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探討醫院中藥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為主導結合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嘉興市中醫醫院中藥房輪轉學習的63名中醫類規培生作為研究對象。按授課方式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1)。對照組實施常規教學法,觀察組實施思維導圖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學習結束后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綜合能力評價,對比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結果發現觀察組學生的平均出科理論成績為(90.32±5.40)分,實踐成績為(87.06±9.2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顯示基于思維導圖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提高中藥臨床教學效果,可更好地提升醫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為中醫藥學相關課程的學習提供借鑒。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藥學;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R28[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8.025
中藥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法-方-藥”的關鍵環節,學好中藥是中醫臨床精準開方、精準用藥的基礎[1-2]。中醫學生在中藥房的輪轉學習是提高中藥學相關理論知識,并運用所學進行邏輯思維和臨床綜合運用的重要環節和必要過程。然而中藥房作為輔助科室承擔的帶教工作時間短,學生疲于考試,臨床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為此,嘉興市中醫醫院中藥房開展多項教學改革措施,建立新型導引(brigdein)、目標(objective)、預評價(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評價(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closure),簡稱“BOPPPS”-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傳統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多軌教學模式,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學生仍難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學習效能未得到有效提升。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中醫規培學生的中藥素養,提高其臨床遣藥的精度,做到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是醫院中藥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于20世紀70年代初創建的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3]。在國外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及科學研究領域,并被證實與傳統的學習記憶相比,呈現出長期記憶的優勢,有助于提高學習工作效能[4-7]。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思維導圖也得到多方面的應用,并被認為在培養醫學生的臨床創新思維能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8]。其特點在于通過色彩、線條和圖案等元素使一長串枯燥的信息在歸納整理后得以明確表達,呈現概念之間的層次關系和邏輯思維關系,從而實現概念表征的可視化、抽象知識的具象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及遷移學習[9]。鑒于此,結合藥房工作性質(帶教老師工作忙碌)及輪轉學生特點(輪轉時間短、學習任務緊),本研究嘗試將思維導圖工具與中藥教學結合起來,以思維導圖為主導構建完整的中藥學教學知識體系,并結合多元化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嘉興市中醫醫院中藥房輪轉學習的63名五年制中醫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對本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按住培計劃在中藥房輪轉的中醫住培學生。排除標準:①輪轉時間<2周者;②中途退出中藥房輪轉者;③既往有工作經驗者;④拒絕參加該研究者。采用觀察對照法,將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n=31)和對照組(n=32),兩組學生的年齡、學習基礎、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兩組學生均以《中藥應知應會手冊》作為統一理論教學內容,每組學生輪轉學習的時間均為2周。帶教由同一組教師完成,且授課教師不參與教學結果的數據采集和統計。
1.2.1觀察組教學方法①構建思維導圖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模式,見表1;②應用思維導圖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方法,見表2。
1.2.2對照組教學方法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課前帶教老師對授課內容先行備課,課中帶教老師通過PPT講解《中藥應知應會》手冊內容,并在授課中告知需掌握的重點知識,課后學生對上課內容加以學習記憶。
1.3教學效果評價
出科前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結合實踐的綜合評價。①實踐考核(中藥鑒別):以浙江省中醫規培結業考核為模板,設計“中藥辨識”考核卷。從《中藥應知應會》要求需重點掌握的60味中藥中隨機抽取20味中藥進行辨識,并按要求填寫相應的中藥名稱、藥性、功效、使用劑量、使用注意事項等,考察學生對教學目標內容掌握的程度;實踐總分100分。②理論考核(在線測試):從在線平臺題庫中隨機抽取一套試題,綜合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理論總分100分。理論及實踐考核均由課題組負責人按統一參考標準進行批閱。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2問卷調查
