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青楓社區“鐘鳴”校家社共育工作室內,一名初三女生在專業心理老師的疏導下漸漸地舒展眉頭,敞開心扉。“老師的建議非常管用,及時排解了我焦躁的情緒,讓我學到了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女孩開心地說。
“三位一體”合力打造“鐘鳴”校家社共育工作室
近年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頻發,越來越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青楓社區作為新建的商品房社區,擁有0~18歲的孩童1600人,經調研很多家長都需要心理服務。為此,社區婦聯與鐘樓實驗中學、民進鐘樓基層委家校共育工委結對共建,合力打造“鐘鳴”校家社共育工作室,創新“云上直播+云下輔導”雙向銜接的“舒心扶苗”品牌,為轄區及周邊廣大家庭成員提供公益心理服務。
為充實專業師資力量,工作室聘請了江蘇理工學院等多家單位的十余名優秀老師作為常駐講師,定期集中授課并隨時“答疑解惑”。對涉及“青春期教育困弱”“厭學問題”“網絡成癮問題”“人際關系困弱”等問題的少年兒童,開展個案輔導,其中面詢個案三十余個,線上咨詢五十余次,普遍反響較好。
青“心”守護,注入成長“心”力量
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蔣俏艷說:“建起工作室以后,我們才發現心理關愛的需求有多大,對孩子們的幫助有多重要,我們不僅要建好工作室,還要用活工作室。”蔣俏艷牽頭創新“青‘心’守護,‘云’助未來”心理健康教育項目,以項目化運營、浸潤式活動開展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參與進來,進一步擴大工作室的輻射外延。“藝術對話心靈”心理健康互動沙龍、“心暖花自開”自我情緒管理與壓力釋放等活動提高孩子們心理調適能力;“逆風飛翔”抗挫折能力提升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課堂相結合的形式助力“開學第一課”;《阿甘正傳》等暑期勵志電影展播引導在校學生培養自信向上的品格;“和諧家庭"心的滋養”等親子溝通課堂,引導家長改變自我,利用情境感受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2023年開展系列活動13場,家長們非常喜歡這類活動,紛紛拍手叫好、踴躍報名。
“青楓云聲音”為“線上咨詢”加權
“鐘鳴”校家社共育工作室還依托社區現有品牌“青楓云聲音”特別推出“少年心理說”欄目,不斷提高孩子的自我情緒管理、抗挫能力,提升親子溝通效果。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從如何判斷心理健康與否、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讓自己擁有健康心理等困惑入手,以微視頻聽少年“說心里”的方式,分享一些解壓方法,如情緒調適、積極暗示、轉移減壓等。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將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及良好的情緒培養通過“云廣播”根植于每個孩子的心中,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學會自我約束、合理釋放壓力。
學校是成長的沃土,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社會是鍛煉的熔爐。青楓社區“鐘鳴”校家社共育工作室在兒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上做延展,進一步促進了學校、家庭與社區協同育人作用有效發揮,切實增強了孩子們心理健康融合教育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