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發布了《中國公共關系業2023年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的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呈現穩步恢復和增長態勢,但TOP公司年營業利潤卻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突顯了行業競爭的加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行業面臨的新挑戰。
首先,數字化轉型的快速推進,社交媒體和數字平臺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的運用已經成為公關人的必備技能。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行業成本,但新技術并非公關行業的專利,各行各業都在運用。掌握新技術只是公關人最基本的要求,公關從業人員要以創新的傳播方式進行數字化營銷,提升公關活動的效率和精準度。
其次,技術不能代替戰略,需要與時俱進,制定適合自己發展的戰略。
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穩定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新技術的快速演進,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至關重要。新技術是手段,不能代替戰略。在這方面,無論是TOP公司還是最具成長性公司,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再次,創新是公關行業的根本,重視新技術但不能忽視人的因素。
公關行業是創新行業,創新不能完全依賴技術,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隨著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多元化,細分市場日益明顯,公共關系需要更加精細化和個性化。公關行業需要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制定和實施差異化的公關策略,以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和期望,這時候,創新就成了關鍵。創新背景下,行業對于高質量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公關公司和企業需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提升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公共關系行業還面臨其他多方面的挑戰。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公共關系活動將被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從之前的CSR到現在的ESG,從公益活動、聲譽管理到可持續發展,公共關系的內容不斷擴大,不斷深入,企業如何發展,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贏得公眾的信任,考驗的是公關策略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機融合。
此外,中國企業出海的提速和國內新質生產力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公共關系行業開辟了新的邊界和空間。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加強國際合作,提升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如何處理跨文化交流中的公關問題,也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