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學通“四史”,尤其是黨史這部教科書,能夠幫助廣大青年學子夯實信仰之基,對于廣大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擔當、踐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南京是英雄之城,有大量的紅色革命基地以及紅色故事。我校所處的梅園新村街道擁有不少革命遺跡,特別是中共代表團在南京的工作經歷更是南京紅色教育的金字招牌,梅園精神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南京青少年。初三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生動有趣的梅園故事、喜聞樂見的主題班會,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基于此,我班召開“探尋兩張紙幣,感悟梅園精神”主題班會。
班會目標
讓學生了解黨的光輝歷程,感受黨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懷,并將愛黨愛國情感升華為堅定的理想與信念,認識到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歷史責任,形成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班會準備
1.學生:班干部負責分組,安排同學利用周末以假日小隊的形式參觀梅園新村紀念館;排演情景劇《特殊的明星》。
2.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制作課件;借助班級家長資源,拍攝微視頻《家長的初心之路》;打印簽名法幣以及馬達加斯加2萬元貨幣照片;制作夢想之樹模板以及心愿貼;準備視頻《袁隆平的兩個夢想》以及抒情音樂《百年》。
班會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1927年7月,中共一大從上海一直開到嘉興。在南湖的一艘紅船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百年征程,歷久彌新。今天我們就一起跟隨兩張紙幣,開啟一段初心之路。對比兩張貨幣:這是兩張特殊的紙幣,一張是民國時期的通用貨幣,面額500元,另一張是馬達加斯加國的貨幣,面額20 000阿里亞里,觀察這兩張紙幣有何特殊的地方?
學生讀圖觀察:同桌討論并找出貨幣中的特殊圖案,思考貨幣背后可能會有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用特殊的錢幣貫穿整節班會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圖提升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環節一 500法幣的“簽售會”
談法幣背景:介紹中共南京代表團到達南京談判的背景,學生通過時間線對中共在南京的談判有初步認識。
活動一 賞《特殊的明星》
1.學生表演情景劇《特殊的明星》,讓大家了解周恩來在500法幣上簽名的經過。故事梗概:梅園新村紀念館500元簽名法幣為國家一級文物,是當時國民黨空軍飛行員在新街口與周恩來巧遇時留下來的。
2.思考周恩來為什么會被國民黨軍官尊為“明星”。
活動二 訪梅園新村
1.同學們利用周末前往梅園新村紀念館尋訪,并邀請兩位同學介紹展館里的兩個小故事。
故事1:周恩來及中共代表團在宣化店蹚百米齊腰河與國民黨、美方代表被民眾背過河的真實事例。
故事2:蔣介石炸毀花園口,黃河下游大量泛濫區民眾無家可歸,而周恩來前去支援民眾,通過談判達成了“先復堤,后堵口”的協議。
2.討論:共產黨為什么會成為人民的選擇?
教師小結: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初心不一。共產黨處處為人民著想,才受到人民的擁護。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始終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他們懷有自私的態度,必將被人民所拋棄。在淮海戰役中,黃淮海地區大量的勞動人民勇敢站出來,幫助共產黨,以迅雷之勢將國民黨部隊打敗,由此淮海地區才能順利解放。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劇的演繹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故事發展的過程。同伴的講述促進學生理解為什么共產黨成為了人民的選擇。
環節二 20 000阿里亞里的“感謝狀”
活動一 尋找特殊學籍
周恩來離開兩年后,梅園新村又迎來了另一位偉人。觀察南師附中學籍卡,找出相關人物,教師介紹袁隆平。
活動二 探尋事業源頭
袁隆平幼時在武漢生活。有一次參觀園藝場,他看見桃紅柳綠,好不漂亮,這讓他產生了學農的興趣。通過展示袁隆平異常艱苦的求學之路,幫助學生了解袁隆平當時所處的特殊環境,思考他為什么選擇農業作為研究方向。
活動三 思考兩個夢想
1.觀看視頻《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夢以及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2.通過案例了解雜交水稻目前在世界的耕種格局,以及馬達加斯加人民為了紀念雜交水稻而將其頭像印在兩萬元貨幣上的故事。
3.思考這兩個夢的實現需要哪些特殊的精神?
教師小結: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袁爺爺經歷過苦難時期,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因為熱愛,更出于“不讓中國人挨餓,中國的飯碗要牢牢端好”的初心,他一輩子扎根農田,用不懈的追求、大膽的探索以及求真的精神,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造福全世界。
【設計意圖】將梅園新村作為故事的銜接,更具有親切感。一個紅色的革命地點迎接的是另一個偉人的成長歲月。學生通過了解袁隆平求學的經歷,更能夠理解袁隆平從事農業的原因,也更能感知袁隆平對于科學的態度以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環節三 N+1的“夢想之樹”
活動一 聽家長談奮斗
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們連線部分同學的家長,他們將通過視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職業選擇以及在實現自身價值時所做的努力。
學生通過了解父母對于夢想的追求,以及在實現自我價值過程中所做的努力,進一步思考自身的夢想以及在實現夢想過程中需要做哪些事、具備哪些精神。
活動二 塑夢想之樹
引導學生理解初心的重要意義,并認識到在追求自身價值的道路上,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小組開展合作,在小卡片上寫下這節課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夢想,以及未來想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實現自己的夢想,寫完后小組派代表上臺進行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邀請家長“現身說法”,加深學生對于初心的理解,延伸了學習的寬度和廣度。通過撰寫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將夢想具體化。
師總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希望同學們牢記囑托,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培育夢想的種子,在新時代的陽光下,逐夢的種子必將長成大樹。
雷 陳 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