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岳藝吾,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
摘要:研學旅行是公共圖書館創新社會教育服務的重要形式。本文探討了公共圖書館研學服務的功能與意義,梳理了湖南圖書館開展研學服務的資源優勢及研學服務品牌體系,旨在為公共圖書館研學服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旅融合;湖南圖書館;研學服務
隨著旅游業和教育研學的快速發展,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的重要場所,近年來不斷拓展社會教育服務的形式和邊界,為參與者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體驗活動。[1]
公共圖書館開展的研學旅行是 “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游活動”。[2]它不僅能夠讓參與者親身感受到圖書館的氛圍和資源,還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信息素養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一、公共圖書館研學服務概論
(一)公共圖書館研學活動特征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活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綜合性體驗。研學旅行可以讓參與者感受圖書館中豐富的文化活動,如展覽、講座、文化沙龍等,從而拓寬他們的視野。
互動和參與。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通常會組織豐富多樣的互動活動,如圖書館導覽、圖書閱讀指導等,參與者可以積極參與其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和學術研究能力。
融入課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可以與學校的課程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和技能。例如,學生可以進行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和文獻檢索實踐,從而提升信息素養和科學研究能力。
開展主題活動。公共圖書館可以針對不同的主題開展研學活動,如文學創作、歷史研究、科技創新等,讓參與者在體驗中學習和探索。
(二)公共圖書館研學活動意義
公共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擁有豐富的圖書館藏和多樣化的文獻資源。[3]研學活動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廣泛、更深入的知識領域,拓寬視野,提升文化素養。同時,研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離開課堂,親身參與圖書館的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和研究,學生可以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加深對圖書資源和閱讀推廣服務的理解和應用。[4]
公共圖書館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和文獻檢索服務,通過研學活動,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正確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提升信息檢索和利用的能力。[5]同時,圖書館研學旅行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主動探索和思考問題。
圖書館是閱讀的重要場所,通過研學旅行,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圖書館的氛圍和閱讀環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圖書館還可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如讀書分享會、文學講座等,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文學素養的提升。[6]
通過研學活動,參與者可以認識到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和作用,意識到自己是圖書館的重要用戶和受益者。這將有助于培養研學活動參與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和公共事務。
二、湖南圖書館研學服務現狀
(一)研學服務資源豐富
湖南圖書館作為湖南省一級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研學服務上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 (詳見圖1)。其中,湖南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如紅色文獻資源、家譜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等優勢尤為突出,同時,作為省館,長期以來在閱讀推廣、品牌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專家資源和受眾資源,這些資源為圖書館大力發展研學服務提供了良好的供需條件。
圖1 湖南圖書館研學服務資源
1.紅色文獻資源。湖南圖書館作為百年老館,成立、成長于紅色湘土大地,擁有豐富的湖南特色紅色文獻資源。近年來,通過 “湘圖藏典籍 紅色映初心”線上欄目、館藏紅色文獻展、紅色主題文獻展等,對館藏紅色典籍背后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底蘊進行深度挖掘,也是對湖南圖書館特色研學資源的整理和開發。
2.家譜資源。湖南圖書館是全省家譜收藏最多、保護最善、利用最便的國家文化事業機構。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是記載同宗共祖血緣關系集團的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的歷史圖籍,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湖南圖書館設有家譜收藏中心,由專人對家譜進行修繕、保管和研究,形成 《湖南家譜知見錄》等學術成果。
3.專家資源。湖南圖書館通過 “百姓課堂”“娃娃故事會”“湘圖講壇”等品牌活動積累了豐富的各領域專家資源,如 “百姓課堂”的明星老師、“故事爸媽”志愿者團隊等,這些社會優秀人才是研學服務的依靠力量。同時,圖書館通過廣泛的閱讀推廣活動與地市中小學之間建立了深厚的聯結,使研學活動的開展具有較好的受眾資源。
4.其他資源。湖南圖書館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建筑特色,作為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建筑本身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具備旅游價值。同時,古籍修復的專業人才隊伍、閱讀推廣研學導師隊伍等館內人才為研學服務提供了智庫支持。
