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游戲元素融入幼兒園德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增強幼兒的道德情感體驗。基于此,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和幼兒園德育課程實施的可行策略,旨在優化園本課程建設,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課程;課程游戲化
作者簡介:倪潔(1997—),女,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第一實驗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游戲是幼兒進步與成長的階梯。幼兒能從玩耍中獲得生活啟示,形成穩定情緒,訓練多元領域能力。可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能為幼兒發展帶來積極作用。在實際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需重視幼兒園德育課程游戲化的建設,創設德育教育活動,為幼兒道德品質的培養提供助力。
一、課程游戲化與幼兒園德育課程的概述
(一)課程游戲化
課程游戲化是將游戲元素融入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過程中,使課程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的教學優化策略。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具有趣味性、互動性、自主性和情境性的特點。通過課程游戲化設計的幼兒教育活動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為幼兒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促使幼兒在實踐中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二)幼兒園德育課程
幼兒園德育課程是針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幼兒園德育課程應具有感召性、實踐性、綜合性及生活化特征。課程內容需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注重幼兒的實踐操作,涵蓋幼兒品德、行為、習慣等多個方面,以完整的幼兒德育教育體系作為保障,有利于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二、課程游戲化對于幼兒德育教育的價值
(一)提高幼兒參與度和積極性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德育教育能夠充分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游戲化的課程設計能使得幼兒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對道德品質教育的興趣和認同感,還能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遵守所學的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培養幼兒合作與溝通能力
幼兒園德育課程游戲化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幼兒的人際溝通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需要相互配合、協商,共同完成游戲任務。如此一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與他人有效溝通、和諧相處。可見,課程的游戲化設計對于幼兒社會領域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增強幼兒道德情感體驗
實施游戲化的幼兒園德育課程,能夠豐富幼兒的道德情感體驗,使幼兒更容易對正確的有關道德的觀點形成認同感,從而輕松接受和理解道德規范。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進行道德抉擇,或從榜樣的行為中收獲感動。此舉有助于激發幼兒積極的道德情感,使幼兒加深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印象。
三、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德育課程實施策略
(一)創設游戲化場景,突出主題
搭建游戲化場景是幼兒園落實課程游戲化理念的重要舉措。在游戲化課程設計前期,幼兒教師可以為德育課程創設游戲化場景,將有關道德的教育內容或主題融于游戲化場景中,使幼兒在自然、輕松、愉快的狀態下接受德育教育。游戲化德育場景的設計的注意事項如下:一是場景需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需求;二是場景需富有創意和可探究性,可以借助一些用于互動的道具等,激發幼兒對德育主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啟迪幼兒對德育內容的思考;三是場景需便于將德育教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1]。
以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活動“好朋友連連看”為例,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幼兒在交流互動中為他人著想的意識,促使幼兒形成友善、寬容、奉獻等美好品質。在游戲化德育場景的設計環節,幼兒教師可以將活動主題中的“好朋友”作為場景的構成要素,并設置各種富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游戲環節,以突出主題。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設計“好朋友分享區”,在該區域內擺放多個玩具,讓每名幼兒選擇其中的一個,之后在自主游戲環節嘗試相互溝通,交換玩具進行游戲,以此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分享和合作,獲得關于分享與奉獻的感受。幼兒教師還可以設計“好朋友幫助區”“好朋友溝通區”等區域,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到幫助他人、關心他人所獲得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的友善等品質和責任感。可見,在指向性強的游戲化場景作用下,德育教育得以有序開展。
(二)投放游戲化材料,激活興趣
在德育課程游戲化設計過程中,為幼兒投放具有娛樂性質的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對活動的探究興趣,促使幼兒主動投入探究,獲取相關信息,豐富對德育內容的認知。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在德育課程中投放具有游戲化特點、富含教育元素的玩具、繪本、動畫視頻等材料,讓幼兒在自主操作和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教育。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設計富有創意的、探究性的游戲化材料,如印有榜樣照片的玩具等,通過引導幼兒進行提問和實踐探究來激發幼兒參與相關游戲的熱情,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2]。
例如,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活動“愛護環境,從我做起”旨在讓幼兒形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道德觀念,了解在生活中踐行環保行為的重要性。基于此德育目標,幼兒教師可以投放如環保主題的繪本、模擬垃圾分類場景的模型、關于海洋生物的動畫片等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明確環保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如此,幼兒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環保知識,并在實際操作中學會進行垃圾分類等。可見,投放游戲化材料,引導幼兒自主應用材料開展游戲活動,能有效滲透德育內容,激活幼兒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通過引導與互動,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三)組織游戲化活動,豐富情感
