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推動“數字絲綢之路”發展。中巴兩國毗鄰而居,政治關系良好,經貿合作日益加深,具有堅實的基礎和巨大的潛力發展數字經濟。本文分析中巴兩國經貿合作現狀,發現中巴兩國近年來雖在數字經濟部分領域發展勢頭較好,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滯后、數字鴻溝問題凸顯、數字經濟發展規模落后、數字人才缺失。中國推動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以拓寬國際合作,且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領先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巴兩國基于上述問題,應深化數字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中巴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數字經濟;中巴合作;數字基礎設施;數字人才;絲綢之路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7(a)--04
1 引言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又影響著許多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方向,既可推動傳統貿易轉型升級,又可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指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和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要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貿易數字化建設,推動“數字絲綢之路”,積極構建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數字經濟將使國際貿易更加便利、經濟與文化融合將愈發便捷,中外數字經濟合作正翻開新篇章。
中巴兩國地域相鄰,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政治關系良好。近年來,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過程中,兩國在投資和貿易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為經貿合作提供了比較堅實的基礎。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2013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瓜德爾港、產業合作和社會民生領域建成了一大批項目,有力地促進了巴基斯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夯實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23年10月,中巴兩國簽署了《關于加強數字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強數字經濟政策溝通交流和數字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合作、搭建數字經濟技術合作平臺、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搭建人文交流平臺,以謀求中巴數字協同發展。中巴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電子商務、金融及政務等領域來往密切,但也存在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滯后、數字人才缺失、數字鴻溝等問題,阻礙了中巴數字經濟的合作。目前,學術研究中較少關注中國-巴基斯坦的數字經濟發展,本文立足中巴經濟走廊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存在困境,探討中國和巴基斯坦數字經濟合作的基礎和推進路徑,將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注入新活力,進一步推動中巴兩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2 中巴經濟發展與貿易合作現狀
2.1 中巴經濟發展現狀
中巴兩國開展數字經濟合作的重要前提是經濟基礎。數據顯示,2016—2022年中國的GDP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占世界GDP比重的14%~18%范圍內,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巴基斯坦的GDP規模較小,集中在0.031萬億~0.037萬億美元,且占世界GDP的比例約為0.04,與中國相差懸殊。巴基斯坦產業結構較單一,主要依賴紡織業、農業出口,GDP增長表現為不穩定波動態勢。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各個國家的經濟出現下滑,巴基斯坦無一例外增長率為-1.3%,只有中國實現經濟正增長,增長率為2.2%,巴基斯坦與中國展開合作有助于實現經濟復蘇。
2.2 中巴貿易發展現狀
雙邊貿易是中巴數字經濟合作的積極推動力。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貿易關系,兩國經濟有一定的互補性,巴基斯坦是亞洲第八大紡織品出口國,在制造業中,輕紡工業占較大比例,機械、電子制造業發展不足,缺少先進的資源開發與利用技術,而中國的工業制造業發展水平較高且有較強的技術積累,中國對巴基斯坦的主要出口商品為電機電器、鍋爐、機械設備、鋼鐵及其制品等,巴基斯坦對中國主要出口商品為棉紗、紡織品、谷物等初級制品等,發展經貿合作可以為兩國帶來互利共贏的成果。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4—2021年,中巴雙邊貿易額呈波動性變化,由118億美元增加至236億美元,兩國貿易總額占巴基斯坦對外貿易總額比重由16%增長至23%。中巴兩國貿易合作的日漸緊密,有利于中巴數字經濟合作更進一步開展。
3 中巴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
3.1 政策基礎
近年來,中巴兩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重點發展數字經濟,以期提升本國競爭力和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頂層設計逐步完善,數字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國家從各個方面積極部署,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多重政策紅利覆蓋了數字經濟的發展、開放和監管,高度關注數字經濟并將數字經濟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同時強調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比重,增強數字化創新能力,有效融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將帶動新的經濟發展高潮。巴基斯坦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和電信領域,2018年5月,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內閣批準了巴信息技術和通信部提出的數字巴基斯坦政策,該政策為協調巴數字生態系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綜合框架,促進了外國和本地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2019年,巴總理伊姆蘭·汗提出“數字巴基斯坦愿景”(Digital Pakistan Vision),為國家數字生態系統構建提出了全面規劃。此外,中巴兩國還簽署了《關于加強數字經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目的是加強兩國數字經濟政策溝通交流和數字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合作、搭建數字經濟技術合作平臺、搭建人文交流平臺、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的發展得到了政策的密集支持,兩國都有通過發展數字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轉型的理念。
