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是常見的體裁,不僅風格獨特,而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寫作能力。然而,傳統的想象作文教學往往存在閉門造車的現象,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導致想象作文變得不那么重要。針對這種情況,優化想象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閱讀和寫作緊密相連,大量閱讀能豐富學生的認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此,教師可以從課外閱讀的角度,圍繞“以讀促寫”的理念指導學生寫想象作文。
一、在假設中描繪,展現不一樣的童真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階段,腦海中總是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想法和幻想。例如,看到小鳥,會思考“如果我是一只小鳥,就能飛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看到玩具飛機,會思考“如果我的玩具飛機可以變成真正的飛機,那該多好”……針對這些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假設,然后讓學生以此為基礎寫想象作文。
1.快樂續寫,讓思想天馬行空
閱讀《丑小鴨》時,有學生提問:“教師,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之后又發生了什么事呢?它是否回到了曾經的家,去看望鴨媽媽和其他小動物呢?”還有學生說:“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會不會有壞人抓它?它之前受了那么多苦,希望未來能快樂一些。”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順勢安排續寫活動,并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融入文章中。這樣既能讓學生暢所欲言,又增強了他們的快樂體驗。
以《狐假虎威》為例,讀完這個故事后,我鼓勵學生續寫,如想象老虎發現自己被騙后會如何懲罰狐貍。續寫之前,我提醒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參考曾經看過的其他故事。”這樣,學生在借鑒的基礎上可以找到新的創意,寫出更加有趣的文章。
東東(化名)的續寫是這樣的:老虎發現自己被狐貍愚弄后,非常生氣,開始四處尋找狐貍,想要給它一個教訓。然而,老虎找到狐貍時,又一次被狐貍欺騙了。狐貍告訴老虎:“這次被你抓住,完全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你。如果我看到你,一定會跑得飛快,你絕對追不上我!”老虎不信,于是它們決定比試一下。結果,老虎往前跑,狐貍卻跑向了相反的方向,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
東東的續寫巧妙地借鑒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并在寫作過程中突出了狐貍的機智和老虎的愚笨,使得故事非常有趣。因此,我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將其作為范文供同學們參考。
2.夢幻假設,體驗別樣人生
有時,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會產生另一種想法:“如果我是×××,我會……”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假設,并以此為基礎寫想象作文。這種方法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能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例如,閱讀《會飛的紙箱子》后,我詢問學生:“如果有一個會飛的紙箱子,你們會用它做什么呢?”隨后,我要求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寫一篇百字以內的想象作文,以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紅紅(化名)寫道:“如果我有一個會飛的紙箱子,我會用它裝滿藥品,送往災區;如果我有一個會飛的紙箱子,我會在里面裝很多食物,然后送到貧困地區;如果我有一個紙箱子……”從紅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巧妙地使用了排比手法,清晰且深刻地表達了想法,體現了孩子特有的善良。
以“假設”為引導寫想象作文,不僅能展現小學生的童真與淳樸,還能讓他們獲得啟發,在寫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善良和純真的光芒。因此,在未來的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合理假設,以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寫作的同時更好地表達情感與創意,讓寫作與快樂同行。
二、在幻想中創造,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小學生玩耍時,經常會構建一個場景,并以玩具作為主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然而,這種有趣的游戲往往只能自我陶醉,旁人不能感同身受。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想象的情境和內容記錄在紙上,寫成有趣的童話故事。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1.創編童話,描繪心中的天地
閱讀完《安徒生童話》,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周圍的事物,寫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童話。但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較弱,為了確保童話有趣又生動,起初可以引導他們模仿其他童話的寫作風格和結構布局。
例如,曉曉(化名)參考了《十萬個為什么》,在文中融入了小科普。描寫“玩具王國”時,提到了“橡皮泥怪物”,并寫道:“這個怪物很厲害,任何手段都不能打敗它,因為它沒有固定的形態。后來,打火機小子意識到高溫可以融化橡皮泥,于是利用火焰打敗了它……”