游戲化活動是游戲化德育課程的核心。設計指向性強的游戲化活動能引發和增進幼兒對德育要素的思考和認同。因此,在游戲化德育課程中,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各類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化活動,使幼兒在實際操作中體會道德規范的內涵,如:開展角色扮演類游戲,讓幼兒在模擬的真實生活場景中,學會遵守規則、尊重他人;開展團隊協作類游戲,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開展競技類游戲,引導幼兒在公平競爭中形成誠實守信、勇于擔當的品質。幼兒通過參與上述活動,既能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德育教育,又能豐富自己的體驗,激發自己的道德情感[3]。
以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活動“童話世界小舞臺”為例,本次活動旨在向幼兒講述經典童話故事,通過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為來培養幼兒辨別善惡的能力,并借助情境演繹、角色扮演等活動,使幼兒體驗生活中的道德行為。為激活幼兒情感,落實德育目標,幼兒教師可以講述經典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在講述過程中,重點強調善良、勇敢、誠實等美好品質,讓幼兒對道德行為產生認同感。而后,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搭建舞臺,對幼兒分組,引導每組選擇一個角色(如白雪公主、小矮人、皇后、王子、獵人等)進行情境演繹,并根據故事情節,表現出各種道德行為。例如,幼兒在扮演王子、解救扮演白雪公主的同伴的過程中,可以懂得關愛他人,勇敢面對困難。游戲結束后,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互動討論,讓幼兒分享自己在游戲中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分享,幼兒能進一步理解道德行為的內涵,并將所學內容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可見,通過參與游戲化活動,幼兒能感受到德育課程的魅力,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加強游戲化指導,啟迪思想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教師需加強游戲化指導,以啟迪幼兒的思想。這就要求幼兒教師首先善于挖掘和發現游戲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其次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引導幼兒產生情感共鳴,理解德育內容;最后鼓勵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自主探索和思考,培養幼兒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通過加強游戲化指導,幼兒教師能夠為幼兒逐漸成長為有道德、有責任心的公民奠定基礎[4]。
例如,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活動“我的小家”旨在培養幼兒熱愛家園、關愛家人等道德觀念。在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具有教育意義的“家庭角色扮演”“家庭責任分配”等游戲。在“家庭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需要扮演家庭成員,學會承擔家庭責任,進而體驗到家庭責任的重要意義。在“家庭責任分配”游戲中,幼兒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家庭場景,讓幼兒學會公平分配家務,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和公平意識。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加強指導,引導幼兒理解所學內容。幼兒教師如果在游戲中發現有的幼兒不愿意承擔家務,就可以引導幼兒換位思考,理解家庭成員的辛苦付出,并且引導幼兒討論家務分配的合理性,使幼兒主動承擔家庭責任,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培養幼兒的同理心。可見,恰當的游戲化指導有利于幼兒精神品質的發展。
(五)實施游戲化評價,規范行為
教學評價在幼兒園課程活動中能起到引發幼兒自主思考、培養幼兒反思意識、提升幼兒教師教育效率等作用。在德育主題下的游戲化課程中,幼兒教師需實施游戲化評價,評價幼兒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的表現,從而規范幼兒的道德行為。游戲化評價應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對幼兒的道德行為進行量化評價;還可以設計評價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培養幼兒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能力。通過實施游戲化評價,幼兒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的道德發展狀況,為其進一步接受德育教育提供有力支持[5]。
以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活動“愛心傳遞”為例,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的愛心,引導幼兒踐行關愛他人的道德行為,使幼兒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提升道德品質。為達成教育目標,幼兒教師可以在課程中設計與活動主題相關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在游戲時,幼兒教師需要拿出一張愛心卡片,在卡片上寫下自己對他人的感謝和祝福;然后需要將卡片傳遞給一名幼兒,讓該幼兒寫完感謝和祝福后將卡片傳遞給下一名幼兒。在此期間,幼兒教師可以觀察和記錄每名幼兒的表現,判斷幼兒是否主動關心他人、是否樂于幫助他人,以此對幼兒的道德行為進行評價。游戲結束后,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分享和討論,讓幼兒表達自己對于游戲的想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德育學習。可見,通過指向德育學習的游戲化評價方式,幼兒能正確認識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而更好地規范自身的道德行為。
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德育課程實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在實踐中應用課程游戲化策略,幼兒教師需創設游戲化場景,投放游戲化材料,組織游戲化活動,加強游戲化指導,并實施游戲化評價。通過多元教育舉措,幼兒園可以充分發揮課程游戲化理念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有效達成優化幼兒園德育課程建設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施燕燕.基于德育視角的幼兒園勞動教育[J].新教育,2023(34):57-59.
[2]張琴月.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體系構建和實施[J].早期教育,2023(44):33-35.
[3]張玉.基于PBL模式的幼兒園游戲指導課程思政建設探究與實踐[J].教育觀察,2023,12(27):111-114.
[4]朱楨.融德育于快樂,攜幼兒共成長:關于童謠與幼兒游戲互融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5):137-139.
[5]陸云鳳.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德育課程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23(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