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教育者應努力為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文章以學生小明為例,闡述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辦法:善用認可和鼓勵,促其“自省”;通過陪伴和引導,助力“自信”;保持信任和信念,涵養“自覺”,以期為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 自信;賞識;自覺
自信的培養,需要“他律”,更需要“自覺”,而且要意識到“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對此很有信心,直到我遇見了小明。
一、信心建立——原來“賞識”這么有效
在班級里,小明總是低著頭,不愛說話。他就像班級里一道平凡的風景,總是被人忽略,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班級作業中發現了他的寫作天賦。那是一篇簡短的作文,卻充滿了想象力和情感。我被他的文字所吸引,開始關注起他來。我意識到他內心隱藏著一股不為人知的潛力,等待著被
發現。
正巧一個月后有一場作文大賽,我希望借此機會幫助小明發現自己的寫作才能,可是小明一直不太樂意展現自己,我該怎么調動起他的積極性呢?
我找來小明,首先肯定了他寫作上的天賦,并征詢他的參賽意愿,可小明總是回避我的目光,他的回答也是含糊不清。我能感覺到他內心的不安和不自信,卻無法找到一個能夠讓他打開自己的方法,我感到有點
無奈。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一次課堂展示中。上課前,我再一次找到小明,單獨分析了他作文的優勢之處,并且鼓勵他在課堂上主動和同學們分享他的習作。小明有些猶豫,這也讓我有些忐忑,不確定他是否會在課上勇敢地站出來。課上,當第三位同學朗讀完習作后,我試探性地詢問:“還有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分享一下他的作文?我們班還有不少高手沒有展示出自己的實力哦!”只見我一直期待的那只小手終于舉了起來,伴隨著小明略帶緊張的聲音:“老師,我想試一下……”
我努力讓自己表現得不那么激動和喜悅,因為我確信小明的作文一定會讓同學們感到眼前一亮,大家肯定會為他喝彩,于是我說:“好,那就有請小明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他的作文!小明,你準備好了嗎?”
“嗯,我……我會盡力的?!毙∶髯呱现v臺。
同學們都不禁流露出一絲驚奇,還有許多期待。
小明拿著自己的作文,開始朗讀。雖然聲音略微顫抖,但他的表情堅定而自信。他的作文情節構思極為巧妙,邏輯清晰而連貫,對人物的言行描寫非常生動有力,最后主題的升華自然而不失力量,整篇文章都在體現著小明對文學的熱愛和深厚積淀。全班同學的注意力都被深深地吸引了。朗讀結束后,班里響起一片掌聲和贊嘆聲,有的同學直接大聲稱贊道:“原來平時不聲不響的小明居然還有這方面的才能,寫得太好了!”小明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還是一如既往的羞赧,但這次又多了些許對自己的肯定。
課后,更加令我驚喜的一幕出現了。有一位同學帶著自己的作文本找到小明交流:“小明,你幫我看看我寫的這篇作文吧。我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和你的那篇差不多,但是總覺得沒有你那篇寫得好,你給我點兒建
議吧!”
我看到小明有些意外,但很快他就開心地答應下來:“當然可以,我盡力幫你!”
小明接過同學遞過來的作文,耐心地閱讀起來,他細心地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他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感激地向他道謝。
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之后的幾次作文練習中,小明上臺展示的積極性明顯更高了,他越發自信和堅定。
果然,發現亮點再配合鼓勵和認可是讓孩子樹立自信的好辦法!這是我對這次“成功”做出的總結。
可是,沒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二、信心坍塌——原來“鼓勵”遠遠不夠
后來我才意識到,這只是讓小明樹立自信心的一個“階段性成功”。因為就在作文比賽臨近的時候,小明再次開始感到焦慮和不安。他擔心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擔心自己會在比賽中失敗。盡管我一直在鼓勵和支持他,但他的內心依然充滿了疑慮。
他帶著這樣的心情完成了比賽,直到比賽結果公布的那一刻,他的內心依然充滿了緊張和不安。他擔心自己的作品會不被認可,擔心自己的努力會白費。每天晚上,他都輾轉難眠,內心深處的不安揮之不去。
作文比賽的結果公布了,小明的作品并未獲得好成績。所有人,除了他和我,都感到很意外,因為大家早已認可了他的能力。他的心情一落千丈,他感到自己徹底失敗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化為了泡影。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注定平凡,覺得自己對于寫作的熱愛和天賦都是虛妄的。
“老師,我覺得我寫的作文根本就不夠好,我可能真的沒有天分?!背煽児己?,小明一個人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沮喪地找到我并且對我這樣說道。
三、信心鞏固——原來“自覺”最為關鍵
我該如何勸慰這個孩子呢?他曾一度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周圍人的認可,并且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可這份自信就像一棟玻璃房,看著漂亮,卻并不牢固。在小明帶著忐忑而艱難的心情走進考場時,我便開始反思,我當時太過草率地認為一個人的自信是可以通過他人賦予的,我以為獲得自信的道路只能是由他人的認可、鼓勵、贊揚來鋪就。
現在我突然明白,孩子的自信不在坦途大道,他的自信要成為一幢堅實的高樓,就必定需要經歷坎坷、跌倒、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重新爬起來這一系列的經歷,這些經歷是構建“自信大廈”的筋骨,痛苦才是成長的底色。
作為老師,我需要做的是用堅定而欣賞的目光、懇切而鼓勵的話語、耐心而有效的行動去幫助他反思這些寶貴的經歷,在廢墟之上重新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小明再來找我時,我知道我不應該像考前一樣感到無奈、無措、無望,而應把握住這次機會,幫助小明迎接真正的成長。
“小明,失敗并不代表你沒有能力,失敗更不是錯誤,相反,失敗是成功的底色。恭喜你,終于拿到了通往自信與成功的通行證?,F在你要做的可不是沮喪,而是抓住這次機會,趕緊拍拍塵土站起來。你已經擁有了大家對你的認可,接下來你就要真正地認可你自己。要想如此,不要多思,不要猶豫,不要考慮自己到底行或不行,只需要直接行動起來就行。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看好你,我也會繼續督促你哦!”
