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重組單位在企業改革的浪潮中應運而生。在重組單位的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作為重組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業改革的背景下,重組單位要積極進行財務管理模式改革,以企業重組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將結合重組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從多個方面對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深化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分析探討,以此促進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企業改革;重組單位;財務管理;改革實踐
在當今社會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使得企業改革的壓力更加顯著。其中,財務管理是所有組織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如果積極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深度改革和優化,就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最大程度地發揮財務資源的效用。因此,在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要積極尋找到一種既能滿足組織運行需要,又能適應市場變化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企業改革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企業改革與財務管理不僅密切相關而且在企業經營與可持續發展中互為影響。“企業改革”簡單來說是指通過調整與重組內部組織結構,以提升企業的整體運行效率,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企業財務規劃、財務決策、財務控制等,通過財務管理對企業資金配置、經營風險等科學評估與預測。企業改革主要針對市場環境與發展需求進行結構重組,具體涉及人員配置、業務流程、管理職責調整等,需要成本控制、資產管理等的支撐,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改革與財務管理相互促進。
參考企業改革中對中層管理簡化處理,需要財務管理調整對應的決策方案,繼而保證財務工作的精準性與快速性。重組過后對企業的部門職能進行科學劃分,涉及財務管理職責的重新定位與分配,同時還要關注財務信息816cf513dc66d88df7bd10848b0af8fb的傳遞速度與真實性。企業改革背景下,還會對財務風險控制產生一定影響,因為重組改革往往伴隨著業務模式、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將為重組單位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風險。
因此,財務管理必須對這些新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識別、評估和控制,以確保重組單位在改革過程中穩定、健康發展。此外,企業改革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更加注重價值創造和效益提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往往注重于成本控制,而企業改革背景下,財務管理對資源配置、提升經營效率、創造經濟價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企業改革不僅會對財務管理的內容、方法等方面產生諸多影響,同時也會為財務管理提供新的挑戰和機遇,重組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既要適應企業改革帶來的新環境,又要積極推動企業改革進程,以全面優化重組單位的管理工作。
二、當前重組單位的財務管理現狀
(一)財務管理制度亟須完善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制度是引導與支撐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條件,為財務管理工作順利完成提供導向,同時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若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必然會威脅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性與合理性,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無法順利完成。企業改革重組背景下,對原有財務管理體系進行了拆分,重組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尤其是財務管理制度方面,需要重新梳理財務工作實況與明確管理需要。重組階段不可避免會出現財務管理制度被“命令”牽制的情況,繼而影響財務管理方案的實施,降低財務工作管理質量,增加企業重組后財務管理資金分配不到位、管理措施無法落地等風險。
(二)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待壯大
企業重組后財務管理工作量驟增,財務管理人才短缺成為企業改革重組后的常態。企業改革與重組,是改變企業現狀,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的重要舉措。重組后的財務管理團隊亟待壯大。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首先,重組后的企業財務部門,會對重組前的財務團隊進行調整,對從業人員嚴格考核篩選,因此僅保留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財務從業人員。其次,在傳統財務管理結構中,財務管理團隊專業科班人員比較少,整體財務素養需要提高。再次,財務信息化體系的融入,部分財務工作者對信息技術掌握與操作不熟練,短期內無法勝任重組后的現代化財務管理模式。最后,在企業改革背景下,財務管理團隊對重組后的財務結構與內部情況了解不透徹,阻礙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步伐。
(三)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完善
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相輔相成,企業改革重組后,內部控制機制受到影響被打亂,這種情況下,必須立即對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完善,才能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創造有利條件。但是企業實際改革與重組后,原有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尤其是監督與審計機制,限制了財務管理功能的發揮。再者,內部控制運行模式待完善,職位規劃中存在不相容職位被一人兼任的情況,企業管理中的物資盤點壓力大,無法保證對賬準確。不僅如此,企業改革重組后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及時,內部控制策略無法實施,這些都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造成一定困擾。
(四)企業風險防控能力不足
因為企業改革重組前與重組后財務管理體系必然會發生變化,并且所面對的發展環境與競爭條件等不同,所以財務管理的風險防控意識也需要轉變。尤其是企業改革的持續深化,重組后風險防控關鍵點必然增加,這種情況下,必須提高風險防控的重視,創新風險防控措施。但是實際改革重組后,企業風險防控需要逐漸適應重組現狀,并且不斷轉變風險防控意識,這期間就會出現企業風險防控“空白期”,風險防控的傳統策略與創新策略交匯沖擊,導致企業短期內應對風險的能力提升緩慢。
(五)財務管理模式與技術待創新
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積極創新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這樣才能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與穩定性。但是因為重組單位財務管理涉及因素比較多,所以不管是財務管理模式還是管理技術都亟須創新。財務管理中數據傳輸不及時、財務分析能力不足,這些都會降低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
