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管理+服務”,才能建設一個有溫度的幸福家園。管理之“管”,既要疏通、肯定,也要限制、約束;管理之“理”,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合理適度。服務,既要讓人“信服”,也要“務實”。
重“策略”用“人文”,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只有將教職員工作為幼兒園的主體,才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園賦予教師較多的參與權和決策權。園所讀書、慶祝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都由教師們自主申報和商議。幼兒園還結合“本真·幸福”的理念,通過幸福守護系列、幸福分享系列等活動,讓教師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和被理解。此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園所支持教師主動學習、自我賦能,提高了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重“責任”用“真情”,在管理中巧用方法
業務管理者在分配任務時,只有了解每一位教師的能力和需求,才能保證任務完成的質量,同時讓教師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發揮最大的價值。比如,有些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有專長,有些教師有較強的審美能力,或可以請他們擔任教師興趣小組組長,或者參與園所的環境創設、視頻制作等工作,讓他們在工作中體驗到歸屬感、幸福感和價值感。
此外,我園還關注每一位教師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上學期有一個小班幼兒人數頗多,教師心理負擔較重。幼兒園了解到該情況后,即刻協調后勤人員到班級幫忙,并將一些幼兒轉到了其他班級,讓教師感受到園所對于班級工作和教師的關心與關注,由此減輕了工作壓力,也使其獲得了歸屬感。
重“能力”用“行動”,在管理中有溫度
上學期,我們利用全園會、線上分享會、后勤中心小組會議等總結、復盤和反思每一次活動,力求讓下一次活動更高效。
幼兒園開展“青藍計劃”,構建學習共同體,讓資深教師帶領年輕教師,鼓勵年輕教師快速學習、積攢教學經驗,并通過“家園微論壇”“手拉手支援活動”“案例分享”“經驗分享”活動,將學習內容進行輸出,讓教師在“實踐—反思—梳理—再實踐—再反思—再梳理”的螺旋式學習過程中,全方面鍛煉教育素養和專業能力。
復盤不僅是對教學和活動的回顧,也是反思和提升的過程。只有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和重建,才能逐步提升幼兒園的教研與管理水平。我園會一直秉承“服務+管理”的理念,建設有溫度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