力。其母親作為監護人應當在其玩耍時高度注意、謹慎看護,此次羅小小受傷,其母親未盡到合理審慎的注意義務,對事故發生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某游樂場所作為專門為未成年設計的兒童游樂場,應在合理限度范圍內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并且應該負有較高標準的看護義務和救助義務。現場視頻監控顯示,事故發生整個過程中,某某游樂場所均無工作人員在場,對存在潛在危險性的旋轉海馬也未設置安全提示,故本案中游樂場所應承擔侵權責任。
綜上,法院認為本次事故責任可以作如下劃分:原告承擔5%的責任,被告一王小小的父母承擔70%的責任,被告二游樂場所經營者承擔25%的責任。
【以案說法】
作為游樂場所經營者,除了向消費者提供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娛樂設施外,在日常管理中還需要提高管理和監督意識,建議:一可以設置醒目的風險提示,切實履行必要的說明、警告義務;二可以安排工作人員在游樂場所進行必要看護,確保兒童安全,并提醒家長注意看護,只有盡力排除所有可能的安全隱患,才能避免陷入此類案件中。
作為未成年人的家長及監護人,也應當履行監護職責,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出去游玩時,需要對未成年人付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如果不幸遇到此類事件,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第一時間報警,必要時聯系救護車,首先向警察說明事故發生過程并要求調取監控錄像以固定證據;同時通過救護車入院固定傷情情況。需要提醒的是,最好找一名商家負責人或者工作人員全程跟隨,以免后續商家對治療費用和內容不予認可。
2.入院后,詳細描述孩子受傷經過,請醫生記錄并請醫生寫明孩子傷情及醫囑,以便計算陪護家長的誤工費、陪護費及孩子營養費等。
3.安撫好孩子后,去事發場所再次取證,主要觀察事發場所或票務信息有無警示提示(是否要求家長陪同、是否要求孩子勿蹦跳)、場所內有無防護措施、在進行相關游樂過程中有無專人陪同引導、場所是否封閉(家長能否隨意進入)等,以便后續確定相關責任比例。
4.積極與商家溝通聯系處理醫療費用及后續治療費用,看家中購買的保險及單位購買的保險中有無可以賠付款項,以減輕自己的損失。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