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字化已成為當代經濟的代名詞,企業數字化轉型更是必然趨勢。而財務共享作為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起點,如何對現有的財務共享中心進行優化升級以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管理重要的研究課題。
本文詳細闡述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的價值,分析了當前財務共享中心優化面臨的困境,并探究了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優化路徑,以進一步提升財務共享中心的運行效率,從而推動企業標準化、效益化運營的實現。
一、數字化轉型、財務共享的含義
(一)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指企業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化、混合云等數字技術,對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及商業模式進行重塑,以全面提升運營效率、靈活性和創新能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提升人效。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以及商業智能(BI)可視化等技術,企業員工能夠實現協同辦公,實時共享工作動態。這有助于實時進行業績管理和人員調配,從而提高內部流轉和管理效率。
其次,防范風險。通過采用卡方檢驗算法、對應分析算法等數據分析和監測手段,企業能夠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
最后,增強決策能力。數字化轉型能提升企業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使決策者基于精準的數據進行科學決策,從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
(二)財務共享服務
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創新性的財務管理模式,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分散在企業各直屬公司或部門的財務業務整合至一個統一平臺,實現了流程、數據及業務的全面融合。在這種模式下,企業能夠迅速獲取精準、實時的財務信息,從而提升內部財務運作效率,有效控制財務支出,并不斷強化財務盈利能力。財務共享服務有助于企業充分發揮財務資源的協同效應,優化財務決策流程,實現財務價值最大化。
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的價值
(一)全面提升財務數據的處理量級
將“大智物移云”等數字化技術有效地應用于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幫助企業全面提升財務數據的處理量級。具體而言,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現有的財務共享中心能夠接收和處理的數據已經大大超出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數據范圍,轉而向市場、銷售等業務部門所產生的數據逐漸擴張。同時,復雜多變的外部市場信息也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通過分析、處理后使用,進而為企業制定長期發展戰略提供準確的財務數據支持。此外,傳統的財務分析工具與方法也在數字化技術幫助下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通過利用Python編程、BI可視化工具等,企業財務人員可以做出更加直觀、科學的財務分析報告,這有利于提升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的科學性。
(二)推動標準化、效益化運營的實現
加強對“大智物移云”等數字化技術的進一步開發與利用,可以提升財務數據分析處理質量,進而推動企業標準化、效益化運營的實現。首先,在核算規則方面,通過對信息系統進行科學配置,統一通用資金、總賬、費用等核算規則,同時允許存在因業務不同引起的收入、支出等合理范圍內的核算差異。
其次,在信息系統方面,整合財務核算、預算管理、合同管理、資產管理、費用報銷等業務信息系統,同時允許存在因業務不同產生的系統差異。通過核算規則和信息系統的統一與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保證企業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準確性,從而促使財務人員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投身于管理類活動,進而助力企業標準化、效益化運營的實現。
(三)促進企業財務合規與風控能力的提升
現有的財務共享中心通常由大型的、分支結構多的集團企業建立,為了保證企業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該類企業都會制定相對復雜且嚴格的合規流程與風險管理制度。受這些流程與制度的限制,財務人員日常的審核工作也變得相對困難。比如,在眾多的數據匯集下,同時受企業日常多個項目的統一控制和多個規定的交叉控制的牽制,財務人員僅靠人工難以做到準確無疏漏的稽核控制。在此情況下,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通過設計與建立風險控制模型、UI界面控制、數據交叉驗證等手段,企業能夠有效統一整合各項風險控制機制,從而促進企業財務合規與風控能力的提升。
三、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優化面臨的困境
(一)財務共享中心服務定位不清晰
當前,雖然大部分集團企業已構建了財務共享中心,但是,調查研究發現,許多企業仍存在對財務共享中心認識不到位、服務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具體而言,不少企業認為財務共享中心就是將各分、子公司的財務核算工作集中到一個地方進行處理,其目標是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效率,卻忽略了財務共享中心的核心價值是為管理層決策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與業務信息。因此,導致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有些盲目,無法構建完整的財務共享中心,存在企業內部財務審核機制不健全、財務共享中心服務信息項目不完善等缺陷,而這些缺陷都阻礙著財務共享中心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數據孤島”現象嚴重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集團企業內部都建立了財務管理、業務信息、金融服務、數據分析等業務信息系統,但這些業務信息系統各自處于獨立狀態,財務管理系統產生的財務數據與其他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時常出現隔閡現象,進而形成“數據孤島”問題。具體來說,當企業內部發生一項業務時,數據會在不同的業務信息系統根據既定的流程、專業和應用自行進行分類,并存儲在對應業務系統中的多個數據庫中,而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缺少關聯與共享,從而導致整個集團內部業務流程的數據不能相互聯通。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技術限制和遺留系統問題。構建財務共享中心時受開發成本和時間成本的限制,很多信息系統都是“一邊建設一邊補充”,新舊系統之間可能使用不同的技術平臺和數據庫,進而導致各系統之間無法直接進行數據集成和交互。
二是數據所有權和控制問題。集團內部不同業務部門和團隊往往會將其內部產生的數據視為自己的資產,因此導致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容易產生爭議。
(三)優化升級難度大
