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有金靖爆改,完成“搞笑女”到“氛圍感女愛豆”的華麗轉身;后有謝廣坤、張大大等加入爆改陣營。網友銳評“三輪子改邁巴赫”“妙手回春換頭術”……隨著爆改的人越來越多,其熱度與討論度也不斷攀升。事實上,“爆改”并非網絡新詞,“改”是改變,“爆”用來形容程度之大,最早用于車輛的大規模改造,以起到提升性能或改善外觀的作用。后來,出租屋爆改×× 風、足力健爆改瑪麗珍等頻頻出現,也令人眼前一亮。
隨著爆改挑戰的流行,爆改的主體越發聚焦到“普通人”身上。從穿搭妝造到狀態習慣,從爆改自己到爆改爸媽,搖身一變的不止皮囊,而對爆改的熱情也似乎不止于對“美”的追求。
依靠幽默細胞與人格魅力出名的金靖不曾以“外貌”著稱,也正因如此,爆改后的驚艷更容易讓普通人產生共鳴,從而照見自己蛻變的可能性。因此,除美妝博主外,更多普通人開始加入爆改,主動學習化妝與搭配,抑或賽博聽勸,希望自己活成期待的模樣。誠然,在爆改穿搭妝造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質疑。例如,化妝的意義在哪里,是否會流于表面或跌入新一輪的“服美役”?在我看來,爆改并非設置美的標準,反而是打破框架,以一種轟烈的姿態,大刀闊斧地打破化妝羞恥與偽素顏的神話,不必“美得毫不費力”,“用力變美”也是一種選擇。
談到這里,爆改已不只是一場有關妝造的大改造,而是精神面貌的重新出發,一種認知狀態的積極變革。去年寒假,一份份“寒假爆改計劃”的流行,例如,脆皮大學生爆改養生達人,享受美食與睡眠;宅家分子爆改旅行達人,擁抱自然與更廣闊的世界……使狀態習慣成為妝造搭配外的另一爆改面向。改變之難,難在如何從一成不變的安全感中突圍。而爆改,是一種重塑自我。在手握這種塑造力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把視線轉移到“咱爸咱媽”身上。
外賣員老爸在兒子@ 黑一只的大改造下,修眉毛、涂隔離防曬,遮瑕、眼影、修容一個不落,鏡頭一轉,變身帥小伙兒,重拾“當年英姿”。@黑一只說:“歲月可能讓你蒼老,但我不會。”而博主@Winnie 文,借著爸媽結婚紀念日爆改54歲老媽的女兒視角則更加細膩動人。被爆改后的老媽除了變漂亮外,眼神中重現許久不見的光亮與深深的笑意。“漂亮的不是今天的妝容,而是媽媽重新找回自信的樣子。”@Winnie 文說。
爆改爸媽,其實是幫他們擺脫被社會賦予的角色定位,作為“自己”存在。對爸媽那一代人來說,兢兢業業活在社會角色中早已成為他們流淌在血液中的習慣。當犧牲與奉獻成為本能,“做自己”的改變又談何容易?爆改,實際上不僅是以行動切實地幫助他們做自己,更是讓我們從宏大的理論家轉變為行動者,去踐行具體的愛意。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爆改本身,就是一場由觀望者走向行動者的過渡。
爆改自己,是讓自主意識扎根于豐沃的土壤,不畏懼改變的代價與外界的眼光,擺脫停留在原地的自怨自艾與“被塑造論”的怨天尤人,從“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的論述中走出,邁出步伐前往真正的曠野中去。爆改爸媽,是在重塑自我之余,成為爸媽與新時代聯結的紐帶,又在幫助他們走出社會角色標簽之余重新思考行動的奧義。
無論是爆改自己還是爆改爸媽,其本質都是從具體行動開始,實現自我超越與真實的助力。而這,便是以“我”為單位的英雄主義。
(摘自“知著網”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蘿卜葉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