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更要強調立德樹人,強調素養指向,強調學習的真正發生,促使學校進行內源性變革。
對課堂教學“新樣態”的認識
課堂是學校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構建“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堂教學新樣態,能有效促進地域基礎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教師內驅力,進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與學校教育質量,是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有效舉措。
“新樣態”是為了改變學校教育教學的一些“舊樣態”提出的,是學校尋求更好發展的實踐探索。“雙減”強調育人方式的轉變,必然要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一所學校育人水平和育人質量的高低,最主要的顯現形式是課堂教學。重新建構課堂教學樣態,突出“任務驅動、合作探究、發展思維”的特征,探索課堂教學發展的全新路徑,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實施課堂教學“新樣態”的探索
課題引領,達成理念共識。課題引領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課堂教學樣態的改變、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等具有催化劑作用。為此,我們在“十四五”期間專題立項了市級研究課題“小學課堂教學新樣態的‘三思’學習構建與實踐研究”。該研究旨在立足課堂,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和實際獲得,促進師生發展,促進學校發展,有效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品質。
課題研究中的“三思”,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后過程中的三個思考階段,即課前思考、課上思辨、課后反思。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新時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通過研究,我們開發了學習單、資源單、評價單等有效引導“三思”學習的工具,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改變學習行為、進行自我建構、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團隊支撐,做實基礎保障。我們把構建“新樣態”的關鍵定位于教師專業成長,針對教師成長的具體措施是:建立分層培養機制,找準教師發展基點。借助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在我校設立的十個市級名師工作站的獨特優勢,我們每月請市級專家來校指導教學,包括課堂教學、教研活動、案例分析、專題講座等。通過分層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學校還通過干部管理論壇、教師課堂論壇、教研組論壇、“新樣態”大討論等形式,讓教師在交流活動中歷練成長,從而對學校“新樣態”的課堂教學達成共識。同時,我們通過強化與市域內、區域內學校的同課異構活動,促進教師對提升課堂教學“新樣態”的理解。
深入實踐,嘗試有效樣態。課前思考。課前教師通過印發導學單等激發和引導學生自學和思考,從而達到溫故知新、讀懂教材和發現問題的目的。對學生來說,課前思考是包括一系列操作環節和技術的學習系統子工程。具體包括:讀懂和理解老師提供的導學單要求和其他學習要求;閱讀并讀懂教材,發現看不懂的內容記錄下來;完成導學單的任務,發現相應困難和問題并記錄下來;嘗試獨立回答和解決問題,如果有時間可以請教老師同學;設想在課堂上回答導學單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課上思辨。學生上課時,根據老師課堂提問及自己預習和聽課時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并與老師和同學進行討論,以期達到學會聽課、學會思考、學會討論、提升合作意識的目的。課堂思辨也包括一系列環節和學習技巧:如進行小組分工共同研究的技巧;閱讀教材和解決單的技巧;思考解決單所提問題的思路;進行組內分工的技巧;進行小組展示交流、有效表達的技巧;與別人進行有效溝通和辯論的技巧等。
課后反思。是指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課上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課后反思一般包括兩個階段:其一在完成作業前通過再次閱讀教材、導學單以及回顧課堂聽講和參與討論,反思自己是否掌握本次課堂知識和存在哪些問題,對存在問題采取措施解決;其二是在作業之后發現問題和進行反思。課后反思的目的是促使學生發現學習中的不足,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舉一反三、a1350cb290dbacf8c20d5393b695d5d4提升思考廣度的目的。課后思考也包括一些環節和學習技術支撐,包括:如何有效閱讀教材和導學單及回顧所學知識;怎樣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和交流所得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如何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單進行有效思考與拓展;怎樣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溫故知新等。
目前,我校已開發了促進“三思”學習能力的學習單、資源單、評價單等有效學習工具,并形成了“課前獨立思考—課上群體思辨—課后反思”的三步教學模式,教學成效提升顯著。
學科融合,探索多種形式。為了更好地啟發、引導學生實現對所學問題的整合性研究,借助多學科知識建構解決問題的系統思考,從而提升核心素養、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嘗試以跨學科融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新樣態的探究,這也是突出實踐育人、強化學習方式變革的系統舉措,同時更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
來自課堂教學“新樣態”的思考
課堂教學新樣態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升,需要學校、學生、家長、社會層面更多的關注支持與理解配合,進而形成有效的推進共同體,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新樣態的探索和實踐。
把握“雙減”契機,重塑學校課堂教學新樣態,是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必然選擇,需要不忘初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2年度立項課題“‘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新樣態的‘三思’學習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DDB22476)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密云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