(二)研學服務形式多樣
隨著研學服務對象的不斷拓展和研學需求的多樣化,研學服務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更新,研學服務細分趨勢日益明顯。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職能的角度來看,湖南圖書館目前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和研學旅行項目都可以納入研學服務范疇 (詳見表1)。
1.讀者 “引進來”
圖書館內舉辦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特別是少兒閱讀推廣實際上是某種意義上的體驗式研學服務。體驗式研學服務是指圖書館充分挖掘和利用館藏資源和社會力量,以圖書館作為研學地點,將閱讀、學習、沉浸式體驗有機結合,為廣大讀者提供體驗式研學服務。
湘閱童年 “開心故事繪”用講讀繪本故事、創意手工、親子游戲等活動方式分享中外經典圖書。通過 “開心故事繪”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化志愿者,他們組成了湘圖故事爸媽團隊,同時還有樊登小讀者繪本講師團隊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科普課堂”邀請專業達人、科普達人、社會教育機構等進行科普講座和戶外實踐,涉及人文、歷史、自然、科學等各領域,講座內容生動有趣、形式活潑生動,是較好的研學課程設計素材。
2.讀者 “走出去”
圖書館作為研學活動的發起者和推動者,聯合其他研學機構或旅行社等社會力量,通過科學合理的研學線路設計,融合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科普教育資源,組織研學人員利用吃、住、行、游、購、娛的體驗形式充分體驗閱讀的樂趣。
湖南圖書館目前擁有兩大研學旅行品牌活動,分別是 “讀步課堂”和 “吾道南來 湘江北去”研學夏令營。“讀步課堂”自2019年開辦,帶領研學讀者走進湖南貢院 (古代科舉考試舊址)、長郡中學、“湖南萬容”、長沙市紅十字會、“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道林寺圖書館遺址”、天心閣、橘子洲等長沙文化地標。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讀步課堂”推出了紅色研學之旅系列活動,精心設計了8條紅色路線,涵蓋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舊址、劉少奇故居、湖南黨史陳列館、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毛澤東楊開慧故居、橘子洲等地,時間貫穿全年 (詳見表2)。2023年 “吾道南來 湘江北去”研學夏令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湖南圖書館重點打造的年度主題研學活動。采用 “紅色教育+人文教育+生活體驗”的模式,主要包括 “吾道南來 湘江北去”紅色湘江夏令營、“吾道南來 湘江北去”人文湘江夏令營、“吾道南來 湘江北去”開放湘江夏令營等活動 (詳見表3)。
三、湖南圖書館研學服務完善策略
(一)創新營銷途徑,優化營銷策略
研學旅行服務作為湖南圖書館社會教育服務轉型的重要嘗試,目前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還有待提升。通過有效的營銷推廣吸引讀者廣泛參與,使營銷途徑的創新變得愈發重要。
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建立湖南圖書館研學品牌形象、開展互動營銷、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等,可以吸引潛在客戶,并與用戶建立有效的溝通和關系。通過湖南圖書館官方平臺,與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行業專家、社交媒體達人等合作,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推廣研學產品或服務,增加曝光度和信任度。
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通過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研學活動系列展覽、研學產品體驗中心等,提供真實的產品體驗和互動,增強讀者的情感連接和品牌認同感。
鼓勵研學活動參與者和家長分享研學產品的使用體驗、評價和推薦,通過用戶口碑傳播,增加品牌的信任度和推廣效果。
(二)建立并完善評價反饋機制
評價和反饋機制是評估研學活動有效性和質量的有效方式,是保障研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研學服務內容創新和設施升級的依據來源。
建立研學服務評價體系需要與參與者、教師、專家等利益相關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合作。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于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和適應性至關重要。
建立研學服務評價體系需要持續投入和專業的數據分析能力。通過不斷改進和優化評價體系,可以提高研學服務的質量和效果,滿足參與者的需求和期望,實現良性循環。
四、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是響應文旅融合的創新之舉,增強了公共圖書館的吸引力,體現了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職能,既能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促進優秀文化的交流傳承,又能深度開發圖書館優勢資源,將圖書館創新服務嵌入全域旅游產業中,推動文化旅游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行業標準LB/T 054-2016研學旅行服務規范[EB/OL].[2021-06-22].http://zwgk.mct.gov.cn/zfxxgkml/hy bz/202112/t20211231_930207.html.
[2] 金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游服務創新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5):123-128.
[3] 宋建瑋.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探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2(2):40-46.
[4] 李子峰.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10):18-24.
[5] 鄢瑩.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典型實踐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 2019(1):111-114.
[6] 鄭永.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案例研究[J].圖書館建設, 2021(2):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