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化轉型是數字時代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客觀要求。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面臨多方面挑戰,具體表現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復雜性較高、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匱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認識不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短缺。但黨和國家目前關于數字化發展的部署、我國數字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及良好的發展格局,也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機遇。企業應抓住這些機遇,結合發展實際循序漸進推進轉型、加強數字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供給、提高對數字化轉型認識把握時代機遇、提供政策性支持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關鍵詞: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技術人才;數字化轉型資金;政策性支持
中圖分類號:F425; 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7(a)--04
21世紀初,企業的發展環境出現了許多變化,比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與全球聯系日漸緊密,國際化合作日益增多,對外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擴大等。這些新情況新環境的出現,既是對企業的挑戰也是發展的機遇,比較幸運的是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制造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成為數字經濟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然而,這一發展趨勢同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數字技術的飛速進步推動了產品更新換代的加速,而我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方面的起步相對較晚,這使得眾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條適應當前國際競爭環境的發展路徑。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我國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催生了數字化轉型的基因突變,為企業創新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
1.1 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數字科技與傳統產業的緊密結合,進而推動了全球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數字化時代,大數據技術的興起既是必然的同時又是恰到好處的,在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信息資源逐漸成為企業增長的關鍵動力,甚至正在逐漸轉化為企業的戰略性財富,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信息資源,誰擁有更加豐富更有質量的信息資源,往往成為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因此數字化的變革已成為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但是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獲得明顯成效,這需要建立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基礎上。而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數字經濟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為市場的持續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就成為應有之意。目前,我國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通過有效利用數字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生產和管理方式,還能顯著提高運營效率,挖掘更多潛力,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穩固自身的地位[1]。相反,那些未能緊跟時代步伐、停滯不前的企業,則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1.2 企業追求發展的自身需求
在數字化背景下,企業遭遇的外部經濟環境更加錯綜復雜,這對企業的持續成長與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要求。過去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更加注重對數據本身的核算,而忽略了資金流的全面監管,這種管理模式和理念面對當前的形勢已顯不足。這是因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戰略決策時更加依賴資金流的流向信息,才能更好地把握企業經營發展的動向從而做出有效決策。如果企業在決策中沒有可靠的資金流數據支持,就有可能導致企業決策失誤,甚至走向破產的邊緣。因此,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而出,就必須主動探索向數字化的轉型,開辟新的成長道路。這既是企業應對經濟發展大勢的戰略選擇,也是確保企業長遠穩健發展的關鍵所在。
2 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挑戰
2.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復雜性較高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技術選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刻變革。在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對現有業務進行數字化升級,并構建全新的數字化生態來應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從技術層面來看,數字化轉型涉及多種技術的集成和應用,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的實施難度較大,需要企業具備相應的技術團隊和專業知識。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和更新,企業需要持續學習和適應新技術,以確保數字化轉型的成效能夠持續顯現。
在轉型過程中,員工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業務需求。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員工的數字化培訓和教育,提升員工的數字化素養和技能水平。此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這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和隱私保護機制,確保數字化轉型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2.2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匱乏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革新的浪潮,還是一種戰略性的全方位重塑,它深刻觸動了企業的文化基因、管理流程、業務模式,乃至整個產業生態的聯動與調整。在此進程當中,人才的作用尤為突出,他們不僅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力量,還是企業在數字時代構建新競爭優勢的關鍵[2]。然而,當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普遍面臨著人才匱乏的嚴峻挑戰。這種匱乏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體現在質量和結構上。具體來說,企業急需那些既具備深厚的數字化理論基礎,又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要能夠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和外延,還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數字化工具和方法,推動企業的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等的全面升級。但遺憾的是,這類人才在市場上極為稀缺。因此,如何有效破解人才瓶頸,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數字化人才隊伍,已成為企業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3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認識不夠
