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至各個領域。雖然互聯網技術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有待解決的風險問題。為此,有關部門應當重點落實安全等級保護,定期升級各類軟硬件設備。基于此,本文簡要概述了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分析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及其實施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依據,維護我國網絡環境的穩定。
關鍵詞: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策略
一、引言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我國的各個產業中,先進的網絡技術得到了全面普及。然而,在應用此類技術時,一旦存在安全風險,便可能影響信息安全。為了縮減隱患問題出現的可能性,有關部門需要注重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組建高效的安全防護體系,以全面提升網絡信息保護力度,落實邊界防御,及時有效地解決各類網絡故障。
二、網絡信息安全現狀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需要網絡技術的助力。為了保證網絡環境的安全性滿足要求,我國各級政府機關應當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1]。
如圖1所示,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受各類外界因素的影響,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各類不法分子的非法侵入。此外,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有待完善,無法全面監管網絡體系。不僅如此,法律的權威性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變化。在各國博弈時,網絡環境也成為相關國家的必爭之地,竊聽門、棱鏡計劃等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由此可見,落實網絡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價值。
在進行網絡安全等級管理時,我國公安部需要借助對應的法律條文, 以有效維護我國網絡系統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規范的制定有利于保護我國公民在網絡環境中的合法權益,人民應當自覺遵守相關法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于網絡信息犯罪等安全問題,我國政府機關便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其中,關于罪名的界定,政府機關應當圍繞此類人員,借助網絡技術判定犯罪行為。即便如此,在將計算機等設備視作違法犯罪工具時,盡管國家采取了對應的防治措施,但是從上至下分層式的管理策略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更不能有效地扼殺風險隱患。為此,政府機關需要借助法律武器,讓廣大網絡用戶明確安全等級管理的重要性,引導公民提升安全防范能力,進而推動網絡環境的和諧穩定。關于網絡安全等級管理,盡管我國早已構建了相應的監管程序,但是其中還存在較多有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其中較為常見的風險隱患有以下幾類:
1.用戶對網絡安全防護的重視程度普遍較低,導致安全等級管理無法應用到實處;
2.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有關人員未能轉變以往的思路;
3.盡管我國的領導者深刻認識到落實網絡安全管理的價值和意義,但是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仍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法律法規不能應用到位,甚至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2]。
三、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原則
(一)同步維護
截至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普及,我國的各類產業都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此類技術的應用也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人們在日常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會生成海量的信息和數據。為了從根本上確保網絡等級保護,政府機關應當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進行統一處理。對于新生成的數據,各級管理機構和使用者應當圍繞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明確信息的安保范圍,并同步應用對應的手段,以完成信息安保管控。
(二)重點保護
重點保護原則指的是在自主修復的基礎上,由各類信息的生產者和應用者圍繞各類信息的等級、機密程度等內容,遵照特定的等級進行分類處理;之后,結合相關內容完成信息的安全管理,圍繞指向性的原則,將重要的內容應用到指定的區域,并對其開展嚴格的信息監管。由此可見,在管理各類信息的過程中,生產者和應用者需要重點保護機密性更高的內容,即為重點保護原則,而企業是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過程中的重點環節。如果未能落實相關環節,企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消耗,信息保護階段也容易出現不必要的風險問題。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嚴格應用重點保護原則,確保網絡信息始終處于安全的范圍內。
(三)協同構建
在構建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專業的技術人員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協同構建的目的在于縮減工作人員的操作時長,將工作的重心放置在信息管理體系的創建階段,不再因為對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報以漠視態度而引發嚴重的風險隱患[3]。關于協同構建原則,網絡監管機構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部門應從思想上轉變以往的觀念,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落實數據管理體系建設。
(四)動態優化
關于網絡安全保護,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雖然各類數據和信息始終處于穩定狀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內容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價值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為了完成相關內容,有關部門應當遵循動態優化原則,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所示:圍繞現有的數據,在特定的時間期限內開展安保測定;結合相關內容,二次劃分信息類別。為了從根本上把無法滿足需求、安全等級降低的內容挑選出來,以此縮減風險問題出現的概率,有關部門應當重點落實動態優化理念。
四、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策略
(一)落實安全評估
網絡系統的安全預估指的是有關部門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針對現階段的網絡環境展開全面解析,了解其中是否擁有較為隱蔽的風險問題:
1.對于相關問題,通過制訂對應的解決方案,以確保整個網絡環境始終保持正常狀態;
2.完成整個網絡體系的安全預估,以規避各類風險問題,并應用具有指向性的處理方案;
3.針對可能出現的相關隱患,由于現有的管理體系存在較強的盲從性,有關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相關問題,合理分析風險等級。
4.完成上述操作后,采取必要的手段,結合評估結果,制訂對應的處理方案。
