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城市常常被一同提起,比起北京的厚重古樸、上海的精致現代、深圳的創新朝氣,廣州的生活氣息似乎會更濃郁一些。雖然廣州不乏聳入云端的摩天大樓和新穎奇特的各式建筑,但這里從骨子里還是散發著兩分慵懶、三分松弛,另外的五分則是都市生活的忙忙碌碌和井井有條。當然,這只是我這個在廣州生活了近十年的文字工作者的個人感受。很多人都知道廣州又被稱作“羊城”,它和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就讓我來帶你了解廣州,了解羊城。
羊城的傳說
廣州的別稱是“羊城”,很多人在第一次聽說之時,都會疑惑:難道廣州盛產羊?其實不然,因為氣候、地理和經濟發展等原因,比起內蒙古和新疆這樣有天然牧場的地區,廣州其實并不適合牧羊,被叫作“羊城”和畜牧業并沒有什么關系。關于這個名字的由來,廣州的朋友給我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說的是,大約在周朝時,廣州這片土地連年災荒,餓殍(piǎo)遍野。有一天,天空忽然出現了五朵彩色祥云,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從遠處越飄越近。人們定睛一看,云彩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他們分別騎著不同毛色的山羊,每只羊口銜(xián)稻穗。仙人把優良的稻穗贈給了這里的人,五只仙羊則化為石羊留在了山坡上。從此,這里連年豐收,再無饑荒,成為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于是,這里就被叫作“羊城”。
第二個故事和第一個傳說比起來,就不那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了。傳說早在西周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繁衍生息開始了長途遷徙,從楚國來到嶺南的移民們帶來了許多植物的種子,并測試哪些植物適合在嶺南地區生長,他們最終選出了粳(jīng) 稻作為主要作物。隨著移民越來越多,北方文化也在廣州傳播開來。那些從楚國長途跋涉到這里定居的移民們的族姓是羋(mǐ),意義同“咩”,是羊叫的象聲詞。于是,“羊城”的名字就這樣被叫開了。
其實,民間還有很多其他關于“羊城”由來的說法,最廣泛流傳和被人們所熟知的就是第一個“五羊銜谷,萃(c uì)于楚庭”的傳說。雖然現在人們對此還有許多爭論,但是無論怎樣,羊這個可愛的動物都和廣州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下次有人問你廣州為什么叫“羊城”,聰明的你知道應該如何回答了嗎?
越秀公園與五羊石雕
說到廣州的標志性建筑,很多人會想到“小蠻腰”—— 位于廣州市珠海區的廣州新電視塔。可在許多年前,位于越秀公園的五羊石雕才是廣州最鼎鼎有名的地標。我身邊幾乎每個廣州人都去過越秀公園,看過那里的五只羊。
五羊石雕由一只大羊和四只小羊組成,站在高處的大羊身形健碩,嘴里銜著麥穗,昂首遠望,四只小羊乖巧地圍繞在大羊身邊,其中兩只親密地依偎在一起,另外兩只則是一對母子羊,這座雕像就是以五羊仙子降臨廣州的傳說為靈感創作的。
五羊石雕是許多人來廣州的必打卡之地。除了石雕以外,越秀公園本身也非常值得好好逛一逛。越秀公園因越秀山得名,園里的景致是非常典型的華南特色。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經多次來公園視察觀光。熱愛游泳的毛主席曾七次在越秀山游泳場游泳,朱德元帥還專門寫過一首詩——《游越秀公園》。
在廣州生活的那段時間,我住在離越秀公園不遠的居民小區里,每逢周末我都會去公園里走一走,看看公園里明代的鎮海樓、古城墻,清代的四方炮臺,民國的中山紀念碑,從大自然和歷史中汲取能量。公園里我最喜歡的景點就是五羊石雕,每每看到昂首眺望遠方的那只大羊,我都仿佛感受到了充滿朝氣的生命力和務實求新的廣州精神。
早茶和竹升面
如果要問在哪里可以看到地地道道的老廣州人, 茶樓一定是首選。早上, 廣州人之間的問候語往往是一句“ 飲茶未啊”,意思是:喝茶了嗎?從這句問候就可以看出廣州人有多喜歡喝早茶。
廣州人的早茶不僅包括喝茶,還要吃茶點——各種美味精致的點心, 擺上一兩盤, 一邊喝著茶一邊看報紙, 優哉游哉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不過, 不要以為早茶只有早上喝,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現在的廣州, 一天的任何時間都可以喝早茶。
很多人以為北方才有好吃的面,但廣州的竹升面也是一頂一的好。它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在揉好面之后,要用一根直徑30 厘米左右的竹子,一個人坐在竹子一頭,竹子另一頭壓在揉好的面團上,人就像坐蹺蹺板那樣,反復彈跳,使竹子不斷打壓面,將面團壓成薄厚均勻的一片面皮之后,再進行制作。也許就是因為有了人的一彈一跳,才讓這一碗原本普通的面條有了不同的滋味。
廣州的美食還有許多,馳名全國的靚湯、令人垂涎三尺的叉燒,還有晶瑩可口的腸粉……會生活的廣州人在吃食方面可從不馬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一定記得要大快朵頤哦!
(責任編輯:楊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