對觀察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1份,回收率100%,見表4。
3討論
3.1章節式思維導圖有利于建立中藥學重難點知識框架
以化濕藥為例,在化濕藥的總目錄下根據功效細分次級目錄“解暑化濕”與“燥濕”,另根據同一來源姜科,再分次級功效目錄;將擁有相同功效的藥味集中于一個小目錄下,將每個藥材的特殊功效標為該藥下一級目錄,且將規培大綱要求掌握的藥材標為紅色,重點突出。思維導圖的主題發散結構使本章節各藥物的共同功效與獨有功效及來源特點一目了然,使各個易混淆知識點、難記憶知識點形成清晰明了的知識體系,從而達成各組藥物對比記憶、高效記憶的學習任務。
3.2單味藥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中藥學完整知識體系
以藥材郁金為例,思維導圖將發散的、雜亂的知識結合藥名釋義、詩賞析、比較用藥等,通過樹狀結構圖有機串聯在一起,使知識脈絡或思維過程形象化地呈現,使學生對郁金的認識更透徹、直觀、全面。同時,該思維導圖包括中藥學、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對學生經常存疑的同源藥物郁金、莪術、姜黃、片姜黃,針對其來源、用藥部位、加工方式、藥性、功效進行總結對比,突出相同點與不同點。以文字描述配合圖片,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對飲片特點的掌握;結合表格,可增強學生的記憶與理解。以思維導圖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為中藥教學尋找新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建立中藥相關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縱向滲透,構建中藥學完整教學知識體系,促進學科建設發展。
3.3中藥炮制品歸類思維導圖利于臨床精準使用恰當的炮制品
以中藥炮制的生熟理論為例,通過思維導圖不同藥材的歸類舉例將生熟理論的含義講透,并可通過導圖直觀了解炮制方法及掌握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差異;這有利于中醫師在臨床應用中精準使用恰當的炮制品,以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12]。
4結論
在醫院中藥學短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復雜冗長的中藥知識點化繁為簡,提煉成一張張具有內在聯系的思維導圖;呈現系統的中藥學重難點知識框架,構建中藥學完整的知識體系,并結合多元化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通過教學實踐發現,此教學模式有助于厘清教學思路,增強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枯燥乏味的中藥學知識通過思維導圖顯性化,變得生動有趣。這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過創建思維導圖,學生的臨床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有助于幫助中醫師思考和解決臨床問題,促進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的形成和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13]。
因此,在中藥學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為主導結合多元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促進教師對中藥專業知識的掌握、運用和傳授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對中藥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在短期內有“質”的提高。同時可增加教與學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學習和教師講授的熱情;學生樂于學,教師善于教,從而促進“教”“學”相長,實現“教”“學”雙贏[14]。而如何更科學合理地利用好思維導圖,將中藥學與其他醫學科目聯系起來,構建更完整全面的中醫藥知識體系,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15]。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馬驍,王建,楊敏,等.“證-藥-用-驗”特色中藥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J].時珍國醫藥,2020,31(5):1226–1228.
[2] 羅良濤,劉洪辰,劉仁慧,等.中醫專業中藥學課程自主設計性實驗的設想[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1):101–102.
[3]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 SPANOUDISG,DEMETRIOUA.Mappingmind-braindevelopment:Towardsacomprehensivetheory[J].Jintell,2020,8(2):19.
[5] WU HZ,WUQT.Impactofmindmappingonthecriticalthinkingabilityofclinicalnursingstudentsandteachingapplication[J].JIntMedRes,2020,48(3):300060519893225.
[6] JOHNSONM.Mappingthemind:Anewtoolrevealsunchartedterritoriesinthebrain[J].NatMed,2017,23(2):144–146.
[7] KALYANASUNDARAMM,ABRAHAMSB,RAMACHANDRAND,etal.Effectivenessofmindmappingtechniqueininformationretrievalamongmedicalcollegestudentsinpuducherry-Apilotstudy[J].IndianJCommunityMed,2017,42(1):19–23.
[8] 劉慧茹,董晶,肖漢瓊,等.思維導圖對醫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探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