由于我國財務共享服務起步晚、發展慢,早期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主要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因此,在對財務共享中心進行優化升級時,大部分企業仍然將關注點放在了這兩項技術上。而就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下共享中心的需求。財務共享中心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產生大量數據,且數據間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而原有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進行高速傳播,難以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這加大了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升級難度。同時,部分管理層和從業人員對新興技術缺乏了解,依舊認為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升級改造,這進一步加劇了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化難度。
(四)復合型高端人才匱乏
復合型的人才資源是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升級的關鍵因素。企業要想實現財務共享數字化轉型,就需要能夠靈活開發與運用數字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術專業人員,同時財務共享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又需要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管理性綜合人才。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大多數企業的人才架構單一,各部門員工大多僅熟悉其業務專業領域知識,比如財務人員較為熟悉財務專業知識,而技術人員則熟悉數字信息專業知識,這就造成了企業缺乏精通財務專業知識與信息綜合技術操作能力的復合型高端人才,進而阻礙了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向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步伐。
四、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優化路徑
(一)明確定位,緊抓優化要素
為實現財務共享服務優化升級,企業應明確定位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目標,緊抓優化要素完成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升級。首先,在服務定位層面上,財務共享中心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提供財務信息服務,服務要匹配用戶需求,所以,當前財務共享中心的升級要素就是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與價值性。
其次,圍繞要素進行升級時,企業要考慮到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升級的重要目標是確保共享中心平臺日常運行的計算與模型生產力相匹配,而這取決于共享中心平臺與用戶之間的關聯程度。因此,企業在對財務共享中心進行優化升級時,可以通過構建多方共用平臺,使分布在不同區域的用戶主體連接在一起,從而為用戶提供多元化服務,進而促進財務共享服務價值最大化的實現。
(二)統一數據標準,消除“數據孤島”
鑒于“數據孤島”已影響到財務共享中心的數字化升級,因此企業管理層應當從頂層設計角度出發來整合現有信息系統,統一數據標準,消除“數據孤島”。具體主要是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定期更新和升級信息系統。企業應當定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評估和更新舊的信息系統,采用數據倉庫、數據集成工具和API接口等兼容的技術平臺與數據庫,以實現不同數據源間的集成和共享。
二是制定統一的數據管理策略。企業應當制定統一的數據管理策略和標準,同時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對企業數據進行監督管理,從而明確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責任與權限,以便于不同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和協作。
(三)引進先進技術,助力服務全面升級
為了全面提高財務共享中心的數據處理能力,企業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先進技術彌補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據處理能力不足的缺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財務共享中心收集和整理企業日常運行數據,形成大數據體,并采用智能化技術對大數據體進行預處理,從而有效劃分每一項數據的信息類型。
二是使用智能化技術對共享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工,借助BI數據匯集與可視化技術將數據之間的關聯以圖形化的形式呈現到用戶面前,從而達到財務共享中心服務升級的目的。
(四)重視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素養
財務共享中心的數字化升級不可缺少的是人才資源的支持。首先,從企業自身層面,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數字化、信息化素養和技術人員的財務素養的提升。通過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同時將員工數字化素養與財務素養考核評價的結果和薪酬待遇掛鉤,以有效激勵相關人員自覺主動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此外,企業還可以定期邀請一些有相關經驗的專家,深入企業開展宣講與指導,為企業員工分享更多的真實升級案例,加強互動交流,以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
其次,從學校層面,在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既要培養學生的財務、稅務、管理能力,更要重視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為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保障。
結語: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現有的財務共享模式已無法適應企業日益復雜化、高效化的管理需求。因此,企業需要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的價值,積極探索財務共享優化升級路徑,使其提高核心競爭力,滿足新時期企業發展需求。
作者簡介:羅麗萍,1992年出生,女,廣西平南人,會計學碩士,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共享。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廳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項目“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廣西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23KY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