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開幕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創始人之一龐德專門對美國發出警告,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在興奮劑調查過程中濫用“長臂管轄”,有可能被剝奪奧運會舉辦權。這番表態可以通俗地概括成一句話:美國,收起你的胳膊!
“長臂管轄”是法律名詞,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國家的法律非但對本國境內和本國公民生效,還要管到外國公民在其它國家的行為,即所謂伸長了手臂來執法。這個詞幾乎從問世之初,就與美國息息相關。美國多次以此原則插手本土之外的事務,曾經引起多國的抗議。
在體育領域內,美國用來行使“長臂管轄”的主要武器是2020年通過的《羅琴科夫反興奮劑法案》。這項法案之名源于俄羅斯反興奮劑國家實驗室前負責人格里戈里·羅琴科夫,他曾向美國爆料所謂俄羅斯運動員廣泛使用興奮劑的內幕,美國借此機會通過了此項法案,將美國在體育領域內的執法管轄權擴大到極為夸張的程度。根據此項法案的規定,國際體育賽事只要沾上任何一點美國元素,都有可能遭到調查。其中不僅包括有美國運動員參加的比賽,甚至只要美國轉播商或者贊助商參與其中,美國就自認為有權對這項賽事的任何一名運動員展開反興奮劑調查。
《羅琴科夫反興奮劑法案》從問世之初就飽受爭議,最開始主要用于針對俄羅斯運動員的調查,最近幾年,美國又將自己的長臂伸向了更多的運動員。巴黎奧運會開幕前,美國動用各種影響力,專門針對中國游泳隊的31名運動員展開超高頻次的調查,10天內的興奮劑檢測數量近200次之多。龐德的警告正是在此背景下做出的,可見長臂管轄行為已經達到了引起公憤的程度。
考慮到龐德與WADA之間的特殊淵源,他的表態還代表了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長臂管轄非但涉嫌侵犯他國主權,同時,也是對于WADA權威性乃至反興奮劑工作公正性的挑戰。龐德等人之所以在1999年牽頭成立WADA,其核心訴求就是確保反興奮劑能夠建立在客觀中立的基礎上,不受任何國家和利益群體的直接干預。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國家經常向WADA施加壓力,要求反興奮劑更多滿足他們的利益訴求。至于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長臂管轄,更是撕破了美國的最后一點偽裝,毫不掩飾動用國家力量干預體育事務的企圖。
如果反興奮劑工作由某個國家來主導,勢必破壞原本應有的公平公正。顯而易見的一種可能是美國將此用來專門針對那些與美國運動員形成激烈競爭的外國選手,甚至可能基于商業利益,將美國品牌主要競爭對手贊助的運動員列為重點調查對象。對于此類摻雜了各種陰暗利益訴求的調查,不是一句“清者自清”就能聊以自慰的。在短時間內接受頻繁的調查,本身就可能影響到正常的備戰節奏,并且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構成嚴重影響。更何況在某些媒體的煽風點火之下,高頻次調查甚至可能被解讀為存在重大嫌疑,從而傷害到相關運動員乃至運動隊的公眾形象,這正是發起調查者希望達成的目的。
美國努力對外抹黑,同時,對內的反興奮劑工作卻格外寬容。比如,很多涉嫌服藥的美國運動員總能以哮喘之類的借口獲得藥物豁免。又比如,美國國內那些職業體育賽事以及大學生賽事的反興奮劑工作,按理說與美國人民的利益更加密切相關,卻從沒見到美國政府拿出長臂管轄時的那股興奮勁。說白了,在這些領域要是因為嚴查揭出了很多丑聞,會讓美國老板們虧大錢,所以,得饒人處且饒人。
雙重標準的反差如此鮮明,說明美國的出發點從一開始就跟維護比賽公平性沒有多大關系,更大程度上還是基于政治訴求和商業利益的考慮,會據此不斷切換對內與對外的不同標準。既然出發點就是歪的,接下來的種種行為也就不可能正當,最后只會落得人人唾棄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