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會沉淀多少真情。人大代表就是要多走、多聽、多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映群眾的聲音,提出高質量的代表建議?!崩罘迨巧虾G宄喂邔I合作社理事,當選崇明區人大代表后,他努力將人大代表與農業能手身份融合起來,全身心投入綠華鎮柑橘、翠冠梨等林果產業發展中。
面對柑橘危機,他力挽狂瀾
崇明區綠華鎮是上海柑橘主產區之一,全鎮種植有13000畝柑橘。一年冬天,一場連續低溫讓綠華鎮的柑橘樹遭受“滅頂之災”,受凍害面積達到總種植面積的95%。農戶們面對大量枯死的橘樹欲哭無淚,一些年事已高的農民對清理橘園感到力不從心,紛紛向村集體提出將橘園流轉出去的請求。
此時,李峰站了出來,陸陸續續從農戶手里流轉了2000畝受損橘園,投入了大筆資金。在李峰的帶動下,其他大戶也一起接手了1500余畝橘園。為了將綠華柑橘產業繼續做下去,鎮人大開展柑橘產業發展集體調研,充分論證、研判柑橘產業發展形勢,向政府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最終推動形成了《綠華鎮促進柑橘產業實施方案》。從實施方案制定、通過到落實,李峰四處奔走;荒蕪的橘園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清理,又需要在當年三月補種……李峰克服所有困難,將一切打理得井然有序。小橘苗又在綠華的田間地頭種上了,原本零零散散的地塊得到了整合,綠華鎮現存柑橘種植面積達10000畝。
面對鄉村振興,他帶領農戶發展產業
如今,鄉村振興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面對鄉村振興“考卷”,李峰以自己的努力“破題”答卷。
深耕農業領域十余年,李峰先后獲得“崇明縣新長征突擊手” “瀛洲好鄉賢” “最美崇明勞動者提名獎”等榮譽,他的種植基地先后被評為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先進科技示范戶、上海農業科學院梨樹試驗示范基地、上海市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等。
身為老行家,李峰不僅把自己的果園做大做強,還帶領其他農戶搭上發展的快車。在李峰的努力下,他的翠冠梨果園已成為阿里巴巴翠冠梨數字農業基地,擁有值守果園的機器人、低空植保噴灑作業無人機、農田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智能氣象站、農事記錄儀等智能化設施設備,在為各級農業部門提供研究數據的同時,有效減輕了當地農戶的種植勞動強度。他還在外出考察的同時,探索“綠美人” “紅美人”等柑橘品種,“早生新水” “蘇翠一號”等蜜梨品種在綠華的引種試種,經歷多次失敗,成功引入適宜當地種植的、產品附加值高的水果品種,為廣大綠華鎮農戶帶來了更高收入。
2023年,李峰組建了崇明區人大代表專業小組——綠色農業小組,并擔任組長。他提出加強對林果綠色農藥補助等建議,希望區級部門提供更優質、更安全、更優惠的綠色林果類農藥,降低農戶使用成本,提高農戶使用綠色農藥的積極性,助力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他積極帶頭踐行綠色生產理念,在園藝作物生產環節采取無害化、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探索“綠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等綠色生產模式,大力推廣綠色生物防控,實現了地上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樹上懸掛黃板紙、誘殺球,田間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等立體生態種植格局,在農戶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今年年初,在鎮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李峰依然把目光放在農業發展上。針對柑橘產區技術力量薄弱等情況,他與幾位代表共同提交了《關于加強柑橘技術指導的建議》,并邀請市農技中心、農科院專家多次來鎮指導生產,定期組織現場會幫助農戶做好防凍、修剪、防蟲等工作,努力為綠華農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