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1945年出生,重慶市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重慶市合川區中醫院主任醫師。從醫57年,擅長診治中醫內科疑難雜癥,對痰飲、肺脹、胸痹、心悸有深入研究。著有《雅俗醫學》《夏斌醫論集》等作品。現擷取其治療胃痛所用六君戊己砂胡湯1則,以饗讀者。
組成:黨參12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法半夏9克,陳皮9克,黃連6克,吳茱萸3克,白芍15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6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化痰,養血祛瘀,清肝和胃。
主治:脾胃虛弱,肝郁化火,痰飲內停,氣滯血瘀的胃痛。證見:胃脘疼痛,灼熱燒心,脅肋脹滿,口苦咽干,渴而少飲,噯氣吐酸,納呆腸鳴,大便不爽,小便短黃。舌暗紅,苔黃,脈沉弦或沉緩。
方解:黨參健脾益氣,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陳皮理氣化痰,法半夏燥濕化痰,砂仁醒脾化濕,黃連清肝瀉火,吳茱萸疏肝解郁,白芍養血緩急,延胡索活血化瘀,炙甘草益氣補中。
胃痛病機多為脾胃虛弱,肝郁化火,痰飲內停,氣滯血瘀。治療應當健脾益氣,燥濕化痰,養血消瘀,清肝和胃。
六君戊己砂胡湯由香砂六君子湯、戊己丸化裁而成。香砂六君子湯出自《醫方集解》,由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香附、砂仁組成,原為脾胃氣虛、痰濕滯于中焦而設,有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之功效。該方對脾胃病有以補為主、補中寓疏的治療優勢。《傷寒緒論》提出:“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是知四君、六君為司命之本也。”戊己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黃連、吳茱萸、白芍組成,有疏肝理脾、清熱和胃之功,主治肝脾不和證,癥見胃痛吞酸、腹痛泄瀉等。臨床以六君戊己砂胡湯治療此類胃痛,收效滿意。
加減運用:肝胃不和明顯者,酌加柴胡、香附、枳殼疏肝和胃;脾胃氣虛明顯者,酌加黃芪、山藥、蓮子益氣養胃;胃陰不足者,酌加沙參、玉竹、石斛滋養胃陰;脾胃虛寒者,去左金丸,加黃芪、桂枝、干姜益氣溫中;氣滯血瘀較甚者,伍丹參飲行氣祛瘀;肝脾不和較甚者,視其寒、熱、虛、實情況,調整戊己丸比例以疏肝和脾。
(溫馨提示: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