三、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重新劃分管理職能
在企業改革中會對重組單位進行合并或是拆分,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重組后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首先,重組后的企業可能涉及新的財務管理需求和業務范圍,這就需要對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方法、預算編制和執行等方面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重組后的單位要建立適應新需求的財務管理體制和流程,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次,還會涉及財務管理部門的設置和人員配置,重組后的單位要設立新的財務管理部門,合理調整原有部門的職責和人員編制。
(二)部分職能的撤銷與合并
企業改革背景下,部分職能的撤銷與合并是重組單位需要面臨的另一大挑戰。首先,部分職能的撤銷與合并,會促使重組后的企業規模和業務范圍發生一定的變化。企業的規模與經營業務范圍等發生變化,意味著原有的財務管理體系必須進行調整和重組。例如,某些部門的職能被撤銷或合并,原有的預算編制、資金管理和會計核算等流程需要重新設計和實施。這不僅增加了財務管理的復雜性,還需要財務人員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和變革管理能力。另外,部分職能的撤銷與合并還可能導致重組單位的財務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在重組過程中,原有的預算、投資和資金流動可能會發生變化,導致財務資源的重新分配xEGIEUtJUEwECWX8PhpbwXaIah+cS/k7hlOnMdXbD9M=和利用。這就需要財務管理部門及時了解新的財務資源配置規則,以制定相應的財務策略和控制措施,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財務目標的達成。
四、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深化財務管理模式實踐路徑
(一)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改革后重組單位財務管理質量的提高,需要財務管理制度的支持,同時還要創新財務管理意識,在此基礎上鞏固企業財務管理基礎。從財務管理質量提高角度出發,對傳統財務管理理念加以轉變,并積極探索適應企業新階段發展需求的財務管理制度。傳統財務管理理念中,將財務管理視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后勤”模塊,認為只要保證資金流通正常、財務支出、收入等記錄詳細即可。但是新時代經濟發展背景下,尤其是企業改革重組后,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與多元化的影響因素,傳統財務管理理念與制度局限性愈加凸顯,已經無法滿足重組后財務管理工作要求。
基于此,必須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維護企業資金體系正常運行的同時,提高對企業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的識別,并完善企業預算管理機制,加大財務管理監管力度等,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完成創造有利條件。對此,企業需抓住改革契機,根據重組實況,對企業專門財務部門進行升級,并明確財務管理制度中不相職務分離的要求。不僅如此,還需要對企業財務管理相關業務及實施流程等明確,保證計量、記錄等行為均符合財務管理制度要求。企業需對財務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保證財務狀況監督、經營活動指示、發展成果反映等及時、準確,借此為企業重組后發展規劃的制定提供參考。
(二)壯大企業財務管理隊伍
人才力量始終是推進工作開展的基礎。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面臨人才缺失、財務團隊適應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因此為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必須壯大財務管理隊伍,吸引更多綜合性的專業人才加入,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施積蓄力量。高質量人才引進期間,企業不能忽視對重組后的財務團隊專業培訓的重視,因為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量驟增,財務管理團隊若不能及時轉變管理思路,所以需要人才引進、專業培訓、思想引導等多措并舉,以最快速度構建最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重組后財務管理團隊的壯大,具體實施措施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制定嚴謹的專業培訓方案,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因為重組后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所以培訓計劃規劃中,需協調好財務專業知識、信息技術操作等的培訓關系。制定與培訓方案適配的考核方案,定期對財務團隊培訓成果進行考核,借此保證企業財務團隊專業培訓的有效性。
2. 企業需提高對財務管理團隊職業素養培訓的重視。因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廣,資金分配、財務信息計算、風險評估、投資預算等,所以財務管理團隊一定要保證職業道德素質,才能降低財務管理內部問題出現的風險,同時為重組后的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提高奠定基礎。
(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重組企業經過改革后形成的新組織實體,為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質量,需進一步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支撐財務管理工作有序完成。
第一,內控制度要加強對原始憑證的審核,原始憑證是組織單位財務處理的重要依據,通過對原始憑證的審核可以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此,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應該明確財務人員對原始憑證的審核要求,如核對憑證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等。
第二,企業必須建立憑證審核記錄和審計相關機制,有效監督企業財務管理狀態與及時反饋審核、監督的結果,繼而提高財務審核工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第三,企業改革背景下的重組單位,要按照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的原則重新分配崗位,以有效防止內部人員濫用職權行為的出現。這一過程中,除了要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以外,還要根據工作性質和風險等級合理劃分人員的職責范圍。
第四,企業積極對審核機制和監管部門進行優化,對各個崗位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職責的落實和不同崗位之間能夠互相制約。
第五,企業重組單位還要建立健全財務規章制度。在建立財務規章制度時,一方面,考慮到重組單位的特點和業務需求,確保規章制度既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保證規章制度符合重組單位的實際情況,從而對會計核算、財務報告、資金管理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規定。
第六,為確保規章制度能夠按部就班地實施開展,還應該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對財務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和規范性。
(四)構建“三級”資產管理架構
