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紀念創刊90周年,本刊特推出“重讀經典”欄目,重溫《世界知識》登載過的那些縱論國際風云、研判世界大勢的經典篇章。本期刊載林煥平撰寫的《日本投降一年》一文(原文載于1946年第十四卷第三期)。
——編者按
要了解一年來的日本,必須先了解美國對日政策和美國管制日本政策。
在日本投降前夜,美國的對日政策,主眼在于:對日本的軍閥勢力應該做到某種程度的消滅,但不要像對德國那樣,把整個日本毀滅掉,必須保留日本的商人階級,即是我國所指的財閥,以便扶植一個生活美國化的菲律賓式的日本,將來一旦需要,好派用場。
美國的這種政策,屢次經軍政大員公開表示過,最后結晶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中英美《波茨坦公告》里。《波茨坦公告》是一個十分溫和的文件,唯一的目的在于盟軍(也可以說是美軍,因為那時的局勢,只有美軍可能在日本登陸,蘇軍還隔著東三省和朝鮮,又未對日宣戰)登陸日本土之前,促使日本投降,免遭毀滅。日本的統治階級很能體會美國的“善意”,日皇裕仁便率領三軍“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以后,美國的對日管制政策,可分兩點說明之:第一,美國要獨占管制日本,即使形式上讓其他盟國參與,實質上亦不許其他盟國有發言的余地;第二,保留天皇制度,保留日本的統治階級,在一種遠大的目的下,一方面使日本成為美國在遠東的前進基地,他方面壓迫日本的民主運動,使日本不能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而只能成為菲律賓第二。
美國獨占管制日本,到某程度也可以說是麥克阿瑟元帥獨占管制日本。美國的外交政策,向來是由國務院計劃,交白宮作最后決定,仍由國務院執行。但近年來打仗,軍人勢力囂張,外交政策常被軍部所左右。麥克阿瑟是一位保守軍人,隸籍共和黨,美國政黨在任何決策上都常照顧到總統大選,麥克阿瑟在前線打勝仗,成了美國的英雄之一,可能為下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斯福總統生前對麥帥都頗感棘手,昏庸儒弱的杜魯門,當然更無法駕御了。
盟國鑒于管制日本的非正常性及可能由此而引起的危險性,乃于去年十二月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中,決定成立中美英蘇四國管制日本委員會及遠東委員會,一切對日管制的重大政策,盟軍總部須征得遠東委員會同意,方可實施。這兩個組織雖然先后成立了,可是麥帥的一意孤行,依然如故,仍然不能糾正美國獨占管制日本的畸形狀態。
美國的管制政策是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塑造出來的日本便是如此:
第一,她保留著天皇和天皇制度。天皇制度是封建制主義軍國侵略主義的淵藪,波茨坦美國雖未明白規定取消天皇制度,但仍清楚規定日本政府形式,由人民自由意愿決定之。但公告管制當局公開袒護天皇制度,不讓人民有自由意志的表現。四月十日的普選,由反動舊勢力所包辦。甚至自五月下旬以來,鑒于日本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認為是對于日本政府及占領軍的威脅,公開聲明采取彈壓政策,日本反動政府便根據這意旨,發表“維持治安聲明”,即是等于恢復了軍閥專制時代的“治安維持法”,限制人民一切的自由。最近在第九十屆臨時議會討論新憲法中的天皇制度問題,金森國務相又正式宣布:今后討論天皇制度問題,雖可準許,但反對天皇制度的行動,則絕對禁止。換言之,即是不屑以血腥的彈壓政策來維護天皇制度。這樣,人民的自由意愿,從何表現呢?同時,天皇制度是一種神權政治,在明治欽定憲法里開宗明義規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神道教構成日本國體觀念的基本內容,他們認為天皇是神道宗主,是活神,世界應成為“八纮一宇”,天皇就是它的主宰。
第二,未徹底清除封建的法西斯的軍國主義者。日本投降以后的東久邇內閣,幣原內閣,及吉田內閣,都是戰犯內閣,其間身世清白的并沒有幾個人,盟軍總部最初也僅逮捕若干對太平洋戰爭負直接責任的重要戰犯如東條內閣的閣員等而已。
直至本年一月四日盟軍總部向日本政府頒發“解散軍國主義諸團體”及“罷免一切戰犯嫌疑人物的公職”二大指令,才真正開始“把一切即使未經被起訴為戰犯,然系驅使世界走上戰亂的個人及團體,全部從政治舞臺上清掃出去”的工作。
