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集管道工程技術研發、管道裝備設計制造、技術服務、培訓以及互聯網平臺開發運維于一體,業務版圖覆蓋大半個中國,并延伸至中東地區和非洲,年納稅上千萬元
2024年4月底,記者采訪了中國婦女第十二大、第十三大代表,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銳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濮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劉素平。
從1994年創業至今,她將一個周轉資金不足5萬元的小公司逐漸“拉扯”成國內管道工程技術服務和管道裝備制造領軍企業,她本人也成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并當選為省人大代表。
研發出新的管道清洗技術,解決了中原油田管道清垢不徹底的問題,把管道輸油率從30%~40%提高到100%
1965年8月,劉素平出生在河南省新鄉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教師,給她提供了不錯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高中畢業,劉素平以優異的成績,被華中科技大學應用化學專業錄取。“那時候很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很喜歡化學,所以填報志愿時毫不猶豫選了化學專業。”劉素平說,上大學后她才發現,學她這個專業的女生極少。
研究生畢業后,劉素平到位于河南省濮陽市的中原油田采油一廠實習。一年后,實習期結束,劉素平進入中原油田設計院工作。“當時中原油田正處于前期開發階段,管道腐蝕問題比較嚴重。我在研究生階段的最后一年,主要學習方向就是防腐,畢業論文也是圍繞防腐寫的。我一看專業對口,就留了下來。”劉素平回憶,她那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中原油田設計院的防腐研究所里搞防腐研究和防腐方案的設計。
參加工作四五年后,中原油田的產量開始下滑,效益大不如以前,為此,公司鼓勵技術人員帶技術創業。1994年,濮陽市中原銳馳清洗防腐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隸屬于中原油田,并與之前的中原油田設計院合并,當時周轉資金不足5萬元。劉素平因此成了該公司的一員,開始了創業之路。
“當時中原油田的管道結垢問題很嚴重,管道結垢后會影響注水,直接影響采油量。采油管道使用兩年左右,兩頭幾乎就會被堵死,水注不進去,油也采不出來。”劉素平說,她有一次去北京參加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相關會議,了解到了國外的PIG管道機械清洗技術,便想著引進來為我們所用。
“那是我在公司牽頭的第一個項目。”劉素平向記者介紹,當時油田管道除垢最常用的是化學清洗技術,就是利用化學試劑,將管道內的污垢溶解,然后進行清洗。但化學清洗有個問題,化學試劑能流到的地方可以清洗,流不到的地方就無法清洗,因此清洗很不徹底,管道內不僅依然存在污垢,還會出現溝溝坎坎的情況。
了解到PIG管道機械清洗技術后,劉素平開始帶領研發團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物理清洗技術和化學清洗技術結合起來。“當時,我們是全國第一家運用物理和化學聯合清洗技術的油田,解決了之前清垢不徹底的問題。”劉素平說,清垢技術改進后,管道輸油率高達100%,而在此之前,輸油率只有30%~40%。
“化學清洗還會危害工人的身體健康。中原油田產出的石油含硫量比較高,用鹽酸清洗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硫化氫能使人中毒暈厥甚至死亡,當時其他地方的油田就有工人因硫化氫中毒死亡的案例。”劉素平說,面對這種情況,她決定大力推廣物理清洗技術。慢慢地,在中原油田,物理清洗技術完全取代了化學清洗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采油效率,還解決了安全問題。“新疆一個油田知道這個新技術后,還邀請我們過去指導。之后,其他省份也開始向我們學習,物理清洗技術在全國逐漸推廣。”劉素平說。
研發出非開挖內襯修復技術,解決了管道防腐難題
清垢問題解決后,劉素平又開始在防腐方面下功夫。“那時中原油田的管道腐蝕問題很嚴重,全新的管道用上一兩個月就穿孔了。穿孔造成泄漏帶來的損失不言而喻,這在當時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劉素平介紹,管道泄漏除了帶來經濟損失,還會污染土壤。被污染的土壤長不出來莊稼,甚至變成鹽堿地,很多農戶為此上門討說法。中原油田那時有個口號——“要打一場防腐的人民戰爭”,足見腐蝕問題的嚴重性。
為了解決腐蝕問題,劉素平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地下管道數量龐大,我們當時要考慮的是,怎么在不挖出管道的情況下做防腐。一開始,我們用環氧水泥砂漿等涂料做防腐,但這個方法施工條件苛刻,要求管道要達到無油、無水、無銹的程度,涂料才能附著在管道上。后來我們發現,用這個方法,防腐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很大,而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施工條件很難達到,涂料涂上后,過一段時間就脫落了,堆積到一起還會堵塞管道。”
涂料黏連不好,總是一塊兒一塊兒脫落,那如果讓它們黏在一起、抱成一團兒,效果會不會好一點兒呢?有了這個設想,劉素平帶著項目組不分晝夜地做實驗。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她在國外的網站上發現了比較先進的技術——將高密度聚乙烯管壓成U形以后,穿到輸油管道里,再膨脹開,以此達到隔離管道和介質(防腐涂料)的目的。
