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征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有序化健康發展,提升征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接收征集部以工作需求為導向,按照工作計劃,在國家和河北省有關法律法規框架下,結合工作經驗和工作實際,計劃出臺《名人檔案征集管理辦法(試行)》《征集檔案整理細則(試行)》《檔案征集經費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切合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征集工作實際、具有指導性和實施性的規章制度。目前,《名人檔案征集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經館務會審閱批準,不日印發,現對《管理辦法》內容進行釋義說明。
《管理辦法》共22條,從收管存用四個方面對名人檔案征集和管理進行了全流程規定,其中征集要求和接收流程內容涉及1—9條,整理、保存和管理內容涉及10—15條,開放利用內容涉及16—18條,其他內容涉及19—22條。
第一條明確了制定《管理辦法》的依據。一是國家層面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二是地方性法規——《河北省檔案工作條例》,三是地方規章——《河北省檔案收集管理辦法》,四是內部規范性文件——《河北省檔案館征集工作辦法》和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檔案方志資料征集工作規范》,多個層次的依據全面覆蓋了法律法規體系,為本辦法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第二條定義了名人的內涵和外延。納入《管理辦法》征集范疇的名人應包含以下特征:一是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領域得到社會和歷史認可;二是籍貫為河北;三是籍貫雖然非河北,但在河北學習、生活過;四是時間從古至今;五是國籍不限。
第三條確定了征集的范圍。征集范圍最大限度涵蓋了與名人相關的各門類和載體的檔案資料。一是名人自身形成的紙質檔案資料,如筆記、日記、著作、成果等;實物檔案資料,如證書、獎章、信函、譜牒等;照片和音視頻檔案資料,如日常生活、出席活動及口述檔案資料等;二是名人收藏的珍貴圖書、資料、書畫及其他具有歷史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三是與名人相關的檔案資料,如社會對名人研究、評價的材料,如紀念性、回憶性材料,研究介紹材料等。
第四條明確了征集方式。主要是主動爭取和“被動”接收兩種,可細化為五種具體方式。主動爭取表現為省館(辦)通過前期搜集線索,掌握符合征集范圍的名人,通過與名人本人、親友接洽溝通宣傳,將其個人檔案資料征集進館,這是我們工作的主要方法,包含第(一)(三)(四)(五)款;“被動”接收是我們在網絡、媒體或者與其他單位發放征集公告或征集通知后,有捐贈者看到相關內容,主動與我們聯系,捐贈相關檔案資料,這也是一條較為有效的工作途徑。
第五條至八條規定了征集檔案資料的交接流程和交接手續。一是交接時對人員數量的規定,館(辦)接收人員不得少于兩人;二是需要和捐贈單位或個人辦理交接手續,也就是簽署協議。協議由于捐贈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捐贈協議、寄存協議和購買協議三種。
第九條對購買這種征集方式中的特殊流程進行了專門規定。對于需要進行購買的檔案資料,在按照第五、第八條流程實施之前,需抽取3名及以上專家進行鑒定,明確此次購買檔案資料的價值和真偽后,出具鑒定意見,報河北省檔案文獻資料征集委員會審定批準,符合征集要求,才能征集進館。
第十條明確了名人檔案資料征集進館后,首先暫存于接收征集部的臨時庫房,待整理完成后,分載體類型分別移交保管利用部(后庫管理部)和信息化部。
第十一條、第十二條分別明確了名人檔案整理資料的規律和原則,并明確整理職責由接收征集部承擔。
第十三條強調了名人檔案資料全宗卷的建立組織工作。對于全宗卷應包含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規定,并明確名人檔案全宗卷的建立由接收征集部承擔,移交后全宗卷的管理和補充完善工作由保管利用部(后庫管理部)承擔。
第十四條是對名人檔案安全保管提出的要求。
第十五條強調了電子名人檔案應納入省館(辦)電子檔案管理體系,進行一體化管理。這是由于電子檔案前端控制,全程管理的原則對進館的電子檔案從格式、組織方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為避免出現征集的電子名人檔案資料與省館(辦)電子檔案整理和管理要求不一致,造成未來保管和利用的困難,因此特別在《管理辦法》中專門加入相關內容。
第十六條規定了名人征集檔案開放利用權限由捐贈者確定,最大限度保障了捐贈者的利益,也賦予捐贈者對捐贈的名人檔案資料提出限制利用的權力,解除捐贈者的后顧之憂。
第十七條明確捐贈者確定的開放利用權限的體現方式。目前,省館(辦)簽署的捐贈協議和寄存協議能明確體現捐贈者利用開放意見,不需另附相關意見。
在暫存期間,對于可利用的檔案,各部室可提出利用申請,由所在部室主要負責人、分管館(辦)領導審批后提交接收征集部,再由接收征集部主要負責人、分管館(辦)領導審批后,辦理查閱、借閱手續,原則上不能對外借出,如需借出,則需館(辦)主要領導審批。
移交保管利用部(后庫管理部)后,名人檔案資料的開放利用按國家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明確了名人檔案資料提供服務形式,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為各界開展學術研究提供利用服務,二是為展覽和宣傳活動提供利用服務。
第十九條強調了要保持名人檔案征集工作的持續性,及時完善補充新的檔案資料,確保名人檔案更完整、更全面。
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二條明確了罰責、解釋權及實施時間。
《管理辦法》制定過程中,對于名人檔案資料的保存、管理和利用這三個部分,我們根據相關部室的職能設定和工作實際,秉承著既相互合作、又各司其職的原則,將暫存期和移交后的工作職能進行了清晰劃分,包括整理、全宗卷的建立和管理、利用的流程和方式等,以保障名人檔案征集管理工作的連續性和一致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檔案館(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