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通廣大的動物,今年恰逢甲辰龍年,班會上老師別出心裁,讓大家用含有『龍』字的成語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愿望。這下同學們來了興趣, 紛紛舉手發言。
一 你確定要學“屠龍之術”?
小北一向積極,這次也不例外。他第一個說道:“我要學到屠龍之術,跟咱班的學霸方辰一較高下。”
“哈哈,我才不怕!可問題是,你學了屠龍之術就能天下無敵?”方辰問他。
“那當然,龍上天入地,多厲害!如果我能學到屠龍的技術,那不是更厲害嗎?”
老師笑著搖搖頭:“你誤用了這個成語。我說說它的來歷吧:古時候有一個叫朱泙(pēng)漫的人,他想學到一項高超的本領,聽說一個叫支離益的人擅長屠龍之術,他就變賣家產,不遠千里拜師學藝。三年之后,朱泙漫學有所成,回到家鄉。人們問他都學到了什么,他驕傲地說學會了屠龍的技術,還詳細地講解了屠龍的技巧。有人問他見過龍嗎,殺龍的技術在哪兒能派上用場。朱泙漫頓時啞口無言——龍是傳說中的動物,誰都沒見過,他當然也沒見過,更別提屠龍了。他也明白自己的屠龍之術就算學得再好,也無用武之地。所以,這個成語不是說人的本領多高強,而是比喻毫不實用的所謂不平凡的本領。”
“原來是這樣,那我不學屠龍之術了。學那些沒用的、脫離實際的本領,還不如不學。”小北泄了氣。
二 “ 擲杖成龍”是大本事嗎?
“老師,我學擲杖成龍總可以吧?扔一根普通的拐杖就能變成龍,那該多厲害!”小禾站起來說。
老師還沒有回答,薇薇立刻舉手說:“你也錯啦。這個成語說的是東漢時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翁掛著葫蘆賣藥,賣完之后就鉆進了葫蘆里。他很好奇,就跟隨老翁一起進入葫蘆,發現里面別有洞天。他這才知道這是一位會仙術的老翁,于是他就跟著老翁學道。后來,費長房學成歸家,臨走時,老翁送了他一根竹杖,告訴他騎上這根竹杖很快就能回去。果然,他像哈利·波特騎著掃帚一樣飛了起來,不多久就回到了家鄉。到家之后,費長房將竹杖扔在葛陂(bēi)上,那竹杖就變成一條龍飛走了。后來,人們就以這個故事為典,借指還鄉,并不是指本領高強。”
小禾聽了薇薇的話紅了臉,他和小北一樣,都犯了望文生義的毛病。
三 怎樣才是“筆走龍蛇”?
“老師,我平時最怕蛇了,能用筆把蛇趕走是不是很厲害?我要學會筆走龍蛇,我要……”這時,平時膽小的小雪站起來,一臉認真地說。
她的話還沒說完,同桌小美一把將她拉住,讓她坐下:“小雪,快不要說了!筆走龍蛇可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說是什么意思?”小雪有些不高興。
“我一直在練軟筆書法,書法老師給我們講過這個成語的來歷:唐代詩人賀知章曾經在家里宴請賓客,恰巧少年僧人、書法家懷素前來拜訪。賀知章非常高興,就向賓客介紹了懷素。席間,賀知章請李白作詩以記盛會,李白答應了,并請懷素揮毫以助詩興。懷素并不推辭,握筆蘸墨,一行行靈氣飛動的草書一揮而就。賀知章看后連聲贊嘆,說他書寫左盤右旋,的確是筆走龍蛇。這個成語是說書法風格灑脫,也可以說書寫的速度很快,并不是說用筆趕走龍和蛇。”
“啊,太丟人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早知道是這個意思,我就不發言了。”小雪不好意思地用雙手捂住臉。
大家聽到小雪的話,忍不住哈哈大笑。
四 “麟鳳龜龍”是貶義嗎?
老師說:“同學們安靜啦!你們之所以誤用了這些成語,是因為望文生義,沒弄明白它們的出處。以后學成語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老師希望你們在龍年努力學習,修身養性,成為麟鳳龜龍。”
“老師,您是不是也用錯成語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您希望我們成為龍和鳳是對的,可誰愿意成為魚鱗和烏龜呢?”小北立馬問道。
老師無奈地笑了:“小北,我說的可不是魚鱗的‘鱗’,而是麒麟的‘麟’。麟、鳳、龜和龍是古代傳說中的四靈,也就是有靈性的動物,象征吉祥。把它們放在一起,是指珍奇的動物或者是品德高尚的人。”老師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大家恍然大悟。經過這次班會課,大家發現,學成語需要不斷積累。今年是甲辰龍年,就從學會有“龍”的成語開始吧。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班會在大家的感嘆中結束了。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