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本教研是教師與自我、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對話。如何有效開展園本教研?如何借力園本教研引領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努力讓每一位教師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問題先行,引領教師有效反思
我園以教師常規工作為切入點,做到問題先行、教研緊跟,讓教師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與同伴一起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首先,在每學期之初,幼兒園會發放調查問卷,讓每位教師提出自己在教研過程中曾經遇到的問題,與大家交流討論;其次,幼兒園組織教研組長將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并整理成為本學期園本教研的專題,為后續高質量的“研”做好基礎準備。近兩年,我園曾經開展了諸多系列研討專題,比如“班級自然角的創設與指導”“游戲中教師的觀察與有效指導”“班級活動區環境的創設及材料的有效投放”“如何參與幼兒游戲?”“如何創設有效的師幼互動材料?”“自主游戲如何開展?”“教師怎樣進行有效的反思?”等。
專題研討跟進,組織教師有效研究
首先,我園合理安排時間,保證每周一次教研活動正常開展。其次,為了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我們圍繞待研究的專題,借助“說問題—聽經驗—學好文—談經驗—尋方法—做嘗試”的互動學習模式,做到在計劃上把關、在活動中指導、在反思中評估。最后,為了激發教師教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幼兒園每月進行一次教研組的開放專題研討活動。教研活動既是教師們表達教育理念、展示教育實踐的平臺,也是我園尋找和探索更好的教研形式的有效途徑。
在中班組的一次開放教研活動中,相關教師圍繞“班級活動區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有效投放”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其他組的教師在觀摩之后一致認為:中班組的教研活動準備充分,能就教師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展開討論,活動環節緊湊,但是在討論環節,理論性的東西太多,實操性還不夠強。這對接下來大班組的教研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班組圍繞“角色游戲中教師的觀察與有效指導”這一主題開展公開教研時,有教師講述了自己對各班創設的各個區角游戲的觀察和思考。創設了相同區角游戲的班級教師很自然地開始交流他們的做法及困惑。比如:“中藥鋪區”每天人都很滿,怎么辦?有教師認為可以不斷補充新材料,以激發幼兒認識和加工新的游戲內容的積極性,使其了解中藥鋪里的新知識。又如,有大班教師提出:在“開鎖區”中,幼兒總是來回開鎖,如何給予幼兒新的刺激?有教師分享了自己的妙招:借助回顧環節,討論分析幼兒游戲中的行為,再組織幼兒討論游戲行為。
在這種開放的教研活動中,沒有講臺、沒有授課教師,每一位教師都是活動的主人。他們在問題式、辯論式、案例式的園本研訓活動中,互相交流經驗、啟迪智慧,極大地提升了課題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