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當中廣泛應用,現已成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助力,因此需要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诖?,文章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3-0084-04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素養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在課堂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提高理解能力,而寫作則是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情感的重要途徑。讀寫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探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學習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包括字、詞、句、篇等各個方面。同時,課堂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和表達能力。首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基礎的關鍵階段,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學習到漢字、詞語、語法、修辭等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正確理解、運用和表達語言。其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等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學習課文、閱讀材料等,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等,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再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教授知識,還注重情感培養。通過學習課文、閱讀材料等,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經歷、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提高情感表達的能力。與此同時,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歷史故事等,學生可以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最后,通過學習口語交際、寫作表達等,學生可以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綜上所述,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可以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培養思維能力、情感能力和文化素養,同時也可以提高社交技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讀寫結合是將閱讀和寫作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讀寫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寫作,學生可以深入思考課文的主題、思想、情感等,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其次,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學習到優秀的寫作技巧、語言表達方式等,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通過寫作,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再次,通過閱讀和寫作,學生可以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和知識儲備,提高語文素養。與此同時,通過閱讀和寫作,學生可以主動探索、思考、表達,從而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最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學生可以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素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精選閱讀材料,注重讀寫結合
在某些地區,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學生可能無法接觸到高質量的閱讀材料。此外,部分學?;蚪處熆赡軟]有意識到優質閱讀材料的重要性,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資源。缺乏優質閱讀材料會限制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深度,從而影響他們的寫作能力。學生無法從優秀的作品中學習到新的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也無法拓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選擇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如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一主題的其他文章等,讓學生閱讀并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如描寫手法、結構安排等,并讓學生嘗試模仿這些技巧和方法進行寫作。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選擇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讓學生感受作者在不同文章中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這些文章可以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了解朱自清的寫作風格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如描寫手法、結構安排、語言特點等,并讓學生思考這些技巧和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析文章中的主題、情感和思想表達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意義。在寫作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些技巧和方法,寫一篇關于自己家鄉或校園的散文。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環境和題材,通過模仿朱自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寫作水平。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點評各自的文章,互相學習和借鑒。通過互相點評,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創設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部分學生可能覺得寫作是一項繁重的任務,而且他們可能不確定如何開始寫作,也不清楚寫作的目的和意義。此外,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過于枯燥或困難,也可能導致學生失去興趣。缺乏寫作興趣會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影響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成績。如果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他們可能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構思、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思想。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音樂、視頻等方式,將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情境進行寫作,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教學中。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關于蝌蚪成長過程的動畫,可以讓學生直觀地觀察蝌蚪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如從卵到孵化出蝌蚪,再到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這種直觀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蝌蚪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它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動畫,從而更好地理解動畫中的內容。其次,教師讓學生根據動畫寫一篇小故事,描述蝌蚪的成長歷程和它們所遇到的各種有趣的事情。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如提供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描述細節、如何表達情感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和經歷,創作一篇生動有趣的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能夠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力。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點評各自的作品,互相學習和借鑒。通過互相點評,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和長處,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這種方式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力。
(三)指導觀察,積累素材
部分學生可能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或學習方法,因此他們無法有效地積累素材。此外,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如何做筆記或如何篩選信息,他們也可能面臨素材積累的困難。素材積累的困難會限制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現。如果沒有足夠的素材和信息,學生可能無法寫出豐富、有說服力的文章。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和身邊的事物,如一個人的外貌、一個物品的特征、一個場景的氛圍等,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描述。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受,積累素材。
例如,在教授《父親和鳥》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父親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對待工作和學生的。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和記錄父親的言行舉止和工作狀態,可以讓學生深入地了解教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從而更好地理解父親的職業精神和行為準則。這種觀察和記錄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其次,教師讓學生根據這些素材寫一篇關于自己老師的文章,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將觀察到的細節和自己的思考結合起來,形成一篇有思想、有感情的文章。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能夠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力。最后,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師的職業精神和付出,從而更加敬重和感恩教師。這種感恩和敬意之心,可以讓學生更加尊重教師、理解教師,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另外,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父親和鳥》這篇課文,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情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考能力。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的結構、語言風格和修辭手法等。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讀課文中難點詞語、句子和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可以通過寫作練習,將《父親和鳥》這篇課文中的內容進行轉述、續寫或改編。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寫作任務,如寫一篇讀后感、寫一篇續寫故事、寫一篇對比分析等,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教師組織一些創意活動,鼓勵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例如,學生可以設計一份以課文為基礎的小冊子,制作一份以課文為靈感的繪畫作品,演繹一段以課文為題材的小劇場等。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練習,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討論或演講等活動。通過口語表達,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文內容,并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傳授技巧,加強訓練
由于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和表達復雜的思想和情感。此外,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掌握足夠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構思文章結構、如何使用恰當的修辭手法等。生活經驗和寫作技巧的不足會限制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現。這樣學生可能無法深入探討主題,也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為此,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傳授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其中包括如何構思文章結構、如何描寫人物、如何運用修辭手法等。在傳授技巧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練習,以加強寫作訓練。
例如,在《坐井觀天》閱讀教學環節,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坐井觀天》的結構和思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意義。通過對文章的結構和思路進行分析,學生可以了解如何構思一個故事情節,如何設置懸念,如何安排高潮等。這種分析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從而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其次,教師讓學生根據所學到的技巧和方法寫一篇故事,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所學到的技巧和方法運用到實際中,從而更好地掌握這些技巧和方法。同時,這種寫作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熟悉和掌握故事文體的寫作特點和要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和想象力。此外,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創作繪本。學生可以通過繪畫和文字的結合,將課文中的情節和形象進行再現和表達。此類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記憶課文。引導學生以《坐井觀天》為基礎,改編成小劇場劇本或者其他形式的創作作品,如歌曲、舞蹈等。通過改編,學生可以深入理解課文的主題和情節,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能力。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創作活動,要求學生以《坐井觀天》為主題,共同創作一部短劇、一首詩歌或者一篇故事。通過集體創作,學生可以相互合作,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五)鼓勵創新,培養個性
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缺乏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或計劃,導致他們無法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缺乏自主意識會使學生無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時間,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成績。如果學生無法自主地制訂計劃并執行,他們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和個性化的評價方式來培養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詩歌、小說、童話等不同體裁的文章;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教授《坐井觀天》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入文章續寫教學法。首先,教師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坐井觀天》這個故事進行改編或續寫,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改編故事情節、增加角色、改變結局等,從而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故事。其次,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來評價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同學的文章。除了傳統的教師評價方式,還可以采用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的文章,從而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此外,學生可以在評價過程中互相學習和借鑒,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同學的創意和想法,從而激發自己的靈感和創意。最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故事情節、角色和結局等,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信和積極地去創作和表達,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個性和特長。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并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等教學策略的實施,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高華亭.關于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以人教版六年級下第五單元為例[J].華夏教師,2023(19):61-63.
[2]黃寧靜.西部偏遠小學第三學段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以玉門市學校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3.
[3]林清.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高年級情感作文教學淺思:以部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主題教學為例[J].教師,2020(24):41-42.
[4]蔡順英.片段式精讀細寫夯實語言文字運用根基: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為例[J].黑河教育,2021(8):44-45.
[5]蔡丹丹.小學中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分析及策略:以江陰市兩所小學中年級為例[D].揚州:揚州大學,2021.
[6]馬秀蘭.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實踐與思考: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為例[J].名師在線(中英文),2022(20):58-60.
作者簡介:張敏(1971~),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潮海城東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