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方法 將2022年3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缺鐵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擲硬幣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14)和對照組(n=14)。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依從性評分、心理狀態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護理總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干預前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依從性,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缺鐵性貧血;整體護理;依從性;生活質量;焦慮;抑郁
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時,可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紅細胞內鐵缺乏,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1]。缺鐵性貧血是鐵缺乏癥的最終階段,主要表現為乏力、頭暈、耳鳴、心悸、氣短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2]。因此,對癥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同時,有效的護理也是促進患者康復的關鍵[3]。
傳統護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完全滿足患者的部分需求,導致護理滿意度降低,影響治療效果[4]。整體護理是臨床優質護理模式,以護理對象為中心,視護理對象為生物、心理、社會多因素構成的開放性有機整體,以滿足護理對象身心需要、恢復健康為目標,運用護理程序的理論和方法實施系統、全面的護理實踐活動,切實改善患者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5]。本研究主要分析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2年3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缺鐵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擲硬幣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14)和對照組(n=14)。對照組:男6例,女8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7.35±14.57)歲;貧血程度為輕度7例,中度5例,重度2例;病程2~6年,平均病程(3.47±1.48)年。研究組男7例,女7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8.01±14.30)歲;貧血程度為輕度8例,中度4例,中度2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5±1.6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綜合診斷證實為缺鐵性貧血;臨床資料完整;預計生存期限≥3個月;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血液疾病;合并嚴重免疫功能缺陷;合并嚴重的精神疾病與語言功能障礙;合并重要器質性器官病變;中途轉院無法繼續參與研究;治療依從性差。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包括觀察患者病情發展,常規進行健康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講解注意事項等。
1.3.2 研究組采用整體護理干預
(1)健康宣教。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引起的,責任護士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并進行相關的宣教。
(2)心理護理。缺鐵性貧血患者病程較長,可給患者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患者出現負性情緒,從而影響其日常生活與工作。責任護士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引導患者訴說自己的需求,通過適當方式調整情緒,改善心理狀況;同時,責任護士還應與患者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囑患者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其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督促患者配合工作人員完成各項護理操作,進一步提高患者依從性。
(3)生活護理。責任護士應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調整病房濕度與溫度,每日進行2次通風,消毒病房,避免交叉感染;指導患者調整作息時間,勞逸結合,糾正不良的作息習慣,適量進行運動,增強身體素質,促進康復。
(4)飲食干預。責任護士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根據其習慣制定飲食方案,指導多攝入含鐵豐富的食物,包括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包括牛肉、羊肉、豬肉等,植物性食物包括菠菜、海帶、黑木耳等蔬菜以及水果。此外,應注意均衡飲食,避免挑食,以免加重病情。
(5)用藥護理。責任護士應向患者詳細講解鐵劑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反應,飯后服用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若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責任護士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適時調整藥量。口服鐵劑時,指導患者用吸管服藥,以免將牙齒染黑,同時忌飲濃茶及牛奶。服用鐵劑過程中糞便會變黑,這是因為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鐵劑轉化為硫化鐵所致,責任護士應向患者說明情況,消除其顧慮。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依從性評分:采用我院自制的《依從性調查表》評估患者依從性,總分為100分,90~100分為完全依從,60~89分為部分依從,<60分為不依從。總依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2)比較兩組心理狀態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焦慮程度,總分100分,分數越低表明焦慮程度越輕;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抑郁程度,總分100分,分數越低表明抑郁程度越輕。(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維度,每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4)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干預后護理總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臨床主要表現為頭暈、胸悶、疲乏、煩躁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影響其日常工作和生活[6~7]。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導致營養不足、失血過多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主要三大因素。整體護理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將護理程序系統化地應用于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整體護理目標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心理護理能夠有效調節患者心理狀況,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負性情緒;健康宣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對缺鐵性貧血的認知;生活護理能夠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用藥指導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合理用藥的認知程度;飲食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飲食習慣,彌補鐵含量不足的缺陷。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護理總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依從性,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章秀花,葉娟.整體護理聯合延續護理在缺鐵性貧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2,28(11):1709-1712.
[2]王秀秀.針對性護理在缺鐵性貧血中的療效觀察及應用價值[A]第三屆全國康復與臨床藥學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一)[C].南京康復醫學會,南京康復醫學會,2022:7.
[3]廖朝霞.護理干預在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A]第一屆全國康復與臨床藥學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二)[C].南京康復醫學會,南京康復醫學會,2022:7.
[4]郭秀蝶,鄭雅娟,林晨芳,等.評判性思維護理對缺鐵性貧血伴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貧血及心功能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32):26-29.
[5]楊娜.缺鐵性貧血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聯合膳食改善計劃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4):411-412.
[6]陳婷.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育齡婦女缺鐵性貧血患者遵醫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6):196-199.
[7]華曉萍.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8):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