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最大的難題就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何讓學生盡情投入寫作中,感受到寫作的快樂,以及在寫作過程中獲得被了解、被認同的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寫作興趣呢?
一、模仿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范文,如課文、課外讀物、優(yōu)秀作文選等,讓學生模仿寫作,模仿其中的語言、結(jié)構(gòu)和技巧。例如學習了《白鷺》這篇課文后,就可以讓學生描寫自己看到的動物。有學生這樣寫:
火烈鳥最特別的就是它那細長細長的脖子,很柔軟似棉花。如果它的脖子能伸得非常非常直的話,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沖破天際。火烈鳥身上的羽毛,有的粉似霞,有的紅似楓,有的則是粉白色,好似霞與雪。此外,它還有一雙細長的似竹竿的腿。火烈鳥的進食方法十分奇妙。進食時,它會把本來就彎的脖頸彎得更彎,然后頭部翻轉(zhuǎn),一邊走一邊用喙向左右掃動,觸到水底取食。它們之所以這樣進食,是因為其喙的構(gòu)造奇特。它下啄的溝很深,上喙很淺而呈蓋形,邊緣有稀疏的鋸齒和細毛,倒置在水中好似大如地球的篩子,可以快速將水吸進去和過濾出去。
這段文字描寫得非常詳細、具體,將火烈鳥的外貌特點及進食方式敘述得很清晰,仿佛一幅火烈鳥圖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栩栩如生。這就表明小作者用心觀察了,且用心分析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了,文字功底不錯。
二、閱讀和摘抄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類童話讀物有著非常強的興趣,于是利用課余時間,制定了課外閱讀計劃:以閱讀童話類讀物為主,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堅持每天閱讀,寫閱讀心得,并定期與伙伴交流、分享。具體時間安排:第一個星期,閱讀《可愛的鼠小弟》;第二個星期,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第三個星期,閱讀《三只小豬的真實故事》;第四個星期,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樣,在課外閱讀計劃的引領(lǐng)下,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在閱讀時的精神渙散,為高效閱讀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當然,教師也要適當引導(dǎo)和鼓勵學生,讓學生全面發(fā)揮
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實際寫作中運用所學知識,促進作文質(zhì)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做好閱讀摘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以有效解決學生在寫作時內(nèi)容空洞、單一等問題,同時也要引導(dǎo)學生進行閱讀摘抄。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可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yōu)美詞匯、語句或段落摘抄下來,并定期誦讀,將其靈活地運用到作文中,充實作文內(nèi)容。例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推薦了相關(guān)讀物,如《冬》等,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文章中包含了不少優(yōu)美詞句,如“北方的冬,有如晚秋的滿月,清寒的妝容,徹骨的明亮,沁心的朗照”等,這些句子可以讓人感受到北方的冬的特點,學生便可以將其摘抄下來,增加詞句積累,以寫出更加優(yōu)美的作文。
三、開設(shè)“說話”課
教師可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制定說話課教學計劃。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話題和活動,如自我介紹、講故事、角色扮演、描述圖片、回答問題等,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說話課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安排小組討論、辯論等活動,讓他們在交流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二年級有一篇看圖說話訓(xùn)練《小螞蟻、小蟲子和小蝴蝶》,著重于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學生能借助自己積累的詞匯,并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完整地將故事表述出來。學生可從看圖開始,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從“說話”開始,學會表達,進而學會寫作。教材為寫話提供了兩個方面的思路:一是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做了哪些事情?它們有哪些有趣的經(jīng)歷?要求學生把它們一天的經(jīng)歷寫下來。二是寫話時,可以用上“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語,讓學生通過看展開想象,通過說學會表達,通過寫學會寫作。
在指導(dǎo)學生觀察圖畫時,教師要注重方法,并提供寫話支架,降低寫話難度,讓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輕松說話,愛上寫話。如:春天來了,陽光暖暖的,草兒青青的,小伙伴們出來游玩啦!瞧,都有誰啊?然后接著觀察:他們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了半個蛋殼。瞇起眼睛,仔細一看,他們把蛋殼做成了什么?他們是怎么玩的?你能發(fā)揮想象力把故事講述出來嗎?請展開想象完成一篇作文。有學生是這樣寫的:
在一個晴朗的早上,一只綠寶石一樣的蟲子、一只黑色的螞蟻和一只美麗的蝴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蛋殼。蟲子說:“我們做一個蹺蹺板吧。”然后,它們用長長的木板和蛋殼做了一個蹺蹺板。
過了一會兒,蟲子看到一個紅色的袋子,就用紅袋子做了一個熱氣球。然后,熱氣球飛上了天空,蟲子說:“天空真美啊!”
到了下午,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它們把蛋殼輕輕翻了過來,并用樹枝支了起來,這樣躲在里面就不冷了。螞蟻開心地說:“真暖和啊!”
天黑了,雨停了,天空中升起了彎彎的月亮,空中到處是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它們又把蛋殼翻了過來,找了一片綠色柔軟的樹葉,把葉子蓋在蛋殼上。它們躺在蛋殼里,開心地進入了美夢。
該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比較完整地將幾幅圖串聯(lián)起來,并且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組成了一個形象有趣的小故事,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結(jié)構(gòu)清晰、完整,描寫也很生動。
四、續(xù)寫和改寫
教師要選擇符合小學生年齡和興趣的故事素材,比如童話、寓言、短篇小說等,確保學生能理解并愿意續(xù)寫。續(xù)寫之前,可以和他們一起分析故事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要素,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特點。此外,還要確定續(xù)寫詳略,以確保學生能準確地理解并更好地續(xù)寫。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為故事增添新的情節(jié)和角色,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比如設(shè)想一些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情節(jié)轉(zhuǎn)折等,讓故事更具創(chuàng)意。如:
自從被狐貍騙走了一塊肉,烏鴉一直很后悔。一天,烏鴉又找到一塊肉,在樹枝上歇腳的時候,碰巧又被尋找食物的狐貍看見了。
“親愛的烏鴉大嬸,”他清清嗓子,“您好,您看起來神采奕奕、容光滿面!”烏鴉瞥見蹲在樹下的狐貍,翻了個白眼。
“大嬸,您辛苦了一天,要不,我給您捶捶背吧!”狐貍好似話里含著糖,笑容抹了蜜,“我知道上次是我不好,我給您道歉,咱們還是做好鄰居吧。”
“你呀,”烏鴉頓了頓,把肉放在身后的樹枝上,“你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又盯上我的肉了,這次我不會再讓你騙去了!”她說完眉毛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