3.2 設施基礎
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數字基礎設施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兩國都抓住數字開放的機遇,利用巴基斯坦現有的技術生態系統,加強建設數字基礎設施。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07年2月全資收購并成立辛姆巴科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通信話音業務、流量業務及增值業務等,目前已成長為行業前三的運營商,其4G品牌“Zong 4G”是巴基斯坦用戶數量最多的4G網絡,服務了眾多巴基斯坦地區和項目。在云計算領域,華為和巴基斯坦軟件出口局也有合作。華為將把云服務提供給巴基斯坦政府的信息技術行業,以此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
中巴兩國雖然在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數、每百人固定寬帶訂閱數和互聯網滲透率方面均有一定成效,但是數據差異較大。中國的各個指標遠高于巴基斯坦,固定寬帶接入數在2018—2020年幾乎每年為巴基斯坦的200倍,互聯網滲透率大約是巴基斯坦的3倍,這與中國大力關注數字經濟和逐步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密切相關,同時反映出巴基斯坦的數字經濟發展起步較晚。但從整體來看,巴基斯坦的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數、每百人固定寬帶訂閱數呈波動性增長,互聯網滲透率逐年穩步提升,2014—2020年由10%增長至25%,這說明該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的相關設施建設。
3.3 數字貿易基礎
中巴兩國在數字貿易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首先,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在“全球買、全球賣”方面的優勢和潛力不斷釋放,外貿高質量發展成為新引擎。中巴兩國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更為中巴雙邊貿易增添了新動能,像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對巴基斯坦的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推動了巴基斯坦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2018年5月,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100%收購Daraz公司。Daraz公司創立于2012年,該企業是目前巴基斯坦最大的電商平臺,網站擁有3萬余家店鋪、超過500個品牌,雇員數量超過1000人。其次,在數字支付方面,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金服收購巴基斯坦小微金融銀行Telenor Microfinance Bank(TMB) 45%的股權,后者于2009年上線了當地首款“電子錢包”Easypaisa。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一些中國電子支付平臺也受到巴基斯坦市場的歡迎,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為兩國的跨境貿易提供了便利。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國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定期開展政策溝通,促進優質產品貿易,在物流和電子支付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兩國數字經貿合作持續發展。
4 中巴數字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
4.1 數字基礎設施薄弱
傳統貿易順利開展的基礎是完善的傳統基礎設施,雖然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使中巴兩國在公路、鐵路、口岸等設施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作為開展數字化貿易合作重要基石的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尚不完善,尤其巴基斯坦在數字基礎建設方面較薄弱,每百人固定寬帶訂閱數和中國差距較大,互聯網滲透率雖然逐年提升但遠落后于世界主要數字經濟體平均水平。根據《2023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截至2023年,中國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162萬個,其中5G基站為337.7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9.1%,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仍使用3G、4G網絡,2020年才啟動5G通信的建設,整體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難以支撐中巴數字經濟合作有序進行。總體來看,巴基斯坦的數字基礎設施薄弱,一方面,由于資金投入的限制,政府和部分企業可能未投入足夠的資金來建設和維護數字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巴基斯坦部分地區地理條件比較惡劣,可能存在電力供應不穩定、網絡覆蓋不足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此外,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會限制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可能會導致技術更新和維護方面存在困難。
4.2 數字鴻溝問題凸顯
數字鴻溝是數字經濟時代普遍存在的現象,可以總結為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數字化信息與網絡通信技術不同,比如信息的數量、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基礎設施建設等,因此造成創造信息的能力有差異、貧富差距等兩極分化現象,也可以稱為信息時代的“馬太效應”。中巴兩國的數字鴻溝可以從貿易和數字平臺兩方面分析,一方面中巴兩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同,中國支持產業多元化發展,廣泛推動經濟結構變革,巴基斯坦受資源限制,貿易結構單一;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數字平臺全球影響力較小、缺乏知名度和競爭力,如daraz.com.pk、OLX.com.pk等平臺,而中國的騰訊和阿里巴巴等數字平臺具有全球領先的市場價值和廣泛的輻射力。據UCTAD報告,新冠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為貿易互動提供了支持,對所有國家的經濟復蘇產生了重大影響。然而,數字化程度較低的地區并沒有享受到數字化的好處,不同國家由于數字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可能會加劇。因此只有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各國才能共享數字貿易的發展成果。
4.3 巴方數字經濟發展規模落后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所統計,2022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前十分別是美國、中國、新加坡、荷蘭、韓國、芬蘭、瑞典、日本、加拿大、法國,其中美國數字規模達17.2萬億美元,中國為7.5萬億美元,從占比來看,英國、德國和美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均超過65%,而巴基斯坦屬于欠發達地區,數字經濟規模和占GDP比重較為落后,與前十名的國家相差懸殊。
