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初中英語教育逐漸轉向了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初中英語作為初中主要的課程之一,在加強對學生教學內容掌握的同時,也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和學生進行交流,比如課堂提問,注重課堂提問技巧,進而幫助學生思維的拓展。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把握好提問技巧,進而才能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提問;提問技巧;初中英語;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3-0123-04
英語作為初中教學的一門基本學科,對初中英語進行高效的課堂教育,既可以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知識,又可以為其認識世界提供有效通道,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多采用單向式的灌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嚴重阻礙了英語的學習。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激發學生思考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投入課堂之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其英語能力的提高。
一、 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作用
在課堂上,恰當地提出問題可以促使師生進行雙向互動和交流,所以,課堂提問被稱為一項有效的教學手段。國外的研究者已經對教師的課堂提問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Cotton認為,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引導性的提示,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反應,進而引起學生對課本知識學習的興趣與渴望。
(一)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初中英語課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課堂提問來檢驗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防止教材內容脫離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以免影響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將課堂提問運用到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檢測學生的真實的學業狀況,有助于教師掌握好自己的教學步調,并將重點和難點知識加以強化,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課堂的教育目的。在過去的教育過程中,教師經常忽略使用諸如課堂提問之類的師生交互方法,而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很好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情感,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到他們的真實的學習狀況。運用課堂提問可以使師生進行良好的交互,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問題來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英語是一種語言,起著交流與溝通的功能,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英語進行提問,然后讓學生使用英語回答,以此來考查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指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鞏固,使其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各種技能。
(二)促進思考的作用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思想活動,通過設置有意義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想活力,促進其對英語的認識和理解,對自己的經歷進行總結,對自己的缺陷進行反省,生成一種有價值的智慧。同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有目標的提問,從而突破獨斷論的限制,發揮對學生的啟迪和指導作用。通過長時間的思考鍛煉,使學生的思考范圍與深度得到拓展,把英語學習看作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學識和技能的一種有效途徑,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究英語內容,從而使其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三)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英語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充當“導演”或“指引者”角色,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具體狀況,才能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改進,最終達到改善初中英語課的效果。比如,一般過去時是很重要的語法知識點,同時也是一個很難被理解的知識點,英語教師可根據內容來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來解答,只要學生的答案正確率達到了預期效果,那就意味著學生對此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學生的答案正確率不高,那就表示他們對該部分的理解還不夠,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作一些細致的解釋,讓學生能夠解決問題。
(四)有利于核心素養的培育
在核心素養的大環境下,初中英語的核心素質是以培養學生英語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設立問題,通過創造特殊的情景,來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翻譯的能力,對學生的英語的核心素質進行全面的開發,從而突破傳統的教育方式的束縛。在課堂上,英語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提問,根據學生回答,可以反映出其對自身所學的知識的理解程度,以此來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以及他們的整體水平進行精確的評估,這樣才能對課程方案進行適當修改,適時拓展課堂學習內容,這對建設英語的高效率課堂,以及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類型
(一)主動型問題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課堂提問是一種普遍的方法,其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情,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成績得到改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學生主動性問題;二是教師引導性問題。學生主動性問題是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自主提問方式進行的,是對教師所授知識的追問或補充。學生主動性問題的功能在于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其學習興趣和熱情,并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考和問題的求解。而要使學生主動發問,可以采用各種方法。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提問的機會,特別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有疑問的地方。然后要在適當的時候回答學生的問題,問題的出現說明學生對自己的一些知識或者是所學的內容存在著懷疑,這個時候,其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都比較強烈,教師要讓學生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給予其充足的自信心。提出和回答問題不是問題的終極成果,而是要注意學生的反饋。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必須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了解自己對所講的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解答的方法等,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二)導入型問題
導入型問題是在英語課堂開始之前教師進行新知識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的一個關鍵步驟。高效的課堂引入方式,可通過設置與該節英語課堂的內容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其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引入型問題涵蓋很多領域,有的可以依靠學生目前的知識儲備自行完成,有的要求學生通過質疑的方式去獲取新的知識,并通過這些新的知識為自己尋找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并對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對問題的提問難度要適中,要避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其課堂參與積極性。
(三)解惑型問題
初中學生在英語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許多難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置“解疑難題”。解惑型問題一般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主要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預習反饋、教材的主要內容以及新課程標準等方面來進行的,只要綜合統籌計劃,所設計的解答問題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進而達到提問教學的目的。解惑型問題的設計并非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反應,適時改變問題的內容和形式。與此同時,在做好解答性問題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加入問題的設計中來,指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地去思考新的知識,讓學生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的體現,最終達到更好的提問教學效果。
(四)小結型問題
