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宣布,備受矚目的德崇扶南運河將于今年8月5日即前首相洪森生日之時正式開工建設。德崇扶南運河項目的命名具有特殊意義,“德崇”是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封號,也代指洪森時代,而“扶南”是指該運河的起源時期——扶南時代,此項目不僅是對扶南時期歷史遺產的繼承和發展,還展現出對洪森親王卓越貢獻的尊崇與銘記。該項目是在柬埔寨新老領導層的積極推動下發起的,受到了柬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被認為是一個“全民族的國家戰略項目”,將對國家命運產生深遠影響。
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在柬埔寨官方也被稱為“巴薩河物流系統和水路運輸發展項目”。經過48名國際專家歷時26個月的深入調研與分析,柬埔寨政府于2023年5月19日正式審議并通過了該項目報告,計劃修建德崇扶南運河。
德崇扶南運河項目是柬埔寨首個內河疏浚項目,是《2023至2033年運輸和物流系統綜合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中將建設的位于白馬省海港至干拉省錫安縣金邊港之間全長約180公里的內陸運河,將跨區域連接洞里薩湖、巴薩河和湄公河,橫跨白馬、貢布、茶膠和干拉四省,覆蓋約160萬人口。根據項目藍圖,德崇扶南運河預計上游寬100米,下游寬80米,總深度5.4米,確保載重3000噸位的船舶可相向而行。另外,此項目還將興建三個運河交通導航站和11座跨河橋梁,建造一條208公里的人行道,并提供航行援助和其他跨河基礎設施,預計工程耗時四年。
此運河項目預計投資17億美元,大部分來自柬埔寨,本地公司持股51%;部分投資由擁有施工技術的中國公司提供,以建設—運營—轉讓(BOT)形式進行開發。另外,柬埔寨政府于2023年6月成立了專門的跨部門委員會以負責運河建設的各項工作,與中國路橋公司在2023年10月簽署了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并在2024年5月27日的會議中表示將與中國路橋公司于今年7月或8月簽署特許經營協議。
一是有望為柬創造巨大經濟利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物流和運輸方面,此項目不僅將顯著降低物流成本,預計比目前低16%,物流效率也將大幅提升,并增加貨運收入;同時,還將推動柬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推進水領域一體化建設。在促進發展機遇方面,此項目將改善沿岸基礎設施,緩解部分地區干旱、洪澇問題,促進沿線相關產業發展和就業。此外,此項目還將助力柬第四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提升柬埔寨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資,為柬埔寨的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
二是有利于豐富柬對外貿易路線。項目將增進柬物流自主和經濟戰略自主,減少對單一或小范圍市場的依賴,為吸引更多國際投資搭建平臺。運河建成后,不僅將在泰國灣為柬對外貿易開辟新的出口,成為柬進出口貿易的骨干通道,也將為地區經貿合作提供新的選擇,使周邊甚至域外國家開展外貿活動有更多備案,為東南亞地區打造更加立體多元的物流網絡提供支撐。
三是可借此提升柬地緣戰略價值,增強地區與國際影響力。此項目將激發柬埔寨的經濟發展潛力,大幅推動經濟增長,為柬埔寨成為湄公河地區的新經濟門戶注入強勁動能。同時,它將開辟新的國際貿易通道,加強區域內的互聯互通,促進資源和信息的高效流動與共享,提升柬埔寨在東南亞地區貿易樞紐的地位。此外,該項目還將推動中柬關系邁上新臺階,夯實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為柬埔寨在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增加重要籌碼,強化其在大國博弈中的戰略地位。
美國對該項目表示擔憂和質疑。美國駐金邊大使館敦促柬埔寨當局與湄公河委員會密切合作,要求柬埔寨提供有關運河的更多信息以及保持項目透明度。彭博社有報道稱,美國正敦促柬埔寨在德崇扶南運河建設問題上提高透明度,并聲稱這條運河可能被用來加強中國在柬埔寨的“軍事存在”,從而對越南等國構成潛在的“安全威脅”。
越南對該項目密切關注。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希望柬方繼續與越南及湄公河委員會其他國家密切配合,分享項目信息,全面評估該項目的生態影響,并采取適當管理措施。越南湄公河委員會也與柬方及國際湄公河委員會多次磋商,提出越方對該項目對九龍江三角洲造成影響的關切,并要求柬方提供項目詳細信息,希望參與該項目會產生怎樣影響的聯合研究。
老撾表態支持該項目。老撾國家主席通倫·西蘇里4月23日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舉行了會談,在了解了該運河項目的相關信息后,通倫·西蘇里主席表示老撾支持柬埔寨的德崇扶南運河項目。
中國表示將繼續支持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在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宋金達5月24日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舉行雙邊會談后,王毅表示中方將繼續支持柬埔寨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包括運輸、物流和灌溉系統,以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德崇扶南運河項目。
特別要說明的一點是,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曾明確表示,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完全是柬埔寨自己的項目,并不屬于“一帶一路”共建項目,但仍有一些外媒在報道中將此項目視為中國“一帶一路”共建項目的一部分,并炒作中國會借助該運河項目強化在地區的影響力。目前,中方主要是中國路橋公司參與德崇扶南運河項目建設,為其提供所需技術和部分資金。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德崇扶南運河項目的建設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和干擾,中方需要在項目合作中持續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和低調務實的作風,從項目生態、透明度、可持續性和風險等角度出發,與柬方深入研究并探討合作的具體內容和方案,確保合作順利進行。
(盧光盛為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教授,李雪為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科研助理。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中國與東盟共建命運共同體研究》〈批準號:23&ZD33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