根據第一個指令而被指名解散的軍國主義團體,計有:
大日本一心會,大日本興亞聯盟,大日本赤誠會,大東亞協會,大東塾,言論報國會,玄洋社,時局懇談會,鶴鳴社,建國會,黑龍會,國際反共聯盟,國際政局會,國粹大眾黨,國體擁護聯盟,門倫會,瑞穗俱樂部,尊攘同志會,大化會,天光會,東亞聯盟,東方同志會等二十七個。
第二個指令包括三類人物:(一)軍國主義的國家主義的侵略之積極推進者;(二)極端國家主義的恐怖的“愛國”秘密結社,及這些團體的代理機關或協力機關的有力會員;(三)曾在大政翼贊會,翼贊政治會,大日本政治會有重要地位者。凡上述三類人物,都不能任公職,不能任貴眾兩院議員,亦不能任府縣知事及市長等職。
據三月十日日本政府發表,日本政府根據盟軍總都指令審查研究,判定以下各方面人物也屬于一月四日的清除令之列。
一、屬于政治外交方面者:七·七事變當時的近衛內閣到日本投降后的東久邇內閣為止的歷屆內閣閣員,書記官長,法制局官長,情報局總裁,內閣參議,內閣顧問,情報局次長及各部長,內大臣樞密院議長副議長,企劃院總裁副總裁次長各部長,興亞院總裁副總裁長官各部長及各聯絡部長,對滿事務局總裁次長(包括七·七以前者),檢事總長,各省次官,政務次官,參與官,總局長官及各局長,駐德國及意大利大使,警視總監,各地方總監,地方軍需監理長官,從事簽訂三國同盟,中日基本條約,日泰同盟條約等外交人員,占領區偽政府顧問,壓迫反戰份子人物,思想檢事,特別高等警察,貴眾兩院議員,特別是在所謂翼贊議員選舉中受東條之推薦者,各軍國主義團體代表者及最高執行者,右翼文藝家,文化人,電影戲劇工作者,新聞雜志出版人編輯人等等。
二、屬于財政金融經濟開發方面的人物:日本銀行,正金銀行,滿錢,滿拓,華北開發,南洋蛻殖,戰時金融金庫,資金統合銀行,南方開發金庫,外資金庫,朝鮮殖產銀行,德意志東亞銀行,朝鮮銀行,臺灣銀行,滿洲中國銀行,滿洲拓殖銀行,朝鮮信托銀行,滿洲興業銀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蒙疆銀行,中央儲備銀行,樺太開發,滿洲投資證券,朝鮮金融組合,泰國銀行,華南銀行,三菱銀行,三井銀行,住友銀行,安田貯蓄銀行,不動貯蓄銀行,野村信托,安田信托,保險公司各朝日海上火災,大倉火災海上,大阪海上火災,住友海上火災,大上海上火災,第一征兵保險,第一相互,千代田生命,帝國火災保險,東京海上火災,日產火災海上,日本海上火災,三井生命,三菱海上火災等等,所有這些銀行公司的董事,監事,總裁副總裁,社長副社長,首腦部及事占領區支行支店的負責人等。
各方面被清除人員不下十五萬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未徹底執行。
首先,日本侵略戰爭的最高責任者天皇并未列為戰犯。
其次,被指令解散的團體,現在都成了化整為零的絕對秘密的結社。
復次,關于軍事政治外交財政金融方面戰爭嫌疑犯,根本就沒有被審判許多軍人只是暫時放下武器或隱藏起武器,到農村去作地下工作。政治外交方面戰爭嫌疑犯依然做官發財。進步自由兩黨和官僚集團是戰爭嫌疑犯的總匯。財政金融文化教育方面的,更全未受檢舉。過去訓練有素的最兇狠的秘密警察,現在成了普通警察。軍國主義的猙獰面目,已在七月十九日東京日警槍殺臺灣僑胞一事上充分表露出來。在這次慘案被殺的實非華僑,而是麥克阿瑟:而槍殺華僑的也正是麥克阿瑟。
第三,日本的統治機構和財閥機構完整保存。日本的統治機構,除廢止內閣中的海陸兩省及參謀部軍令部外,從皇室,貴眾兩院,內閣,到官僚集團,政黨集團(進步自由兩黨,即為民政政友兩黨的化身),無不依樣保存。今日的日本,很有一九三〇年前后的日本的復活之觀。日本的工業并沒有受到嚴重的破壞。許多現在都已恢復生氣。更沒有依照波茨坦宣言,瓦解日本的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財閥仍把握著日本的財富。日前報載三井財閥舉行家族會議,決定分散為十一個家族單位,這不是財閥的瓦解,而是財閥化整為零的戰略。麥克阿瑟曾說過我們沒有理由阻止日本恢復遠東貿易領導國的權利。今天日本已然恢復出口貿易。麥克阿瑟對日本統治階級的恩惠固然大,可不知對美國下一代子孫和中國已負了多大的血債!
照今天美國的管制政策和日本的局勢來判斷,日本的前途是:成為菲律賓第二:成為美國防蘇的前進基地。軍國主義的日本便可復活起來,重新武裝起來,美國裝備的日本兵,又將開進中國的華北和東北來。
要防止這一個可怕的前途,只有中國的民主和平;只有日本的民主勢力真正抬頭。可憂慮的,是中國內戰方酣,而日本的民主勢力也不能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