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和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交叉感染成為世界各地醫療機構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在交叉感染的防控中,醫護人員提升手衛生意識至關重要。
交叉感染的傳播途徑
交叉感染是指在醫療機構或社區中,各種病原微生物交叉傳播導致的感染現象。微生物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傳播,其中最主要的途徑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在醫護人員傳染控制中,手是交叉感染傳播的主要途徑。手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在醫護人員工作過程中,手經常會接觸到患者及其體液、分泌物、污染物等,這些都可能成為污染醫護人員手的“原罪”。
醫護人員手衛生十分重要
醫護人員手衛生是防止和控制交叉感染最基本和重要的措施之一。醫護人員接觸大量患者并處理他們的分泌物和物品,因此,醫護人員的手是感染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正確和頻繁的手衛生操作可以防止醫護人員攜帶病原體并傳播感染。
手衛生的操作規范
1.手衛生的時機
除了常見的兩前三后:接觸患者前、清潔和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血液體液暴露風險后,當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之前未注意手衛生時,可能會將患者的病原體帶到其他患者那里或環境中,從而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增加。
以下是一個在臨床中常見的例子:在某醫院的ICU病房中,一位護士需要在處理患者的分泌物之后對鄰床的另一位患者進行護理。然而,在移動時,護士未注意手衛生,從而將患者的病原體帶到了鄰床的患者身上,導致了交叉感染的發生。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醫護人員需要在接觸患者前注意手衛生,包括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等。這可以通過使用消毒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動水清潔雙手來實現。
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醫護人員在處理患者涉及蛋白性、血液或其他體液的可見污染時,未注意手衛生的情況。例如,在更換患者的導尿管等操作時,醫護人員可能會意外接觸到患者的尿液或其他體液,如果不及時進行手部清潔,就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當手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體液的可見污染時,建議使用洗手液和流動水進行洗手。如果手上有明顯的污染物,應該先用流動水沖洗掉,然后再使用消毒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動水進行洗手。這些案例提醒我們,正確的手衛生可以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和交叉感染的發生。
2.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驟
洗手是手衛生的一種關鍵方法,需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進行。這個過程按照內、外、夾、弓、大、立、腕的順序,被稱為“七步洗手法”(如圖)。
【具體方法】
用手肘打開水龍頭,用流動水打濕雙手,用手背取適量洗手液,進行七步洗手法:
?內:手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夾: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手指在指縫間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弓: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中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大:一只手握住另外一只手大拇指旋轉揉搓。
?立:交替搓洗雙手的指尖,讓指尖立起,確保每個指尖都清潔到位,持續5秒。
?腕:仔細搓洗雙手的腕部,確保腕部被充分清潔。
通過遵循七步洗手法,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和病原微生物。無論是洗手還是使用免洗洗手液,確保操作過程中充分清潔雙手的每個表面,包括指縫、指尖、手背、手腕和前臂。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應該成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規行為,尤其在接觸患者、處理食物前后、接觸污染物后或觸摸污染環境后等情況下必須進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七步洗手法】
3.手衛生的注意事項
①頻繁洗手: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特別是在接觸食物、接觸患者、接觸污染物或在公共場所活動后,建議使用肥皂和流動水進行徹底洗手。
②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按照內、外、夾、弓、大、立、腕的順序進行洗手,確保每個手部表面都徹底清潔。
③使用適量的肥皂和免洗洗手液:使用適量的肥皂或免洗洗手液,確保能夠涵蓋整個手部表面,包括指縫、指尖、手背和手腕。
④充分搓揉雙手:在洗手過程中,要將雙手的每個表面充分搓揉,包括指縫和指關節。至少持續20秒,確保徹底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