數字技術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深入各行各業的核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認識存在明顯不足,未能建立起數字化管理的思維模式,缺乏對企業轉型升級重要性的深入理解。首先,許多傳統企業對數字經濟的認識不夠全面,忽視了數字化轉型在提升企業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深遠意義[3]。其次,這些企業在數字化管理理念的認識上存在缺失,未能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仍舊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錯誤地將轉型視為僅僅是技術系統的簡單升級,而非一場涉及企業文化、運營模式、戰略規劃等方面的全面變革。最后,盡管部分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優勢,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客戶體驗等,但在如何有效利用數字技術、如何將企業有效融入數字經濟的大潮中時,卻因缺乏明確的戰略規劃和實施路徑而陷入困境,導致數字化轉型的進程遲緩,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4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短缺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長期過程,包括軟硬件采購、設備升級改造、信息平臺構建等多方面的工作,這些都需要企業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然而,由于數字化轉型的成效往往不能立即顯現,企業在后期利益上存在不確定性,這增加了轉型過程中的風險,使得一些企業在資金面前望而卻步,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資金短缺的問題尤為突出。這些企業通常融資難度較大,資金鏈相對脆弱,無法承擔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高額投入。同時,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往往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較低,更傾向于維持傳統的經營模式,不敢輕易嘗試數字化轉型。因此,盡管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受限于資金短缺,許多中小型企業無法順利推進轉型進程。此外,即使是一些規模較大、資金充裕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可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
3 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面臨的機遇
3.1 黨和國家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驅動力
作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在中共中央的高瞻遠矚和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全面加速,特別是《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數字化轉型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凸顯了加快構建數字中國的迫切性,還明確了數字經濟在未來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隨著5G技術的廣泛部署和應用,中國已經在全球數字經濟的版圖上占據了領先位置,特別是在5G基站建設和5G應用推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此外,響應中央關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號召,全國多地出臺了具體政策和措施,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個更加開放、安全的數字化發展環境。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加速了企業的數字化步伐,還為整個社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體來看,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策略部署,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撐,展現了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的強大實力和明確方向。
3.2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物質條件得到進一步鞏固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設計多個層面的物質基礎,包括資金投入、基礎設施、數字化技術、數字化設備、系統建構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基礎。信息基礎設施,如高速互聯網接入、內部網絡架構、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平臺,確保了數據能夠快速流通和處理,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穩定且高效的數據環境。數字化設備,如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物聯網傳感器,為員工執行數字化任務、收集和分析數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實現了數據的即時采集與交互。同時,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等系統,以及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專業軟件,使得企業能夠實現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4]。
當前,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基本物質條件已得到有效鞏固。互聯網帶寬的增加、5G網絡的普及以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加穩定、高效的數據處理環境。數字化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數據采集更加便捷,設備間的互聯互通更加順暢。軟件系統的持續優化,結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使得企業軟件系統的功能更加強大,用戶體驗更加友好,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這些物質條件的鞏固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促進了業務流程的重塑,推動了創新能力的提升,并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3.3 新發展格局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環境基礎
面對全球加速變化的大背景和日益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在“十四五”時期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5]。首先,新發展格局強調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意味著國內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體驗,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新發展格局要求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保持國內市場優勢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數字化轉型有助于企業打破地域限制,拓展國際市場,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數字化手段,企業可以更加便捷地與國際合作伙伴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跨國經營的效率和靈活性。最后,新發展格局的提出還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資源支持。政府將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相關產業的扶持力度,提供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政策措施,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和風險。
4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策略
4.1 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循序漸進推進轉型
