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薄殼山核桃是一種集果用、油用、材用及園林綠化于一體的生態經濟型樹種,綜合利用效益高,產業潛力大。標準化是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通過總結我國薄殼山核桃標準制修訂現狀及其標準體系,分析當前薄殼山核桃標準化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進一步加強薄殼山核桃標準化工作的建議及措施,旨在為推動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薄殼山核桃;標準體系;標準化;現狀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3-007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1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Current Situation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Carya illinoensis Industrial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GAO Jun-lan,TANG Fei,WANG Jing-jing et 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 230031)
Abstract Carya illinoensis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ree species which integrates fruit,oil,wood and landscaping.It has hig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great industrial potential.Standard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ya illinoensis industry.In this paper,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ization system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s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ization work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arya illinoensis;Standards system;Standardization;Situation
基金項目 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202103a06020007);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團隊項目(2023YL004)。
作者簡介 高俊蘭(1985—),女,山西代縣人,副研究員,從事經濟林育種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員,從事林業生態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8-28;修回日期 2023-10-10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國山核桃、長山核桃,為胡桃科山核桃屬落葉喬木,原產北美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樹種之一,也是重要的集木本油料、優質用材和園林綠化一體的生態經濟型樹種[1-2]。其堅果殼薄仁厚,營養豐富,含油脂率高,油脂含量達70%以上,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是理想的健康食用油原料[3-4]。木材結構致密,材性優良,紋理細膩,是制作高檔家具、軍用器材和工藝品的優質材料。薄殼山核桃綜合利用價值高,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2]。
我國引種薄殼山核桃已有逾百年歷史,但受限于良種資源匱乏,配套栽培技術不完善,規模化擴繁技術落后等因素,薄殼山核桃產業規模化發展進程緩慢。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木本油料產業大力支持,促進了薄殼山核桃生產技術日趨完善,薄殼山核桃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薄殼山核桃主要在安徽、江蘇、云南、浙江、湖北、江西等地栽培種植,其中,安徽省栽培面積居全國之首,種植面積已超過40 000 hm2 [5-8]。
林產品標準化生產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在促進林業產業現代化、保障林產品質量安全及提高綜合效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9]。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體系是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和保障,其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使用關系到薄殼山核桃產業的發展水平。盡管我國引種薄殼山核桃歷史較早,但受限于產業發展緩慢,我國薄殼山核桃相關產業的標準制定工作起步較晚,薄殼山核桃相關第一項行業標準在2011年制定發布。近年來,隨著薄殼山核桃產業快速發展,其產業化相關地方標準在江蘇、云南、安徽、浙江和湖北等地相繼發布實施。筆者總結并分析了我國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現狀及進展,對完善現有標準,構建標準化實施與效果評價體系,促進標準化生產提供科學依據與發展思路。
1 我國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化發展現狀
1.1 標準類型構成
1.1.1 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根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記錄國內已累計發布的薄殼山核桃相關標準共計73項,全部為推薦性標準。其中,薄殼山核桃行業標準6項,均由林業(LY)行業制定頒布。薄殼山核桃國家標準尚未制定發布。現行的行業標準有4項(表1),其中2項為產品標準,2項為通用標準,涉及薄殼山核桃良種選育、種苗繁育、栽培技術、堅果質量等級及種質資源調查等生產基本技術規范領域。2021年由全國經濟林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薄殼山核桃林業行業標準LY/T 1941—2021《薄殼山核桃》,代替其中4項行業標準LY/T 1941—2011,LY/T 2314—2014,LY/T 2433—2015,LY/T 2033—2016,旨在推動薄殼山核桃產業鏈全程生產技術的標準化,促進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1.1.2 地方標準。
我國薄殼山核桃地方標準主要由主產區安徽、江蘇、浙江、云南等省區制定發布。由表2可知,截至2022年我國累計發布薄殼山核桃地方標準共25項,目前現行的地方標準有22項,廢止的地方標準有2項,修訂的地方標準1項,涉及方法標準18項,通用標準3項,管理標準1項。按照地域統計,現行的地方標準安徽省8項,江蘇省7項,浙江省2項,湖北省2項,云南省2項,河北省1項,主要涉及薄殼山核桃營造林,嫁接育苗、砧木培育、豐產栽培、授粉樹配置、種子催芽、堅果分級及油加工等生產技術領域。
1.1.3 團體標準。
目前,我國累計發布的薄殼山核桃團體標準有4項(表3),分別由中國林學會、中國林業產業會聯合會、江蘇省園藝協會和安徽省農產品加工技術協會各發布1項,涵蓋薄殼山核桃種質適應性評價、栽培技術以及初加工技術領域。
1.1.4 企業標準。我國累計發布的薄殼山核桃企業標準有38項,現行的企業標準29項(表4),企業自行廢止的有9項,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和山東等地的薄殼山核桃生產企業。
