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江西瑞金人,中國作協會員。曾參加詩刊社第19屆“青春詩會”,出版詩集《松山下》《鏡中記》《莽蒼集》。
大霧中
大霧中我看不見昨日的村莊和山岡
只有蒙蒙一片
如浮出的某段默片一樣
大霧中我一個轉身
撞見了一棵枯樹。樹下站著的那人
有和我相似的臉龐
在贛江大堤
沿江路上,低矮而破敗的廠房
何時已經消失,聳立起的
是幾幢整齊排列的高樓。傍晚
那一面面玻璃在夕暉中跳躍
像不遠處的贛江,隨著我的眺望
再度默默蕩起了波光
江堤之上,沒有其他散步的人
因此沒有可以講述的故事
江堤之上,只有我踩著波光
盲目地走著。我的腳步不快不慢
而一段枯枝,被風吹落
掉到我的身邊,不早也不晚
翻閱關于春天的舊作
那些墨字,都是于什么時候
什么情形之中一個個出現的?
它們在微微泛黃的紙上搖晃、移動
熟悉又陌生,像幽魂之于夢境
浮塵之于光影。某一個詞語
來自早春,帶著如期的濕氣和
青澀;某一個簡短的句式
偷偷地運載過一萬噸的雷聲
那些筆畫,在歡愉和疼痛中
漂移,組合,經歷過漫長時光
終于—陷入徹底的靜止
而此刻重讀,那寫下它們的
是我,還是我所不識的
另一個人?
暮色中
請保持沉默
保持對一座山,一條河,一片曠野
的沉默
五十載過去
該說的已經說出
剩余的,用以供養手心的這盞燭火
有陽光的下午
冬日的陽光倍加煦暖
冬日的下午三點
午睡醒來,喝水時
手臂和脖子有一些發酸
窗外,有鳥嘰嘰叫著
汽車,行人,在樓下的
北京東路上走著
眼底所見一如昨日
比昨日更多的
是觸手可及的一縷陽光
它穿過玻璃,和微塵
一同落在我的身上
新年的第一首詩
新年,新的一天
和昨日有什么不同
路邊,那個瘸腿的男子
搓搓手
又支起他的早點攤子
玉米,面餅
牛奶,菜葉蛋
蒸鍋上的熱氣,徐徐散開
消隱于稀疏
且靜默的人流之中
壁虎或夜晚之詩
時光的背陰處,一只壁虎的
緩慢移動
難以察覺。越過花架
或者停在窗幔的后邊
我久久盯著,嘗試以它的視覺
小心揣測,接下來的一幕
會發生什么。毫無疑問
期待的事,總是落空
如期到來的夜晚,將收藏
這一切。包括一只壁虎
包括它隱秘的游墻術,以及
偶爾使用的斷尾術
而我說的時光,始終以一種
孤獨的形態,停在
我看不見的陰影里
月光謠
在江以西,沉默的丘陵上
有黑壓壓走過的人群
在江以西,在沉默的丘陵上
一縷月光被誰施舍
照著我四年未見的父親
一棵樹
一棵樹會老,身體
會長滿節疤
腳上露出盤曲的虬根
一棵樹,還會死
或者孤獨地死在山野
或者隱姓埋名,變成
桌子、椅子、柜子的模樣
和我一起,不動聲色地
活過余生
給予
你所給予的,我已
悉數收藏—
路邊的草木,水底的卵石
風中的快樂
快樂背面的恒遠憂傷
你來不及給予的
請安放在
遠方的僻靜處
我抬起雙腳
暮色,緩緩掩過丘陵和山岡
為什么寫一首詩
這個問題的答案
等同于
為什么我總習慣在人群中
發一會呆
鳥飛走了
鳥飛走了,帶走了
地上的草籽,留下啾啾的
叫聲
我們不能確定,這是不是
昨天見到的那只
還是在前天見到的
它們在地面逡巡、撲騰的
樣子,何其相似
啾啾—冬日的陽光下
一只鳥飛走了,劃出
一道灰黑的弧線
我們不能確定,它是落到了
一棵樹,另一塊地
還是死在頭頂的天空
我們有太多懸疑,而所有的
懸疑,或許都不需要
所謂的解答
減法
如你所見
我在人世的經歷
越來越長
如我所愿
我在紙上寫下的簡介
越來越短
只剩下
一個名字。像一首詩
剩下一行標題
露水
露水伏在葉面
風一吹,輕微地顫動
露水掛在草尖
陽光一照,就晃著了眼
像針,有瞬間的疼
以及暈眩
一滴露水
偷偷來到人間
里邊,藏著我另一副身子
另一張臉
春風引
路邊,叫不出名字的枝葉
比昨日長高了半寸
—綠,那一種幽綠
多像曾經的酣夢
夢里死去的人,借春風
又無聲無息地活了過來
逍遙游
我在漆黑的陽臺上抽煙時
你不在。我坐在書桌旁
將書本打開又合上時,你不在
我躺在床上,朦朧中看著天花板
傾斜著要落下來的時刻
你還是不在。這么多年來
你去了哪里,拋下了我的肉身
舍棄多余的鹽和水分
這么多年來,你都在哪里?
而你在哪里活著,哪里就是
永不可觸摸的,茫茫一片的
天空或者大海
落日
吹過我臉上的風
往四個方向吹。我望見的落日
再次落在同一座山嶺
那里,有河流留下的聲響
有飛鳥的影跡
我站在世界的這頭
此刻,我一個人站在暮色
合攏前的縫隙之中
我望見的落日
落在一只螞蟻的酣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