小明很顯然還不能理解我這番話的意思,但是沒關系,我只要堅定地支持他、陪伴他、督促他、鼓勵他,就一定會有效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明在我的堅定支持與鼓勵下,逐漸擺脫困惑與不安,重新點燃激情,勇敢追求寫作夢想。我為他制訂寫作計劃,定期指導反饋,鼓勵他勇敢面對困難,分享個人寫作經驗。同時,我推薦他參與寫作交流與比賽,拓寬視野。他每晚專注寫作,作品充滿了生活感悟與深刻思考。他積極尋找解決方法,用文字淋漓盡致地展現內心。終于,當作文比賽的機會再次來臨時,小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焦慮和不安,而是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在比賽的舞臺上,小明展現出了自己的最佳狀態。他用心投入到每一個字眼之中,盡情展現著自己的才華和激情。他的作品充滿了力量和感染力,深深觸動了每一個聽眾的心靈。最終,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榮獲了比賽的一等獎。
這次成功不僅給小明帶來了榮譽和喜悅,更重要的是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氣。他明白了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從中吸取教訓,并不斷努力前行。他學會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奮斗的意義,相信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所收獲。他明白自己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次比賽對他來說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挑戰,而是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無論比賽結果如何,他都將以最好的狀態去面對,因為他知道,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可以依靠自己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走向光明的未來。
自信非一日養成。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鼓勵認可他的努力、陪伴他學會汲取挫折的養分,才是讓學生確立自信的好辦法。
四、案例反思
遇見小明之前,我總認為幫助一個學生樹立信心的關鍵是發掘學生身上的亮點并鼓勵認可,可是小明的成長經歷讓我明白,自信的樹立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一)善用認可和鼓勵,促其“自省”
積極正向的反饋是促進個體發展的“萬金油”?!叭f金油”雖然只能觸及表面,卻能提醒個體去發掘自我的潛力,成為一面照見自我優點和潛能的鏡子。個體對自我的認知和評價通常先以他人的反饋為支架,這取決于人的群體性社交這一天然設置,因此在“他評”體系中成長起來的個體會自然而然地重視,甚至過分依賴他人的評價。他評便成了一把雙刃劍,正向的他人評價如鼓勵、表揚、表達認可等都可以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引導,循序漸進、有依據的積極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切實地了解自己的積極面,從而促進其內省自己的優點和特質,形成對個人的正向認知。小明首先付MST47n+I7hGBMT9VbtOc0g==出了真實的努力,然后老師根據其行為進行恰當的鼓勵性評價,從而使小明對自己的優點有了初步認知,建立起初步的
自信。
(二)通過陪伴和引導,助力“自信”
在學生的成長旅途中,樹立自信是他們必須跨越的重要一步。然而這一過程中,他們時常會遭遇令其崩潰、陷入自我懷疑的困境。面對這樣的挑戰,單純的語言安慰和說教,往往顯得蒼白無力,難以觸及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此時,行動的力量顯得尤為關鍵。我們需要通過切實的陪伴,讓學生感受到我們與他們并肩作戰的決心;通過持續的督促,激發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提供具體的方法指導也至關重要,這能幫助他們在迷霧中找到方向,逐步走出困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成長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淀和積累。我們要相信,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鼓勵,質變與飛躍的時刻終會到來。這樣的成長,才是真實而有效的,它不僅能讓學生變得更加堅強,也能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三)保持信任和信念,涵養“自覺”
曾經,小明的自信只是建立在老師的鼓勵和認可上,但這份自信并不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認可,而是他人觀點的倒影。因此一旦受挫,他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而經此一役,小明終于真正地認可了自己,真正地開始相信自己,這便有了他真正的自我覺察的自信,即“自覺的自信”。一旦學生受到不穩定情緒的影響而失去對自己的信任時,老師應該堅定地相信學生而不能被其消極情緒帶偏軌道。老師對學生的信任和幫助其成長的信念是通過言語的表達傳遞給學生的,因此只有當老師堅定不移地信任學生的能力、秉持幫扶到底的信念時,學生才會感受到溫暖有力的支持,才會繼續站起來直面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