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拉力賽沒有固定的路線,車手需要根據路書自行尋找前行方向,快速穿越沙漠、戈壁、河床等復雜地形,邊找路邊競速。他們的對手不只是其它賽車,更多是自然環境中各種未知挑戰。
這種在大自然中挑戰賽車運動極限的體育精神,每年吸引著數百名車手趨之若鶩。20年前,三位被達喀爾拉力賽感染的賽車發燒友發現,他們熟悉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北非撒哈拉沙漠如出一轍,甚至有更為復雜的地形地貌。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在廣袤無垠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組織一場越野拉力賽,“東方達喀爾”因三位年輕人的夢想就此產生。


2005年5月,首屆環塔拉力賽在烏魯木齊舉行發車儀式,來自十余個省份的18輛汽車和28輛摩托車共同見證了這場國內前所未有的長距離拉力賽。當年的比賽全程2300余公里,從烏魯木齊發車,途徑若羌、羅布泊、且末、于田、和田、阿克蘇等地區,環繞塔漠一圈,在庫爾勒結束。盡管因惡劣天氣不得不臨時改動賽程,規則和組織工作遠非盡善盡美,首屆環塔拉力賽仍是一次成功嘗試。它是環塔拉力賽20年長篇故事的開端,也為國內汽車摩托車同場競技的大型越野拉力賽事翻開了新的篇章。
首屆環塔拉力賽的成功舉辦迅速引起了賽車運動和汽摩產業的高度關注。有了首屆賽事的經驗和教訓,2006年的第二屆環塔拉力賽在線路設計和組織管理上都有提高,吸引了三菱、獵豹、長城、陸風等多家專業越野車生產廠商參與,124輛賽車的參賽規模比首屆賽事翻了兩番還多。這項由民間力量創始的賽事被國家體育總局汽摩運動管理中心確定為國家級賽事。
環塔拉力賽從此進入高速成長期:2007年升級成為國家A級賽事;2011年成為國際級賽事;2014年成為國際A級賽事;2024年被納入國際汽聯賽歷。
2024年6月1日,170余位賽車手完成了4377.5公里的長途奔襲,在新疆阿克蘇登上了2024環塔拉力賽的收車臺,圓滿結束了他們又一屆的環塔征程,也為環塔賽事的20周年暫時畫上句號。經歷了20年的風雨兼程,如今的環塔拉力賽已經成長為亞洲參賽人數最多、參賽車輛最多、賽道距離最長的拉力賽事,也是國內唯一的國際性長距離越野拉力賽事。
車手中涌現出了無數“做自己的英雄”,四屆環塔冠軍、有“環塔王”之稱的摩托車手方明集來自廣西南寧,他不是科班出身的專業運動員,33歲才半路出家,開始玩越野摩托車。當時他是南寧市公安局巡警支隊的科長,主要工作是打擊飛車搶劫。一次偶然的機會,方明集迷上了越野摩托車,這項運動不但能豐富他的業余生活,還能幫助他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方明集的車技得到了同事的普遍認可,經常組織培訓班幫助騎警們掌握安全駕駛方法。2010年,方明集利用休假時間首次參加環塔拉力賽,一舉獲得四個賽段的金頭盔獎項,捧回摩托車組總成績冠軍,這段“請年假拿冠軍”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隨后三年,方明集獲得了環塔摩托車組的三連冠,成為環塔第一位“四冠王”。
方明集對賽車運動更大的貢獻在于帶動了一大批熱愛摩托車的廣西車友,加入越野摩托車運動,讓越野文化在廣西生根發芽。他的兒子方響量自幼受到父親的熏陶,在老方首秀環塔的那一年,5歲的兒子就有了自己的第一臺摩托車。在老方上演環塔“帽子戲法”的那一年,小方也獲得了第一個全國冠軍——全國場地越野賽U13組的冠軍。2023年,方氏父子一起站在環塔拉力賽的發車臺上,這是老方首次親自在賽場上言傳身教。小方獲得了摩托車組第8名的好成績。經過環塔歷練,小方被選送參加國際大賽,先后獲得了摩洛哥拉力賽青年組第3名和達喀爾拉力賽青年組第3名。他以優秀的成績開始了國際征程,年僅19歲。
不斷迭代升級的環塔拉力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高手前來一試身手,直接提高了賽事的競爭性和含金量,進而帶動國內車手整體水平提高,形成良性循環。
