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起,“取卵術”等12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被納入本市醫保支付范圍。這則讓更多本市育齡人口獲得醫保政策紅利的新聞一經推送,立即引起了市民的熱烈反響。
政策的落地給了不少育齡夫婦一顆定心丸。為促成這項政策出臺,市人大代表、致公黨黨員林夕愛連續兩年提交了將輔助生殖醫療項目納入醫保的建議。
作為上海靈溪實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林夕愛原本專業從事的是工業鋼結構的建設工作。在作為市人大代表履職的同時,她還擔任著致公黨上海市徐匯區委副主委、市工商聯青商會副會長、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諸多社會職務。多年的履職經歷令她對于城市治理、公益慈善、僑海發展、女性權益保護等問題都有著深刻的感悟和認知。
在一次走訪調研中,林夕愛發現本市出生率持續走低,探究原因得知,雖然有著迫切的生育愿望,但在職業女性社會化屬性AAi8v3xKSGh3a5uJubrCCXoQ18BQle358DF5eusA/jA=更高的上海,高齡的家庭結構、昂貴的經濟負擔、漫長的治療周期都是令育齡夫婦在生育路上踟躕不前的阻礙。為此,她走訪了多家輔助生殖中心,調研了諸多育齡夫婦的生育需求,也更堅定了自己的觀點:“我市適育、未育群體的平均生育年齡已達到30.73歲。作為一名女性,我想為那些放下自身職業追求,勇敢為家庭踐行生育計劃的女性發聲,打破‘不孕不育’門診名頭的社會歧視感,推行科學生育觀。”
2023年,林夕愛在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交《關于將輔助生殖醫療項目納入或部分納入醫保范圍的建議》,針對已使用了近20年的本市輔助生殖唯一的參考管理辦法《上海市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管理辦法》(滬衛婦基〔2004〕24號)的當前適應性表達了觀點,并要求將診療項目“部分”納入醫保范圍。考慮輔助生殖項目收費昂貴,本市醫保負擔較重,如提出全部納入醫保,建議被采納的可能性也會隨之降低,因此,林夕愛“保守”地提出了“部分”納入醫保的建議。建議即刻得到了上海市醫保局的重視并組織政策研討,最終回復會積極研究逐步將診療必須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可行性。
雖然得到了建議采納的答復,但林夕愛并沒有滿足,她再次走訪了一些本市三甲醫院的輔助生殖中心。“我發現,輔助生殖是一個診、藥、術占比都很大,各環節都很昂貴的項目,需要長期、反復、多次才能產生相對結果,那么就很難切割‘部分’納入醫保的‘部分’概念。”根據林夕愛新的走訪調查,采取該診療項目踐行生育的家庭數量與日俱增。于是,林夕愛在今年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復提該項建議,并拿掉了“部分”二字,希望可以讓該項診療項目全面納入醫保,實現醫保保民生、普惠惠于民的目標。此次建議得到了上海市醫療保障局、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三個部門的聯合響應,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決定實施《關于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工傷保險支付范圍的通知》,自2024年6月1日起執行。
科學的調研、堅定的表達、執著的追求令林夕愛的代表建議最終得到全部采納解決。采訪期間,馬不停蹄的她正輾轉多國參加工作會議。當被問及是如何在百忙之中平衡好代表履職和本職工作的,林夕愛表示:“當代青年生逢其時,在國家搭建的廣闊舞臺上施展才干、實現夢想的同時,也要有責任為社會注入溫度。履職就是打開思想的毛孔,是對這座城市最真切愛護的表達,是更加客觀深入觀察城市的意識,這也提高和影響了自身對工作嚴謹持重的態度,相輔相成,相互成就。”接下來,她表示將繼續從社會弱勢群體、沉默群體、城市治理和風貌的角度醞釀下一件建議和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