當然,有些學生的作品可能不盡如人意,甚至寫成了流水賬。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寫作時,在文章的開頭展示亮點,以抓住讀者的眼球,然后逐漸展開。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現場示范寫童話,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親身體驗中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克服寫作上的困難。
2.寫作接龍,讓故事情節撲朔迷離
寫想象作文時,可以融入一些趣味元素,比如“寫作接龍”。這種活動最大的優勢是既能吸引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又能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
例如,讀完《三只小豬》,我以“三只小羊斗餓狼”為題,鼓勵學生寫作接龍。過程如下:
學生1:三只可愛的小羊在草原上無憂無慮地生活。第一只小羊擅長體育,第二只小羊擅長科學,第三只小羊非常聰明。一天,一只餓狼出現在草原上,與三只小羊展開了戰斗……
學生2:起初,擅長體育的小羊自信能打敗餓狼,便與之決斗,但它很快就被打敗了,還被餓狼抓回了家。另外兩只小羊擔心它的安危,開始想辦法營救……
小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輪到自己寫作時,為了獲得他人的喝彩與認可,會認真對待。即使平時不喜歡學習和寫作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紙上。同時,我還鼓勵學生為作品繪制插圖,進一步解放學生的手和腦,讓寫作充滿樂趣。最后,將學生的作品打印裝訂起來,分享到家長群。這樣一來,不但能滿足學生的榮譽感,還會提升他們的信心,為未來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在探索中暢想,探尋不一樣的未來
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強烈,喜歡對某件事追根究底。因此,教師可以提供科普類的文章,并在閱讀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發揮想力,寫出具有前瞻性、科普性的小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能學習更多知識,了解更多新聞,這對未來的發展和成長非常有利,并在無形中提升生活質量。
1.在探索中積累素材,未雨綢繆
幻想、科幻類的文章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經常出現,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想象作文體裁。然而,以往在撰寫這類想象作文時,學生總是習慣性地閉門造車,導致文章內容經不起推敲。在這樣的情況下,課外閱讀便顯得尤為重要。例如,《100個科學小游戲》《十萬個為什么》等讀物,能讓學生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閱讀《上下五千年(兒童版)》時,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同的課外讀物能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幫助他們積累不同的知識信息。圍繞課外閱讀寫想象作文時,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積累有效信息,并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讓學生寫作時心中有數。
例如,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地理篇)》后,學生可以了解河流下游水位通常比上游高;山區氣溫比平原氣溫低;地球、月球和太陽的重力及引力共同作用,導致海水出現潮汐。學生可以將這些知識點記錄下來,并按照類別進行整理。在寫作過程中,假如文章的主題與冒險有關,便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增強文章的學術性,避免出現常識性錯誤。
由此可見,在日常閱讀中,教師應提醒學生做好記錄工作,并按照個人習慣和寫作需要,對知識進行分類。在具體記錄時,學生可以圍繞知識點撰寫小短文,以此間接達到提升寫作能力的目的。例如,記錄“地球處于銀河系的中心位置” 這個知識點時,學生可以編寫:“我們生活的地球位于銀河系的中心,那么銀河系以外的地方,是否還有其他生命呢?或許,登上宇宙飛船就能解答這個困惑。但是,該如何制造宇宙飛船呢……”
2.在暢想中寫作,感受不一樣的美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個主題,要求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寫想象作文。同時,可以適當融入競爭機制,并邀請家長參與評分(家長看到的文章均為匿名形式,這樣可以避免作弊行為),以此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點燃他們的寫作熱情。
例如,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后,我設計了名為“我的神秘冒險之旅”的寫作主題。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圍繞“天文篇”寫科幻短文,也可以圍繞“地理篇”“自然篇”寫野外生存小短文。還可以按照《上下五千年》提到的知識點,寫歷史題材的冒險故事。總之,學生擁有高度的寫作自由,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描繪一段段奇妙的冒險經歷。
例如,桐桐(化名)圍繞《十萬個為什么(天文篇)》寫了一篇《走出銀河系》的科幻短文。寫作期間,他根據地球的特點,虛構了一個新的星球,并寫道:“這是一顆璀璨的星球,上面的人和平共處。在這里看不到漫天廢氣,看不到遍地垃圾,只是整潔的環境和無盡的歡聲笑語……”當我詢問他為何要寫這樣的文章時,他用稚嫩的眼神看著我說:“因為電視里經常播放,某些地方污染嚴重,某些地方又發生了戰爭。所以,我希望能有一顆星球,那里的人不會發生爭執,更不會破壞家園……”桐桐的文章看似虛構,實際上是在映射地球,映射人類,引人深思。
不難看出,如果桐桐缺乏認知,如何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呢?其他學生亦是如此!所以,課外閱讀是促進學生寫想象作文的關鍵,能讓學生真正走出課堂,腳踏實地地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