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賽車技術的持續升級。從首屆環塔的賽車全部由量產民用車型改裝參賽,到今天的大車隊自行生產專業賽車,遷安九江車隊過去十幾年的經歷是環塔賽車技術演進的典型縮影。
九江車隊從2006年第二屆環塔拉力賽開始堅持參賽,早期使用民用越野車,經安全性改裝后參賽。隨著賽事規格的提高以及賽車技術規范的日益完善,改裝的局限性使民用車無法提供足夠的競爭力,九江車隊向稱霸國際賽場的國外品牌賽車尋求技術支持。然而,傲慢的外方企業不是“只租不賣”,就是無法提供及時到位的支持,2009年購買的賽車2011年才完成交付。如此境遇讓九江看透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開始長達十余年自主制造越野賽車的自強不息之路。
這家完全沒有造車基礎的俱樂部斥巨資購買了世界頂級的精密加工設備,邊研發邊總結,經過幾年摸索,在2016年環塔拉力賽上推出了一款“紅旗賽車”,震驚了國際越野賽車圈。這款充滿中國元素的紅旗賽車從環塔走向國際賽場,成為中國唯一獲得國際汽聯認證的賽車。
九江用自主生產的賽車在國內外賽場上與世界頂尖車手過招,看清了自身產品與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在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步之后,又部署了向國際標桿看齊的研發計劃,不但在研發進度上與國際保持同步,還在關鍵部件國產化上下足功夫。
2021年,國際汽聯新版賽車技術規范實施,人稱“大四驅”的T1+組別就此誕生,九江賽車的第三代產品“JJ3”T1+賽車面世,實現了與國際同步。2024年環塔拉力賽上,九江車隊用這款JJ3賽車一舉拿下了汽車組總成績的第三、第四、第五名,捧回了T1+組別俱樂部冠軍獎杯。這是九江車隊十幾年如一日潛心“中國制造”的結果。JJ3在環塔賽場的成功是一座里程碑,這一車型今后會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比賽中。目前,JJ4車型已列入今年的發布計劃。
環塔拉力賽記錄了車手和車隊的夢想成真,也見證了新疆的人文和自然風采。環塔拉力賽這個國際賽事品牌超越體育運動本身,形成了“體育+文化+旅游”三位一體、互相促進的模式,對新疆文旅產業產生拉動作用。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環塔拉力賽期間,南疆途經地依托賽事舉辦演出、展會、節慶等活動,共接待游客110萬人次,旅游收入5.3億元。環塔賽事充分發揮了體育品牌在帶動旅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立足賽事、立足新疆,環塔拉力賽依托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位置的區位優勢,嘗試擴大朋友圈,擴大國際影響力。2024環塔拉力賽開幕前夕,一場跨越三國、飛馳2500公里的環塔絲路集結賽為環塔拉力賽預熱。這場集結賽從新疆霍爾果斯發車并駛出國境線,跨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3個國家,在新疆阿圖什市收車。參賽者駕車穿越天山廊道,沿路探訪古絲路上的歷史人文和地理景觀,深度體驗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絲路集結賽以賽帶游、賽游同步,打造了新時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新紐帶。
環塔拉力賽自誕生之日起,就在新疆自然風光與人文精神的滋養下茁壯成長,如今羽翼豐滿,擔起反哺新疆的重任。立足新疆創新發展,以體育、文化、旅游為載體,促進新疆經濟發展,與賽事舉辦地相互成就,將成為環塔拉力賽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責編 王敬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