小結型問題是教師在結束課堂教學之后,進行檢查學生對課堂知識接收情況的手段,此手段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時也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因此,需要教師在每次課堂接近尾聲時,提出小結型問題,讓學生獨自思考與分析,從而查找自身的漏洞,以實現查漏補缺的目的。因此,小結型問題的設置應與本節的教學內容聯系,并不要求有很多的問題,而是要把課堂中的要點“一網打盡”,同時還要避免“題海戰術”,在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問題的有效性。小結型問題的內容應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只局限在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對延伸的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進而促進小結型問題提出的價值得以充分展現。
三、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技巧的策略
(一)圍繞課題分層提問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堂提問手段,并不是讓學生為難,而是在教學中運用此方式促進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課堂中的學習難點和重點,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在課堂中所學到的英語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課堂提問方式,要注重從課程的內容開始,以英語學習為中心,圍繞課堂所學的主題,引導學生緊跟教師課堂學習節奏,并循序漸進地提高提問難度,使其深入地探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中,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和個異性,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問題提問時,要有主次和層次之分,將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逐步提出,進而促使學生有效回答,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核心素養。
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師可以提出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問題,也可以以學生情況為基礎,設計出學生可以探究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問題中不斷地深化自己的英語知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相對簡單的問題,通過這些相對簡易的問題引起學生關注和注意,然后在后續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漸增加問題的難度,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而得到深層次的鍛煉以及促進其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有針對性地提問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會表現出教師直接提問、學生沉默回答,造成了學生參與度較低。如果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然而大部分教師都持反對態度,因為其會擾亂課堂、干擾正常的教學過程。因此,要想提升問題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問的方式,明確問題的針對性,無論是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還是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只有將問題與課堂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保證提問的方式靈活、高效。初中英語內容的難度是逐步增加的,特別是對某些關鍵的內容,教師必須掌握好提問的速度,掌握好問題的深度與廣度,確保每個問題都有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以七年級下冊Module 2 “Spring Festival”這一課程為例,教師可以針對“Festival”這一單詞進行提出問題,并展開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在最快的速度中熟練地運用此單詞,然后根據新句型和新詞匯進行針對性問題提問,比如Spring Festival, ready, cook, clean等,用會話的形式把詞匯穿插進去,強化學生的記憶。當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不佳時,教師可采用英語與漢語結合的方法,對所學內容進行解釋,使其對所學內容更加深刻。教師必須理解英語教學中提問的內容各不相同,可能涉及某個單詞、某個句子、某個單元或某個學生,通過某種層次來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結構的理解,進而將英語脈絡有效結合,提升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趣味性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英語教師要積極倡導用各種合理有效的方法來調動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來進行問題的提問。這樣有趣的問題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初中英語Module 6 An invitation to the cinema這一課程時,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該課程的內容進行設計,在新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圍繞電影開展一些趣味性問題提問,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①Students, do you like watching movies? ②What movies have you all seen? ③Where did you see it?在提問時,可以根據中學生比較喜愛的某種影片主題,通過問答式的提問進行互動,把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融入新穎有趣的問題當中,讓學生對本課堂的主題更加感興趣。運用這種趣味性的問題提問方式,能夠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帶著興趣主動地參與后續學習。
(四)科學提出問題,做到精確發力
在提問教學中,要做到問題的科學性,必須在恰當的時機,拋出一個問題,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又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提問教學效果。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以理論研究的結果為基礎,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而且要結合教學的具體流程,將問題巧妙地提出,確保課堂的提問能夠準確地發揮作用。當前,提問的時機主要有三個:第一,新課程前導入。在這一階段提出問題,可以讓學生快速理解新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第二,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有效提問。由于初中生的英語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對英語科目中許多內容不了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在重點部分提出疑問,并通過適當的問題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分析重點和難點,從而消除學生的誤解,推動他們的思維拓展。第三,在課堂教學快要結束時提出。其目的在于使學生對這一節課程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從而實現對問題的查漏補缺。不管是在哪個時刻,教師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提問,有序地拋出問題,給予其思考和探索的機會,這個思維的過程要遠勝于直接給予結果。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1 what do you do?時,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導入問題,并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拋給學生。Tell me what is your favorite thing to do?以此問題進行課前引導,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中,激發和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英語學習者常用的英語表達方式,指導學生組織自己的英語表達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新課,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有大致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
四、 結論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就是提問互動。要想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效果,就必須運用多種課堂提問技術,用科學的提問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獨立地思考。因此,英語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計劃進行適當的修改,用問題來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其在課堂上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初中英語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世明.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與策略[J].學周刊,2023,1(1):106-108.
[2]徐宏輝.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與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3(26):106-108.
[3]陳曉靜.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與策略[J].學周刊,2023,21(21):127-129.
[4]段紅英.試論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23(4):35-37.
[5]彭美芳.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C]∥新時期教育教學與創新研究論壇論文集,2023:1-5.
[6]劉芳.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與策略探析[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6):72-74.
作者簡介:王麗萍(1981~),女,漢族,山東濰坊人,臨朐縣冶源街道楊善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