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6日午后,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田春華接受了我們的采訪。田春華說起話來條理清晰、不疾不徐,嚴謹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這或許與他在財政、審計領域工作多年的經歷有關。在2017年擔任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后,他對很多人眼中應當“循規蹈矩”的人大工作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要求。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年,新區人大始終緊跟浦東改革開放實踐步伐,銳意進取,守正創新。
人大月刊:浦東正在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為服務保障這個中心大局,新區人大如何履職,有哪些作為?
田春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以來,新區人大常委會在市人大常委會指導和區委領導下,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職能作用。一是以高質量法治保障引領改革促進發展。新區人大常委會與區政府密切配合、協同發力,助力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18部浦東新區法規,在暫無法律法規或明確規定的領域制定26部管理措施,有力支持浦東勇闖改革“深水區”、更好承擔起“試制度、探新路”的責任。二是以精準有效監督推動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緊盯上海“五個中心”核心區建設、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人民城市建設等重點任務,統籌用好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專題調研等監督方式,助力浦東實現“經濟挑大梁、改革當先鋒、民生作標桿”。我們積極創新監督方式,打造“智慧人大”數字平臺,持續優化各類監督應用場景,率先實現鎮級預算聯網監督“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現全程實時線上監督。三是積極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制定出臺重大事項決定,推動民主參與平臺提質增效、民主參與機制優化完善、基層民主實踐豐富多彩。
人大月刊:浦東是“立法試驗田”,目前新區人大常委會在法治保障工作方面形成了哪些成果和經驗?
田春華:獲得中央立法授權后,市人大常委會、浦東新區上下合力,相關工作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階段性成果。新區人大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研究為基礎、以質量為關鍵,形成了一批參與立法的工作機制。一是立法需求征集機制。以市人大五年立法規劃編制為契機,將“自上而下”點題與“自下而上”征集相結合,推動43個浦東新區法規項目納入市人大五年立法規劃,52個項目納入管理措施五年規劃。以基層立法聯系點擴容提質為抓手,強化23個立法聯系點參與立法功能,把工作觸角延伸到自貿區片區、街鎮和專業領域。二是立法成效評估機制。常態化督促實施部門“自主評”、人大“專項評”、第三方機構“專業評”和社會“參與評”,推動法規落地生效。前兩年,新區人大對10部法規和3部管理措施開展了評估,推動一批制度創新和改革舉措“苗圃變森林”。三是合作研究機制。與區法院、區檢察院合作建立浦東新區法規司法適用情況分析制度,每年形成報告;與同濟、財大、海事等高校合作建立立法研究基地,開展專項課題研究;牽頭制定浦東立法宣傳培訓方案,推動新區“四辦”聯合發文、共同宣介,提升知曉度和影響力。接下來,新區人大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做強成效評估、探索轉化路徑,不斷提高立法質量。
人大月刊:浦東是三大先導產業集聚地,面對新事物,要支持也要監督,請問新區人大如何通過履職助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田春華: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以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是當前浦東重點聚焦的一條工作主線。新區人大把監督推動國際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鍥而不舍、久久為功。這兩年,我們通過區人代會專題審議、閉會期間專題溝通等形式,邀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圍繞這一主題獻計獻策。在持續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重點產業發展、人才政策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優化等方面,通過深入開展科技創新“核爆點”專題調研,開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車等產業專項監督,跟蹤推動人才政策優化落實,參與制定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和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等浦東新區法規,不斷強化對這方面工作的法治保障和監督促進。
人大月刊:去年新區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了兩個決定,能否介紹一下這兩個決定?
田春華:一個是《關于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和優勢 全力推動浦東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的決定》。去年新區人大專門開展調研,提出15條具體舉措,并以重大事項決定形式加以固化。我們提出要優化開門立法機制、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深化基層特色實踐,還提出打造一批特色工作項目,讓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加可觀、可感、可參與、見成效。今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我們正在以貫徹落實決定為抓手,持續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浦東實踐。
另一個是《關于深化新時代人大監督工作的決定》。該決定圍繞聚焦監督重點、完善監督方式、構建監督閉環、形成監督合力提出20條舉措。其中有一些亮點,比如去年在閉會期間召開了5場專題審議會,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在決定中進一步推動專題審議常態化,組織人大代表與政府部門“面對面”溝通,深度參與新區重大改革、重點工作、重要事務的討論審議。決定還提出“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的問題和改進措施部分不少于篇幅1/2,重點監督議題審議意見須列出問題、建議、整改“三張清單”等要求,進一步提升人大監督剛性和實效。
人大月刊: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惠南鎮的票決制探索起步很早,請您介紹一下目前這項工作在浦東的推進情況。
田春華:惠南鎮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探索實踐已有20多年,受到百姓歡迎。去年,經區委同意,新區人大在認真總結惠南等鎮實踐經驗基礎上,制定出臺《關于推行鎮級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指導意見(試行)》,在全區各鎮推行票決制。目前,24個鎮正有條不紊推進這項工作,整體上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形成制度規范,各鎮均細化制定了實施辦法。二是采用差額票決,差額比例不少于20%。三是推動打造“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項目實施代表監督、實施效果代表檢驗”監督閉環。四是充分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項目征集、票決、實施、監督、評價等各環節,均有代表和群眾通過多種渠道、各類平臺深度參與。接下來,我們將加強對各鎮的指導,著力讓票決制工作進一步規范程序、提升效能,與代表融入基層治理相融合,并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推動復制推廣。
人大月刊:面向未來,要把浦東這張“王牌”打得更好,新區人大常委會還有哪些工作打算?
田春華:新區人大將始終與黨委保持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優勢,在引領區建設中彰顯新作為。一要展現中央立法授權這個“獨特優勢”,緊盯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民生改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征集立法需求、推動項目落地、抓好成效評估,推動制定更多管用有效的浦東新區法規和管理措施,進一步釋放“立法試驗田”效應。二要提高監督效能,把新區中心工作、重點任務作為人大監督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綜合運用閉環監督、滾動監督、智慧監督等方式,提升監督精準性、有效性,以強有力的監督促進浦東各領域高質量發展。三要持續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依托完善的民主機制、多元的民主渠道、豐富的民主平臺,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發揮人大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優勢,更好收集社情民意、督辦代表議案建議、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進一步講好浦東民主故事。四要持之以恒加強自身建設,堅定“四個機關”目標定位,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過硬的人大干部隊伍,奮力譜寫新時代浦東人大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