(二)組建管理團隊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我國先后出臺了對應的管理政策,并成立了相關的監管部門。但是,在時代變革的過程中,以往的管理方式早已無法滿足我國發展需求。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圍繞當前的現狀,組建專業的人才團隊,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所示:
1.針對現有的管理人員,定期組織其參與專業的技能培訓,促使其掌握各類關于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方法;
2.與各大高校取得合作,為擁有知識儲備的專業人才提供就業機會。
3.面向社會層面,招聘更多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在人才正式開展網絡管理工作時,為其提供崗前培訓,并同步開展技能考核,待結果達標后,方可正式投入工作。
(三)注重安全監管
在網絡系統的應用過程中,一旦系統存在風險問題,便容易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為了妥善完成網絡安全保護,各級管理部門應注重針對各類門戶網站進行全天候安全管理,并預先制定緊急預案,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檢測各類風險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在第一時間修復網絡系統,降低各類木馬病毒侵入的概率。對于無法及時落實統一管理的系統,有關部門也應當圍繞相關內容,開展24小時全程監管,如若出現隱患,則需要及時處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風險問題,以此將網絡安全問題的影響降至最低[4]。
(四)創建防護體系
在進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過程中,由于各類政府的門戶網站及其管理體系無法滿足監管需求,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將其全部移交至同等級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統一管理,以此從根本上強化網絡安全水平。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遵循責任管理制度,針對未能落實集成化管理并處于應用狀態的網站,重點開展等級評定,并實時記錄相關數據和信息,在特定的時間期限內,落實綜合評定和安全檢測。對于未能遵照我國法律法規管理的網絡系統,政府等機關部門可以予以嚴懲[5],圍繞其產生的社會影響,追究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以將其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
首先,網絡體系本身具備較強的隱蔽性,因此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借助對應的技術手段,從根本上落實關于系統的多重保護。其次,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自身的安保界限,并同步開展針對不同用戶的安全管理,強化對安全監管的關注度,確保網絡邊界始終處于穩定狀態,進而縮減各類隱患問題發生的概率,完成對各類機械設備的科學管理,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落實到位。最后,在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過程中,有關部門不但要完成網絡體系的全面評估,還需要圍繞相關系統,創建具備較強完整性的監管系統。一般情況下,有關部門可以分別從管控系統、維護系統和安保系統三方面作為切入點,借此構建較為完備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從根本上強化網絡空間的穩定性。
(五)注重責任管理
有關部門應當圍繞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制訂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案,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1.為了確保實現既定的目的,應重點落實分段管理;
2.由于開展相關工作容易對網絡信息安全產生一定干擾,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幫助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
3.有關部門應當落實責任管理制度,在出現風險問題的時候,找出問題的第一責任人;
4.為了確保網絡系統始終處于穩定狀態,有關部門應當注重重要環節的安全管控;
5.定期組織團隊內部的工作人員參與專業的技能培訓,幫助其明確落實相關工作的重要性,并為其傳授各類安全防護方法和使用方式,促使其遵照行業內部的各類規章制度操作;
6.針對在管理過程中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有關部門可以給予其豐富的物質獎勵。
(六)定期更新系統
在網絡體系中,為了實現信息的有效傳輸,不同區域的計算機設備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完成串聯。網絡不僅可以連接相同系統中的裝置,還可以串聯不同系統,少數內容會通過穩定度較低的網絡體系中傳遞。由此可見,在落實網絡安全防護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確保各個計算機設備始終處于正常狀態。因此,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及時更新系統,以此縮減其受非法入侵的可能性,從根本上保證各類數據的安全系數。當系統運轉到一定期限后,為了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工作人員應當借助科技手段,全面掃描裝置狀態,并根據檢測結果,完成系統修復。對于情節嚴重者,有關部門則需要立即完成裝置換新。
(七)加強宣傳引導
為了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落實到位,針對我國政府機關制定的各類法律法規,有關部門應當提升宣傳力度,引導各類用戶明確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意義和價值。
第一,引導各級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了解網安保護的操作步驟和規章制度,以及時規避風險問題的發生,確保網絡系統始終處于穩定狀態。
第二,利用各種門戶網站,以短視頻的形式,向公眾宣傳網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公安部等機關部門還應當采取一定措施,引導各類網絡用戶。需要注意的是,有關部門不可開展各類非法活動,不得遵循個人主觀意愿違反法律法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維護我國網絡環境的安全與穩定,針對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我國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科學有效的安保策略;轉變以往的工作思路,組建專業的人才團隊;嚴格落實安全評估,開展全面防御,加強關于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宣傳力度;注重網絡安全監督,第一時間解決風險問題,以此助推國家的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劉恩鍇 通用技術集團數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方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實施策略探討[J].電工技術,2019(22):52-54.
[2]徐慧姣.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其實施策略[J].通訊世界,2019,26(03):86.
[3]劉莉莉,呂斌.新形勢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J].信息安全研究,2022,8(02):196-199.
[4]季千惠,查德平,趙澤宇.高校推進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網絡空間安全,2022,13(01):68-73.
[5]陳躍輝.滲透測試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中的應用探討[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1(0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