企業改革背景下,財務管理面對重組單位實際情況,積極構建“三級”資產管理架構。“三級”資產管理架構主要指企業要對組織內部的資產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對資產分類、規劃、使用、維護、處置等,以確保資產能夠得到有效監管和應用。為此,重組單位也要基于“三級”資產管理架構,對單位資產實施有效管理。具體實踐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進行資產分類。重組單位要根據資產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將資產進行分類,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特性、價值和風險。
第二,制定相應的資產規劃。重組單位要依據資產制定長期和短期的資產規劃,如確定資產需求、投資策略和目標,以及評估和預測資產的生命周期成本和效益。
第三,資產使用和維護。重組單位要針對資產的使用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程序,確保資產能夠按照預期方式使用,并對其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保養,以延長資產的壽命并保持其價值。
第四,合理地進行資產處置。對于一些短時間內用不到的資產,重組單位不能將其置之不理,而是要針對這些資產進行有效處理,比如進行出售、報廢、回收或捐贈等,有效地處理資產,不僅能夠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保護企業資產的價值,減少風險和損失。
通過以上實踐步驟,重組單位通過構建高效、規范和科學的資產管理架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五)加強信息化財務管理的手段
在現代社會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深入各行各業,財務管理也不例外,傳統的財務處理模式數據計算與分析等失誤率比較高,而且還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企業改革后必須積極引入信息化系統,借助數字化技術對財務數據、經營信息等進行電子記錄和處理,既可以降低人為因素對數據的影響,又可以提高數據質量和準確性。企業改革重組后的信息化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給予方便。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企業信息化財務管理水平。
第一,企業改革重組后,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財務數據的分析和預測。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各業務部門的收入、成本、利潤等財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以預測未來單位業務趨勢和財務風險,進而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財務決策。
第二,企業重組后要積極構建云計算環境,實現財務管理的彈性擴展和實時更新。比如,利用云計算技術,將財務管理系統部署在云端,以快速響應業務變化,實現財務數據的實時更新。
第三,企業要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控體系,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重組單位要在實施信息化財務管理的同時,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如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數據加密等手段,以防止財務信息出現泄露。
(六)推進新型預算管理模式
在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想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就要積極推進新的預算管理模式,新模式實施基礎上,企業要做好以下工作。
1. 預算決策方面。重組后企業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預算管理制度。要通過研究和分析市場需求、行業競爭狀況及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計劃。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還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充分征求各方意見,以形成科學、準確的預算數據。
2. 財力統籌方面。重組后企業需要對財政收支進行合理安排和管理,一方面,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收入管理機制,如規范收費標準、細化收費項目和程序,加強資金的監督和使用等。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對支出的監管和控制,在支出安排上,要注重合理分配資源,優先滿足企業組織運轉核心業務發展的需要。
3. 績效管理方面。企業要以提高績效為導向,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將績效考核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然后根據績效評估結果實施預算調整和資源配置等工作。
4. 協同運行方面。企業要加強內外部協同合作,可以與相關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進預算管理工作,通過信息共享、資源互換和業務協同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需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促進重組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這一過程中重組單位要率先強化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體系、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風險防控機制等,從而促進企業改革背景下重組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進,保證重組單位能夠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寧寧.財務管理在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影響分析[J].質量與市場,2023(09):121-123.
[2]宮旭峰.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研究[J].商訊,2023(09):9-12.
[3]雒濤.企業并購重組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08):22-24.
[4]李紀聰.國企重組后財務整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3(02):136-138.
[5]賀潔.企業合并重組的財務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中國市場,2022(22):145-147.
[6]夏艷嬌.國有企業重組后財務整合探析——以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為例[J].中國市場,2022(17):155-157.
[7]文學.新形勢下企業重組并購后的財務整合探析[J].中國中小企業,2022(06):169-170.
[8]張治平.中小型地方國有企業兼并重組下財務管理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2(10):45-47.
[9]楊麗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稅收籌劃的方法與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09):121-123.
[10]厲雪青.國有企業重組后面臨的財務整合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02):135-137.
[11]張軍代.企業合并重組中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1):173-174.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氣象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