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隔懸圃,風波限瀛洲。”小時候,崇明在我的心中是有著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沙濕地的“海上仙洲”。畢業后,沒想到真的有幸來到這曾經期待的地方,成為一名人大工作者。
人大工作光榮而神圣,6年多的時間里,我不斷在學習中提升、在實踐中碰撞、在積累中沉淀。歲月繾綣,葳蕤生香,那些閃閃發亮的時刻,都變成珍貴耀眼的記憶。
“世界級生態島的標準是什么”——第一次參加執法檢查
2017年6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促進和保障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把崇明建設成為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世界級生態島。
在決定實施一周年之際,區人大常委會決定開展《決定》執法檢查,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執法檢查。如何從區級層面、人大角度、法治視野來綜合考慮問題,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區人大法制委制訂了充分的調研工作方案,先后走訪了30多個政府部門、相關單位,組織召開人大代表、群眾、企事業單位等不同對象座談會,梳理歸納各方意見建議215條,為執法檢查報告起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次執法檢查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方對“如何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問題的探討。我也從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的發言中,學習思考“怎樣把國際先進水平具體化為條線工作、相關項目建設的標準”問題,也進一步認識到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是一條全新的路,要敢為人先、接續奮斗,探索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新路。我們人大機關干部也要注重“致廣大而盡精微”,在“望星空”的過程中去“致廣大”,在“察實地”的過程中去“盡精微”。
統籌兼顧高能級生態和高質量發展——區人大常委會開展生態產業發展持續監督
隨著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的不斷加強,崇明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態品質持續鞏固提升,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申辦與成功舉辦,全方位呈現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最新成效。探索實現生態價值轉換的有效路徑,成為干部群眾思考的重要課題。
聚焦《決定》關于“生態自然優勢和生態發展優勢共同發展”的要求,區人大常委會以生態農業為重點,對長三角農業硅谷建設及民宿、設施農業、康養產業、農村集體經濟等的發展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支持政府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建成18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27家,鄉村民宿總量達1100余家,以高水平環境保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鄉村要全面振興,法治是重要保障。2021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召開關于本市鄉村振興立法相關重點問題研究啟動會,區人大常委會根據部署,圍繞“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中的鄉村振興重點問題”開展聯動立法調研,匯總分析梳理291條意見建議轉立法部門參考。《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還設立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專章,其中很多法規條款包含了崇明廣大代表、群眾的共同智慧。在學習實踐中,我明白了人大工作與代表聯系最直接、與部門交往最密切、與群眾利益最相關,在平時的人大工作中要做到“勤于學、善于思、敏于行”,這樣才能立得住、擔得起、鉆得深!
更高層次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各級代表為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鼓與呼”
《決定》實施以來,市、區兩級以實施生態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為抓手,有力有序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各項重點工作,“2020年形成世界級生態島基本框架”目標基本達到,為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生態島建設代表在行動”實踐活動,推動人大代表“家站點”、基層立法聯系點、社會建設社區觀察點等代表履職平臺融合發展,組織15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定期“進家入站到點”開展選民接待、政策宣傳和代表議事。組織代表圍繞生態資源碳匯核算利用等開展系列專題調研并提出高質量建議,當好生態島建設的“智囊團”,匯聚“綠色合力”共繪生態最美畫卷。
同時,回應代表“加強《決定》跟蹤監督,推動生態島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呼聲,2021年,區人大常委會向市人大提出開展《決定》執法檢查的意見建議,相關建議得到采納并納入市、區聯動執法檢查工作計劃。區人大常委會重點圍繞加大統籌規劃、完善制度保障、鼓勵先行先試等方面開展調研,形成聯動調研報告提交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建議被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吸收并予以推進。2023年11月《促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發展專項支持政策》經市政府審議通過發布,圍繞加強資金保障、發展生態產業、統籌資源要素等方面推出十條支持政策,是崇明在更大格局、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關鍵時期出臺的一份重要階段性文件,將積極助力崇明生態島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名片、長江綠色發展標桿、人民幸福生活典范的崇明世界級生態島,是一個不斷探索、砥礪前行的過程。而歷史的發展,總會在一些關鍵節點煥發出獨特的光芒,催生了發展的“時”與“勢”。對于我們崇明人大青年干部來說,我們能夠參與其中,與有榮焉。我們要繼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做到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心共情”、與發展“同向共生”,讓“青春之我”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夢想“合影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