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管理的本質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和釋放他人的善意。當團隊成員的善意被激發出來時,團隊自然開始綻放光芒。幼兒園的后勤部門,在提供服務保障的同時,應該思考在前、善于研究、精于管理、樂于創新。
在常態工作中推動團隊內涵式發展
細數幼兒園的后勤工作,無外乎師幼安全、食堂管理、衛生保健、保育管理、垃圾分類、基建修繕、園所綠化等,具有時效性、季節性、廣泛性、重復性等特點。那如何在常態工作中推動團隊內涵式發展呢?以安全工作之反恐防暴演習為例。在最近一次的演習開始前,小組成員在桌面推演中仔細分析了演習方案,認為影響演習成效最關鍵的一環在保安人員。于是,在演習前我們加強了對保安人員的培訓,包括:了解自身所擔負的呵護生命的責任;結合自身的生活工作經驗,能夠對恐怖事件發生的表征、原因、危害等有明確的認知;等等。在演習的過程中,著重關注保安人員熟練使用各種器械并能靈活借助周邊物品實施防御的能力。演習結束之后,我們以游戲的方式,對保安人員的靈活反應能力進行了強化訓練。演習的整個流程井然有序、重點突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隊伍建設中承載幼兒園的文化追求
在后勤隊伍建設方面,我園以“幸福”為主題的隊伍建設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園所創建的幸福微講堂、幸福實驗室、幸福聊天室、幸福健身房、幸福閱時光、幸福照相館、幸福加油站等,關注教師的個人成長、工作體驗,與教師們一路相伴。
在某一學期的師德演講活動中,一位負責安全事務的教師演講的題目是《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情懷》。她說:“前陣子流行《孤勇者》這首歌,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我們后勤人何嘗不是孤勇者?我們站在陽光之外,從不敲鑼打鼓地炫耀自己的功績,園內的平穩運轉和師幼們的心安,就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正是平平凡凡的我們,在瑣碎的日常里共同創造了一致的“幸福”追求:有健康、有生活、有美、有愛、有創造、有蓬勃的情感與深刻的理性。
在美好場景里重構“幸福”涵義
幸福的感受,總是誕生于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我園會借助心理培訓教師分享的彩虹卡,在每次小聚的時候,為教師帶來一份正能量;在教師的生日到來之際,悄然送上一份心意滿滿的生日餐,表達園所的問候;當食堂師傅熱情滿滿創新了菜品,保健醫和后勤主任必和詩一首作為點評……
實現后勤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建設具有發展觀和現代觀的后勤教師隊伍,讓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中獲得幸福感,需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透,堅持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在接下來的實踐中,我園會不斷總結提煉后勤管理的工作原則和管理方略,切實提升后勤工作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