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鄉村產業發展路徑,以四川省為例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采用實地實證和文獻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政策環境、資源配置、創新機制、農民參與等方面,構建適應共同富裕理念的鄉村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熵值法和灰色關聯模型測度各指標之間的關聯程度,得出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是決定鄉村共同富裕程度的主導因素。實證結果表明,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數、涉農貸款和道路面積等指標對鄉村共同富裕的影響較大。研究提出加強鄉村產業發展、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提高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戰略方向,以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目標。
關鍵詞:共同富裕;鄉村產業發展;政策環境;灰色關聯度;熵值法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之一,其核心內涵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公平和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共同富裕追求的是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共同分享發展機遇的社會目標。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平正義”和“人人有責”的理念,強調全體人民在發展進程中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受益。共同富裕不僅僅關注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注重質量和公平的發展,追求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推動全體人民共同進步。
二、文獻綜述
曾宣燁等(2021)針對四川省的農民創業者進行了調查,將創業類型分為三類,并使用無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計量經濟模型探討政府支持農民創業類型的關鍵因素。這樣的研究有助于政府了解不同創業類型的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和政策,促進農村產業興旺和脫貧攻堅。田野等(2021)基于中國30個省份的農業數據,采用超效率DEA模型進行效率測度,然后使用綜合熵值法評價各省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結果表明,傳統平原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并未超前,而配套環境好、機械化程度高且精耕細作的地區表現出更高的綜合農業現代化水平。這對于農業現代化政策制定有指導意義。趙麗芳和龍海軍(2021)探討了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影響機理,采用熵值法進行實證分析,并揭示了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驅動效應,數字經濟對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產生積極影響,這對于數字經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啟示。趙亞迪(2023)利用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對雞西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研究對于制定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促進雞西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文(2023)對吉林省的產業融合進行了綜合評價,采用熵值法計算綜合評價得分,并通過灰色關聯度分析指標對產業融合的促進程度,這對于吉林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陳謙和肖國安(2021)運用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全國鄉村振興的綜合評分以及鄉村振興與城鄉統籌發展的關聯度進行了深入探究。總體來說,這些研究都在不同層面探討了鄉村振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運用了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度分析等方法進行實證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對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以及農村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指標構建和推導
(一)四川省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研究基于系統性、科學性、動態性原則,構建了鄉村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針對四川省的實際情況,選取了可統計、可采集的量化指標。一級指標包括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政府支持程度、農民參與程度、科技創新投入和農村資源配置水平,二級指標共計17項。通過熵值法和灰色關聯模型,對各項指標進行了賦權和關聯度分析,以評估鄉村共同富裕水平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
表1被用來構建鄉村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是因為它們涵蓋了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關鍵方面,并能夠反映政府支持程度、農民參與程度、科技創新投入和農村資源配置水平等因素。
(二)評價方法
鄉村產業的發展是長期、動態的過程,不同時期的鄉村產業發展目標不盡相同。共同富裕對于不同時期的鄉村產業發展的影響機理也不斷發生變化。同時,共同富裕以及鄉村產業發展評價體系中指標衡量具有不完全性,表現出一定的“灰色”特征。
1. 數據標準化處理
本文采用熵值法和灰色關聯模型測度各序列量之間的關聯程度,具體過程如下:
設X=(xij)m×n,為第i年的第j個指標。其中,m是評價年的個數,n是指標的個數,設Yij為標準化后的值。
如果xij為正向指標時:
Yij=■(1)
如果xij為負向指標時:
Yij=■(2)
2. 熵權法計算各序列變量的權重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進行指標賦權,指標的熵值越小,則指標所占比權重越大。具體步驟如下所示:
首先,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qij=■(3)
其次,計算第i個指標的熵值。
pij=■∑■■Y■lnY■(4)
再次,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
wij=■(5)
最后,線性加權求和。
zij=∑■■wijYij(6)
3. 計算灰色關聯度系數
該式中?鄣為分辨系數,一般?鄣取值區間為(0,1), ?鄣越小,分辨力越大,具體取值可視情況而定。當?鄣≤0.5463時,分辨力最好,本文選取分辨系數為0.5。
μij(k)=■(7)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數據的來源與處理
本文所選數據均來源于2016-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四川省統計年鑒》《四川農村年鑒》,部分缺失數據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補充,各變量依據原始數據計算得到。
(二)各二級指標賦權
根據上述評價指標體系。我們采用熵值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該方法可用于確定各指標在鄉村共同富裕評價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指標的熵值越小,其權重越大。求得2016-2020年四川省鄉村共同富裕評價體系的各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三)鄉村共同富裕狀況評價
熵值法的計算:熵值法是用來確定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首先,對每個指標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以將其轉化為無量綱化的值。對于正向指標(希望指標值越大越好),使用公式進行標準化;對于負向指標(希望指標值越小越好),使用公式進行標準化。
對于正向指標Xi:X_min和X_max 分別為該指標在數據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正向指標標準化:Xi_normalized = (X-X_min)/(X_max-X_min)
對于負向指標Xi:X_min和X_max 分別為該指標在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負向指標標準化:Xi_normalized=(X_max-Xi)/(X_max-X_min)
熵權法計算權重: 計算每個指標的熵值,用于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熵值的計算使用公式3。
熵值:Ei=-∑(Pi*ln(Pi))
其中,Pi是指標的標準化值,∑表示對所有樣本進行求和。
然后,根據每個指標的熵值計算權重,使用公式4。
指標權重:Wi=(1-Ei)/∑(1-Ei)
其中,Wi是指標的權重。
(四)灰色關聯模型計算關聯度
灰色關聯度用于衡量各個指標之間的關聯程度。使用灰色關聯模型計算指標之間的關聯度。在該模型中,采用一個灰色關聯度系數,一般取值在0到1之間。這個系數決定了關聯度的靈敏度,取值越小,關聯度越大,取值越大,關聯度越小。最后,根據計算得出的關聯度,對二級指標進行排名,得到表3中的結果。
根據表3中2016-2020年四川省農村居民共同富裕影響因素關聯與排名,我們可以得到以下評價和結論:
1. 關聯度較高的指標
農村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人均涉農貸款和人均道路面積,分別關聯度為0.959、0.917和0.908。這表明在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加強衛生技術服務、優化農村金融支持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方向。提高農村衛生技術水平、增加農業領域的金融支持,并改善交通基礎設施都有助于有效提升鄉村共同富裕水平。
