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單元教學目標具有承接課程總育人目標和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仍存在核心素養目標生搬硬套、單元教學目標碎片化和孤立化等問題。文章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提出STACGD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模式,通過案例闡述具體的操作方法,提出單元目標設計建議,以期推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育人目標落地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學目標設計
作者簡介:毛秋萍(1988—),女,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眴卧虒W承載了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六要素整合的課程內容,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主陣地[1]。單元教學目標是總體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也是課時目標設計的依據。合理地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存在核心素養目標生搬硬套和單元教學目標碎片化和孤立化等問題。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2“Morals and Virtues” 的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為例。部分教師作了這樣的設計。
1.語言能力目標:能正確使用本單元生詞、詞塊及語法知識;
2.學習能力目標:能運用閱讀策略獲取文章事實和細節,并能根據一定的次序來敘事;
3.文化意識目標:了解世界各國文化中共同贊揚的美好品德,學習中外優秀人物身上的美好品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思維品質:能夠基于中外優秀人物故事梳理和提煉出人類普遍認可的優秀道德品質;理解道德困境下,不同選擇背后的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調發展。而上述目標設計割裂了這四個方面之間的關聯,對核心素養目標生搬硬套,忽視要通過語言養成學生的文化意識,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2]。
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主題,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3]。為實現深度學習,教師要深入分析各語篇之間的聯系,圍繞主題意義探究,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一、理論框架
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模式有很多種,如布魯姆模式、ABCD目標表述法、三維目標表述法及素養目標表述法。隨著英語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教師對英語教學目標的理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素養目標時代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認識到學習的最終結果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指向“為什么學”。本文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念,提出STACGD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模式,以期為英語教師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提供參考。
二、STACGD的內涵及設計案例分析
(一)STACGD的內涵
“S”(Student)即確定目標行為主體—學生。為體
現學生主體性,教學目標常常表述為“學生完成本課學習后……”?!癟”(Theme)即確定單元的主題,通過分析語篇內容,構建單元主題意義,實現單元育人目標?!癆”(Activity)即目標行為活動,指學生通過英語學習活動學習語言、培養技能、發展思維,形成文化意識?!癈”(Condition)即目標行為條件。常見的一些外部支持條件有小組合作、教師指導、教材語篇、網絡資源等。“G”(Goal)即確定目標行為的具體內容,主要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四個方面。“D”(Degree)即目標行為標準(即評價標準),具體指學生達到目標的最低水平,用以測量學習成果達到的程度。
(二)STACGD模式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路徑
(三)STACGD模式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案例分析
下面筆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Wildlifeprotection”為例,闡釋如何使用STACGD模式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1.學生(S)—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起點
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之前,教師必須把握兩點:一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學目標的制訂要體現學生學習前后發生的變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是:通過本節課的交流、探討,學生能夠獲得XX知識、學會XX方法等。此外,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還應進行學情分析,把握學生的學習風格、原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及需求點。例如,本單元學情分析如下:本單元話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較高。高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初步學習了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知識,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野生動物的現狀及保護措施。但學生的主題詞匯和句型不夠豐富,語言表達的交際性、準確性和連貫性還較為欠缺,在分析語篇結構、推斷隱含意義等高階思維能力方面還比較弱,需要教師在結構性知識、主題意義的探究等方面進行引領。
2.主題(T)—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關鍵
單元整體教學的鮮明特點是整體性,教師應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主線,將各個零散的課時串聯起來,持續貫穿整個單元,從而形成教與學的整體觀念,避免出現教學碎片化等問題。單元主題意義的確定,分兩個步驟:一是分析教材,梳理各語篇之間的內部聯系;二是構建知識結構圖,提煉主題意義。
本單元位于“人與自然”主題語境下的“自然生態”主題群,其主題語境內容為“人與環境、人與動植物”。本單元共有6個板塊,10個語篇(具體分析詳見表1)。
通過對單元內容的深入研讀,分析各語篇意義之間的關聯,可以發現教材從“why”“how”“what”三個方面逐步地呈現主題意義。語篇一是介紹野生物種的生存現狀及瀕危原因(why);語篇二、三是要求學生知曉瀕危野生物種保護的措施(how);語篇四至十是讓學生理解自身參與野生物種保護行動的重要意義及思考自身參與野生物種保護的合理方式(what)?;谝陨戏治觯P者構建知識結構圖,提煉單元主題意義為“了解野生物種的現狀及瀕危原因,掌握野生物種保護的方法和參與野生物種保護的行動”。
3.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核心
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要以活動(A)為載體,內容(G)為根本,條件(C)為依托,即“依托什么條件,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這三者之間有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課標提出要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教師需要在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基于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探究,設計相互關聯、由淺入深的英語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基于此理念,本單元目標設計如下(見表2)。
4.評價標準(D)—實現單元教學目標的保障
單元教學元目標的表述要做到可觀、可測,明確目標達到的表現水準。根據行為表現程度,單元教學元目標分為結果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4]?!敖Y果性目標”指向看得見的結果,可用“描述”“闡釋”“概括”“賞析”“評價”“判斷”等詞匯表述;“體驗性目標”側重描述學生心理感受、情感變化,常用“認識”“理解”“體驗”“品味”“培養”“形成” 等詞匯表述。
三、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的建議
(一)立德樹人,素養立意
單元教學目標要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要先對單元內各語篇進行整體的分析和多角度的關聯,明確整合利用價值,再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發展的需求,確定核心素養發展的落腳點,以整體性、相關性和發展性為原則,繪制單元育人路線圖。
(二)整體設計,相互關聯
單元教學是一個體系,在統籌安排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從整體出發,同時關注目標之間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在單元主題引領下進行整體設計,從不同角度切入,讓目標環環相扣,加大目標的復現機會。
(三)可觀可測,利于評價
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可觀測、易操作、可檢測的行為動詞進行單元教學目標的表述,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發展的表征進行描述,讓教與學雙方都能對學習達到的程度有個清晰的認識,為調整教學進程、改進學習方法提供參考依據。
結語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內涵提出的STACGD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模式,倡導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主題意義,挖掘單元背后的育人價值,設定相關聯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及課時目標,使教學由部分走向整體、由淺層走向深層,通過創設指向目標達成和可檢測的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么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3]黃丹娜.基于初中化學深度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探討[J].化學教與學,2021(3):29-31,61.
[4]高翀驊,王紀田,于海生.素養導向的高中語文單元教學目標的研制與表述[J].基礎教育課程,2023(6):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