知道這個技術后,劉素平和團隊開始研發相關設備。他們整天泡在實驗室,一次又一次地做實驗,采集數據后再改進。半年后,設備終于研發出來了,他們卻發現沒有可以用來生產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合格材料。“當時國外用以生產高密度聚乙烯管的材料是PE100,而國內能夠大規模應用的只有PE60,柔韌性遠遠不夠,生產出來的聚乙烯管很容易開裂。因此,直到后來國內有了達標的材料,我們才開始大面積推廣。”劉素平說,從研發開始,她就將整個過程和應用效果錄成視頻,做成了光盤。可以推廣后,她帶著光盤去外地跑市場,試圖打開外省市場。
為了節約成本,稍近一點兒的地方,劉素平和同事輪流開車,一天幾乎不停,最多一天跑了3個城市。遠的地方,她就坐火車。每到一處,她都住最便宜的旅館,吃泡面充饑。“那時真是全國跑,每到一個地方,我拿著光盤到當地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一點兒一點兒給他們講。”劉素平說,這個因為是新技術,再加上使用成本比較高,客戶不容易接受,她碰過很多次壁。但她沒有氣餒,仍到處去推廣。
“被多次拒絕以后,山西一家自來水公司終于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小面積做試驗。試驗效果很好,于是我們在那里開了現場展示會,邀請南京、焦作等多個城市的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的人到場參觀。憑著過硬的技術,我們迅速打開了市場。”
從那以后,公司依托高密度聚乙烯、不銹鋼等材料研發出的8種舊管道非開挖內襯修復技術,開始在全國各地的油田以及自來水公司、熱力公司、燃氣公司等推廣開來。
用科技創新帶動公司大發展后,熱心做公益回報社會
“科技創新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我們從來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解決了管道防腐問題后,劉素平又引進和研發了不停輸帶壓開孔、封堵、改線技術。
“簡單解釋一下,咱們的油氣管道,原本在檢修、維修、換閥門、遷改時,都必須停輸。我們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研發了一套適合我國的技術及裝備,在不停輸的情況下,可以完成閥門更換、管道遷改、管道更換等工作。”劉素平告訴記者,“這個技術對油氣管道改線、城市擴容、高速公路及高鐵建設等具有很大的意義。比如鄭州四環改建高架,地下管道縱橫交錯,我們就是利用這個技術,解決了華潤燃氣80多處管道占壓遷改問題。其間,鄭州沒有出現停氣的情況。”
依靠科技創新,公司打通了快速成長的通道。2015年,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銳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順利掛牌。
如今,銳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管道工程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集技術研發、裝備設計制造、技術服務、培訓以及互聯網平臺開發運維于一體,業務版圖覆蓋大半個中國,并延伸至中東地區和非洲,旗下擁有北京、天津、寧波、鄭州等眾多分公司及國外事業部。公司年納稅上千萬元,為社會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2023年度更是實現了2億元的銷售額。
劉素平本人也當選中國婦女十二大、十三大代表,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濮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身為省人大代表,她始終密切關注制造行業的動態,深入各類企業開展調研,結合銳馳高科的實際發展情況和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思考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在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她領銜提出了多項建議,旨在推動河南省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濮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劉素平對濮陽市的企業家姐妹常說的話是:“企業的利潤不是憑空來的,我們掙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社會,因此要回報社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個人先后向濮陽市慈善總會等組織捐款捐物價值108萬余元,動員市女企業家協會成員捐款捐物70余萬元。2021年鄭州發生“7·20”特大暴雨災害,銳馳高科第一時間派出應急救援隊,攜帶價值近百萬元的救援物資到達災區。
對于弱勢群體,劉素平也很關注:幫助4個特困家庭,資助12名貧困大學生,為2個癌癥患者提供專項資助,參與捐建希望小學和敬老院5所。連續幾年,她在中秋節、春節都到結對幫扶對象岳村鎮瓦屋村脫貧戶吳彥青家中走訪慰問,每次均帶去米、面、油、奶等慰問品以及慰問金1000~2000元。2023年六一兒童節期間,她組織市女企業家協會資助100名孤兒、困境兒童,發放助學金14萬元,她自己還認領資助了10名困境兒童。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