2. 重要的一級指標
農業產業的發展對鄉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響,表現在第一產業增加值、人均農業機械動力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等指標上,它們的關聯度分別為0.884、0.844和0.840。通過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業機械化投入以提高生產效率,可以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產業升級和發展,進一步推動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3. 待關注的指標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城鄉居民收入比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等指標的關聯度較低。這提示我們在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收入分配情況,推進農村居民的住房條件改善和縮小收入差距。通過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可以更好地推動四川省農村居民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根據上述所示,從2016-2020年四川省農村居民共同富裕影響因素關聯與排名表可以看出,農村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人均涉農貸款和人均道路面積等指標排名前三位,具有較高的關聯度,分別為0.959、0.917和0.908。這表明在推動鄉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加強衛生技術人員服務、優化農村金融服務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重要的戰略方向。同時,第一產業增加值、人均農業機械動力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等指標也排名較高,說明農業產業的發展對于鄉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加強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技術投入,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和鄉村產業的競爭力。然而,一些指標的關聯度較低,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城鄉居民收入比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等。這可能意味著在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還需要更多關注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收入分配情況,推動農村居民的住房條件改善和收入差距縮小。
五、共同富裕理念在四川的實踐與效果
在四川省,共同富裕理念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得到了積極的推進和實踐。四川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因此農村產業發展和鄉村共同富裕成為當地政府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四川省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農村產業發展提升
四川省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建立了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組織形式,促進了農村產業鏈的協同合作,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此外,發展了眾多農村特色產業,如旅游和特色農產品,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增收,還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動了鄉村產業發展。
(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隨著鄉村產業的發展,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政府加大了扶貧力度,實施了農村特色產業扶貧和科技扶貧等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同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加強,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三)科技創新投入增加
為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四川省加大了科技創新投入。政府鼓勵農村企業和農民參與創新活動,推動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的應用。農村科技扶貧也成為政策重點,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農村生產效率,推動農民收入增長。
(四)政府支持程度提升
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政府加大財政涉農支出,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收入提高。此外,政府還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的金融支持,提供貸款和融資便利,支持農村企業的發展。
(五)農民參與程度增加
在共同富裕理念的引導下,農民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民主動參與到合作社等組織中,共同經營和分享產業發展的成果。農民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推動了鄉村產業的發展。本研究構建了鄉村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估了四川省鄉村產業發展和共同富裕水平。
六、結語
本文構建的鄉村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基于系統性、科學性和動態性原則,選取了代表性的一級指標和相應的二級指標,以反映四川省大部分地區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熵值法和灰色關聯模型,對各項指標進行了賦權和關聯度分析,旨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實證結果顯示,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農村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人均涉農貸款和人均道路面積等指標對鄉村共同富裕的影響較大,尤其是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在決定共同富裕程度方面具有主導作用。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時,應著重加強鄉村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同時也要關注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全面實現鄉村共同富裕目標。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數據來源受限和指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等方面。
研究結果顯示,鄉村產業發展是推動共同富裕的主要驅動力,政府的支持和農民的參與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保障。同時,科技創新和農村資源配置對共同富裕的實現也有重要作用。然而,仍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不斷完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總的來說,本研究為四川省鄉村產業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科學的評價指標和參考,對促進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曾宣燁,林子希,徐定德.政府支持方式與農民創業類型——基于四川省典型地區的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05):245-250.
[2]田野,黃進,安敏.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現代化發展效率評價——基于超效率DEA與綜合熵值法的聯合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21(03):100-113.
[3]趙麗芳,龍海軍.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各省市2015-2019年面板數據的分析[J].當代農村財經,2021(10):2-9.
[4]趙亞迪.鄉村振興戰略下雞西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5]李文.鄉村振興視角下吉林省三產融合發展的政策研究[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2022.
[6]陳謙,肖國安.我國鄉村振興與城鄉統籌發展關聯分析[J].貴州社會科學,2021,384(12):160-168.
[7]趙傳松,任建蘭.中國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聯分析——基于熵值法和灰色關聯模型的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17,33(11):58-61+72.
[8]付偉.城鄉融合發展進程中的鄉村產業及其社會基礎——以浙江省L市偏遠鄉村來料加工為例[J].中國社會科學,2018(06):71-90.
[9]曾丹.基于熵值法確定實驗設計參數(指標)權值的模型[J].科技與生活,2009(04):68-68+61.
[10]張寧.唐山市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產業升級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1):282-287.
[11]劉媛華,羅鄂湘,錢省三.灰色關聯度指標分類法在經濟預警中的應用[J].統計與決策,2007(07):51-52.
(作者單位:廣州華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