在當代商業環境中,傳統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投入新業務的同時可能會對原有的傳統業務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轉型過程中合理地規劃與布局顯得尤為重要。數字化轉型不應被視為一次性任務,而是一個長期且連續的過程,需要企業借助數字技術來促進業務模式、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的全面變革[6]。具體而言,企業首先要對自身的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方向。這需要企業高層具備清晰的戰略視野和前瞻性思維,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在此基礎上,企業應制定詳細的轉型規劃,包括時間表、路線圖、關鍵節點等,確保每一步轉型都有的放矢、穩步推進。同時,企業要注重數字技術與自身業務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提高效率、優化流程、創新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優勢。這要求企業不僅要引入先進的數字技術,還要加強內部團隊的學習和培訓,提升員工的數字化素養和技能水平,確保數字技術在企業內部得到廣泛應用和有效落地。最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要注重風險防控和持續改進。通過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挑戰。同時,企業要保持對新技術、新模式的敏感度和好奇心,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以推動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4.2 加強數字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供給
首先,數字化技術人才是企業實現技術革新、業務模式創新的關鍵。專業的數字化技術人才往往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只有熟練運用各種數字化工具和技術,才能真正推動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其次,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企業需要源源不斷地引入新的數字化技術人才。這就要求企業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等的合作,共同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數字化技術人才。最后,企業在加強數字化技術人才培養和供給的同時,還需要注重人才梯隊的建設。企業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為數字化技術人才提供多元化的晉升通道,以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力。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隊,企業可以確保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始終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3 提高對數字化轉型認識把握時代機遇
數字化轉型并非一次性的技術更新,而是企業在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商業模式以及企業文化等多個層面的深刻變革。因此,企業管理層對數字化轉型理念的深刻理解顯得至關重要。他們需要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明確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和目標,確保各項決策和行動都圍繞這一戰略展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不斷提升對外部環境的敏感度和洞察力,特別是關注數字技術對市場、客戶需求以及競爭格局的影響。通過持續收集和分析行業數據,企業可以更準確地把握市場趨勢,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和業務模式,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企業內部的培訓和引導也是提升全員對數字化轉型認識和參與度的關鍵。只有當企業內部形成了共同的數字化理念和行動力,才能確保數字化轉型的順利推進并取得成功。此外,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新技術和新業態層出不窮,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深入地了解客戶需求和行為習慣,從而優化產品和服務設計;人工智能應用則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因此,企業應積極捕捉這些機遇,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市場需求,探索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4.46358a36664704008bf31738a0081aaf674de8632b3eb80ebf9a15c9ad55d3e18 提供政策性支持,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往往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在高級技術應用、系統升級、人才培養等方面。對許多企業而言,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的壓力成為轉型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高墻。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對于激發企業轉型的積極性、確保轉型的順利進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供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轉型資金扶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以減輕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資金壓力[7]。此外,政府在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如5G網絡、數據中心等,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術環境,間接降低了企業的轉型門檻和成本。除了經濟支持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政策引導,推動企業間的合作9ac262e1e8c7f181a690834822e681f9fff5b1bea96a5049a203581f8963ce4f與交流,共享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資源。通過這些舉措,企業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減少在轉型過程中的試錯成本。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數字化水平,還能促進整個行業的共同進步和繁榮發展。
5 結語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困擾和阻礙,但是這些挑戰又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得不面對的,因此研究和思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方針和策略顯得非常重要。通過此次研究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當中,復雜性較高、人才匱乏、認識不足和資金短缺是企業面臨的比較普遍也比較重要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往往成為企業能夠順利轉型成功轉型的關鍵點。為了有效推進數字化轉型,本文認為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既有企業層面的也有政府層面的,只有兩者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打通各個節點,讓數字化轉型變得切實可行。具體而言,主要的策略包括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循序漸進推進轉型、加強數字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供給、提高對數字化轉型認識把握時代機遇、政府提供政策性支持等。通過以上措施的有效實施,企業數字化轉型會更加的順利,未來的發展也將更加穩固并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陳彥宇,古華.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4(4):116-118.
王燕.數字化轉型賦能吉林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4(2):35-37.
張陽,徐大伍,孫小亞,等.安徽省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24(2):103-105.
林倩,劉曉文.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績效的組態路徑研究[J].財會通訊,2024(2):156-160.
李柯.淺談數字經濟時代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挑戰[J].中國價格監管與反壟斷,2024(1):11-13.
邰曉紅,郭建曉.數字化轉型與企業ESG表現: 基于資源協奏視角的實證研究[J].中國商論,2024(1):155-159.
盧花蘭.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路徑[J].現代企業,2023(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