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實踐表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戰斗力。幼兒園應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建與各項工作深度融合,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為幼兒園的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黨建+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幼兒園應牢固樹立“黨建+”理念,深化師德師風建設。首先,幼兒園可借助“學習強國”APP等應用軟件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黨的教育方針、觀看紅色教育影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堅定教師的政治方向。其次,幼兒園應落實師德考核機制,與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舉行師德宣誓儀式,開展師德專題培訓,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比如舉行師德演講比賽等,規范教師的從教行為,弘揚新風正氣。最后,幼兒園要引導教師將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比如,在“三八”國際婦女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弘揚崇高師德風范等系列活動,樹立德育典范,提升教師德育水平和修養。
黨建+德育,培養幼兒愛國情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愛國主義精神的培育有明確要求:小班幼兒認識國旗;中班幼兒奏國歌、升國旗時,能自動站好;大班幼兒知道一些國家的重大成就,熱愛祖國,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幼兒園應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在常規活動、節日主題教育活動、藝術表演比賽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幼兒園可通過每周升旗儀式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傳承革命精神”親子運動會、“童心向黨”歌詠比賽、迎國慶器械操比賽等活動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手工繪畫攝影比賽中,融入愛國主義元素,鼓勵幼兒手繪國旗,拍攝祖國的風景名勝等。幼兒園還應充分利用周邊社區資源,帶領幼兒走進周邊文化館、博物館、革命紀念館等,讓幼兒了解本土文化、中國歷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
黨建+教育幫扶,攜手前行助成長
幼兒園應在“黨建+”理念的引領下,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進性,宣傳教育幫扶政策,完善教育幫扶工作機制,成立志愿服務隊,走進貧困幼兒家庭,著重培養貧困幼兒的生活習慣、文明禮儀、自理能力、人際交往、合作意識等方面的素養,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黨建工作的意義在于傳遞信念、凝聚人心和團結力量。它是靈魂,是指引,是向導,是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源泉。
(作者單位:陜西省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