1.2 我國薄殼山核桃標準標齡分析
我國薄殼山核桃現行標準標齡較短(表5),暫無標齡10 a以上的現行標準,標齡5~10 a的標準有12項,其中,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9項,標齡低于5 a的標準47項,其中,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13項,團體標準4項,企業標準29項。
2 我國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化存在的問題
2.1 現有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體系有待完善
薄殼山核桃產業鏈包含種質種苗、營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分級、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包裝運輸等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現行的薄殼山核桃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中涉及營林育苗13項,栽培管理9項,病蟲害防治2項,采收分級2項,初加工1項,精深加工1項。總體來看,薄殼山核桃標準數量少且分布不均衡,缺乏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存在交叉重復現象,生產前標準居多,生產后標準稀少。涉及質量安全、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及包裝運輸等配套標準體系尚未建立,未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因此,現有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2.2 薄殼山核桃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亟待制定
質量安全標準是保障林產品質量和消費安全的基本前提,也是規范產業生產,提升林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技術基礎[10]。目前關于薄殼山核桃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尚未制定頒布。隨著薄殼山核桃產業快速發展,大面積薄殼山核桃栽種區域林分將進入穩產、豐產期,薄殼山核桃產量將會倍增,屆時大量薄殼山核桃產品將會流入消費市場,為滿足國內外薄殼山核桃生產和貿易的需求,提高生產標準化程度,提升薄殼山核桃產業綜合競爭力,制定相適應的薄殼山核桃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標準體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3 現有薄殼山核桃標準實施力度有待加強
薄殼山核桃標準只有貫徹實施,落地應用才能發揮其規范引導產業發展的作用,但在實際生產中薄殼山核桃標準的實施推廣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3點:一是我國林業標準化體系不夠完善,林業標準制修訂過程包括制定、宣傳、實施、反饋和復審等環節,多由主管部門、科研人員和專家學者主導完成,實際生產相關的企業及從業人員參與度較低,標準信息受眾范圍狹窄,標準可獲得性不高;二是林業標準化運行機制落后,在標準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制定,輕宣貫現象,宣貫方式方法陳舊,宣貫力度不夠,導致從業人員對標準重要性的認知不足;三是缺乏基層林業標準化人才,標準宣傳貫徹、實施、監督執行力薄弱,標準實施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10-11]。
3 我國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的建議
3.1 完善標準體系結構
根據薄殼山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加強薄殼山核桃標準化研究,加快各類標準的制修訂步伐,尤其是薄殼山核桃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各級加工等標準的制定步伐。鼓勵支持龍頭企業、科研院校、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與優化、完善現有標準,積極培育和發展團體、地方、行業和國家標準,規范薄殼山核桃種苗培育,栽培管理、加工利用、質量安全等全過程各環節標準化生產,構建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提高薄殼山核桃產品質量,增強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3.2 強化標準實施進程
一是提升林業標準化運行機制,完善林業標準數據庫,提高標準化服務水平,增加標準可獲得性。二是借助網絡、電視、廣播、報紙等各類新聞媒體,加強薄殼山核桃標準化宣傳工作,普及標準化知識。三是充分發揮標準化示范園區輻射帶動作用,廣泛宣傳和引導標準在生產、管理及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強基層林業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加強薄殼山核桃標準培訓、解讀、咨詢、技術服務和標準示范區建設,促進從業人員認識標準、掌握標準,高效貫徹實施標準,提高薄殼山核桃產業標準化水平。
3.3 構建標準實施監督評價長效機制
健全的標準實施監督評價長效機制是薄殼山核桃標準技術體系實施落地的有力保障。構建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高效運行標準化監督管理評價體系,加強對薄殼山核桃標準制修訂,貫徹執行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及時反饋標準及實施過程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及時修訂或廢止交叉重復、技術落后、不符合生產要求的標準,定期調整完善現有標準體系,提高薄殼山核桃標準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方仁,李永榮,郝明灼,等.我國薄殼山核桃生產現狀與產業化發展策略[J].林業科技開發,2012,26(4):1-4.
[2] 張計育,李永榮,陳智坤,等.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果業信息,2021,38(11):21-23.
[3] 黃梅,任華東,姚小華,等.薄殼山核桃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油脂,2023,48(6):99-104.
[4] 趙喆,王菲,胡甜,等.薄殼山核桃脂肪酸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23,48(2):173-178.
[5] 王鴻玲,王春雷,方建民,等.安徽省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和建議[J].安徽林業科技,2023,49(1):52-53,59.
[6] 杜洋文,鄧先珍,徐永杰.湖北省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9,48(5):42-44.
[7] 程靜,楊建華,習學良.云南省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與低效林改造技術[J].林業調查規劃,2017,42(6):85-86,103.
[8] 左繼林,占志勇,黃建建,等.江西省薄殼山核桃產業及苗木生產現狀分析[J].湖北林業科技,2020,49(2):54-57.
[9] 王雨,李忠魁.國內外林業標準化研究概覽[J].中國標準化,2018(13):72-76,82.
[10] 陳小華.我國林業標準制定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2018,40(11):102-106.
[11] 孟杰.我國林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5):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