4.4 巴方專業化人才短缺
據統計,巴基斯坦人口約為2.41億(2023),青年人口膨脹,人口結構整體偏年輕化,然而受教育程度較低。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在189個國家中,巴基斯坦排名第154位,人類發展指數(HDI)值為0.557(1為最大值)。2018—2019學年,全國共有職業技術院校3900所,在校生人數43萬,共有大學211所,高等院校在校生總數約186萬。整體來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大量需要技術素養的工作崗位,而巴基斯坦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領域的人才嚴重缺失。在人才培養及就業方面,巴基斯坦青年通過職業教育可以獲得機械、手工、 制造、紡織等行業工作機會,但是大部分高校之后的教學內容使他們缺乏市場所需要的技能,無法適配數字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巴基斯坦重點發展的數字產業,電子商務領域仍面臨一些企業IT人才崗位空缺。
5 中巴數字經濟發展路徑
5.1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在市場上有華為、中國移動等領先企業,與巴基斯坦相比具有很大優勢,在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有豐富的經驗。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數字革命可以激發巴基斯坦技術活力,中國在數字領域的專業技能可以助力巴基斯坦的數字化轉型。中巴兩國的數字合作應該以關鍵數字基礎建設項目為導向,兩國政府做好統籌規劃,因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可以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支持力度, 依托金融機構設立專項基金創新投融資渠道,給予中巴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的支持。
5.2 深化交流合作,縮小數字鴻溝
數字鴻溝的彌合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對巴基斯坦提供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助力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建立大數據中心等,充分發揮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深化交流合作,比如積極開展中巴數字經濟論壇、數字經濟相關的創新創業比賽、數字技術相關培訓等活動,將華為、阿里巴巴等中國先進企業的運營方式和管理經驗引入巴基斯坦,通過多種形式促進中巴數字經濟合作、共享和交流,逐步達成數字經濟合作的理念共識,縮小中巴數字技術差距,提升巴基斯坦的數字技術相關能力。
5.3 布局數字新業態
巴基斯坦的電子商務雖起步較晚,但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了電子商務在巴基斯坦的發展勢頭,且巴基斯坦人口結構比較年輕化,該國電子商務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在物流管理和電子支付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電子商務市場取得了重大進展。因此,中國應利用跨境電商在中巴數字貿易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其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鼓勵本土數字貿易平臺型企業加快國際市場布局,建立多主體聯動的跨境電商生態,發揮電商龍頭企業主導作用。此外,中國應結合巴基斯坦電商市場的實際情況,協調兩國創建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優化跨境電商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保障機制,支持中巴數字經濟合作。
5.4 加大人才培養
數字經濟的特點是人才經濟,人力資本是其核心技術能力的關鍵推手,因此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在科研方面,要豐富投融資渠道獲得研發經費,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對數字經濟領域開展自主研發,夯實中巴兩國的數字技術基礎,同時注意科研成果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數字經濟人才的綜合培養,發展數字經濟相關新興交叉專業,夯實中巴兩國數字人才儲備。巴基斯坦的高等數字人才缺乏經驗,可以利用智慧教育開展中巴兩國高校線上合作,我國可以開發相關的網絡教育開放課程,構建線上學習完整課程體系。此外,既可以打通中巴科研人文交流通道,選派數字人才前往兩國進行交流學習和學術訪問,又可以加強中巴留學生的互派培養,實現數字經濟前沿知識的學習交流,提升中巴數字經濟核心技術能力。
5.5 完善合作機制
加快完善數字貿易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構建中巴數據跨境流動合作機制,尊重雙方數據主權,明確數據隱私權和控制權,同時要保障數HV4/8hQ0JIkAXtR3RcEZkw==字安全,加強網絡安全監管,建立完善國內有關數據和網絡安全的法律制度體系,加強對數據安全、金融信息、個人隱私等境內跨境流動數據的監管。中國要展現大國擔當,構建安全有效的中巴數據跨境流動合作機制,為中巴數據跨境流動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李娟,馮曙光,王政元,等.中蒙俄經濟走廊數字經濟發展的多元基礎與實現路徑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3(2):54-59.
邱肖,楊立學.巴基斯坦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3(12):51-57.
艾蒂扎茲·哈桑,王曉波.中國的數字革命激發巴基斯坦技術活力[J].中國投資(中英文),2022(Z7):78-83.
高志剛,丁夢雅,楊習銘.中蒙俄經濟走廊數字經濟合作的現實基礎與推進路徑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 2023(1):60-69.
武文, 張曉莉, 宋海濤.打造向北對俄數字經濟新高地的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23(8):71-73.
游雅娟.數字經濟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困境及完善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 2024(3):119-122.
謝榮軍,袁永友,王玉婷.數字技術對中醫藥產業服務貿易轉型升級與創新的影響[J].稅務與經濟,2022(5):87-93.
婁又文,王彬茹,王曉軍.數字經濟驅動民族傳統體育產業供需發展: 價值、困境與紓解之道[J].2024年第二屆國際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出臺 明確八大重點任務[J].中國總會計師,2022(1):21.
羅珊珊.跨境電商,開拓外貿新增長點[J].企業觀察家,2023(1): 110-111.
張哲.中歐投資新風向 綠色與數字[J].進出口經理人,2024(4): 47-50.
劉坤峰,劉欣慧.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培養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12):67-69.
錢麗娜.5G競賽,全新行業即將產生[J].商學院,2019(1):57-59.
郭曉瑩.中國與海合會國家數字經濟合作的現實與路徑選擇[J].阿拉伯世界研究,2022(5):21-41+157-158.
金強,劉靖宜.從拉合爾國際書展看巴基斯坦出版業[J].國際出版周報,202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