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至7日,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的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舉行。7月6日上午,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等外國前政要,來自80余國的駐華使節、專家學者等400余人出席論壇。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出席開幕式,校長、世界和平論壇主席李路明致歡迎辭,副校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楊斌主持開幕式。
韓正表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在世界大變局中堅守正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韓正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堅持和平共處。今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中國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二是倡導共同安全。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將積極探索和踐行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努力推動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消除國際安全赤字,促進人類共同安全。三是推動開放包容。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各國應秉持開放包容理念。中國愿同各國一道,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韓正指出,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守護人類和平安寧的中堅力量。希望與會各方充分交流、凝聚共識,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維護公平正義、推動國際安全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鳩山由紀夫表示,國際關系越復雜、越困難,越需要進行直接、坦誠、建設性的對話。他表示,應當承認彼此觀念和制度的差異,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腳踏實地、盡己所能。
德維爾潘表示,和平完全可以深深根植于人類共同的人性之中,冷戰或集團對抗不是必然的發展態勢,當務之急就是預測、控制并化解各種各樣的危機。各國應加強合作,增進外交互信,堅持和平發展和正義,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奠定基礎。
本屆論壇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護正義、促團結、謀合作”為主題。在為期三天的論壇期間,嘉賓重點討論了如何在逆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各國通過達成共識促進新的合作,并為未來建設穩定的國際秩序作出努力。本屆論壇設四場大會討論、18場小組討論。大會討論主題包括“弘揚和平共處與共同安全理念”“維護世界和平與公平正義:中等國家的作用”“展現大國維護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擔當”“全球南方維護和平的作用”等。其他小組討論主題包括“維護亞太持久和平”“全球南方與國際秩序”“在國際秩序轉換中維護和平”“技術合作與競爭的全球影響”“共促中東和平穩定”“中日在東亞的合作”“舊金山峰會后的中美關系”“金磚擴員及其影響”等。
7月16日,據報道,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的行星科學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月球上源自一露天坑的潛在可進入地下洞道。這項研究結果增進了人們對月球地質的認知,該洞道也或可成為月球基地的理想選址,從而在未來的月球任務中充當庇護所。
據介紹,月球表面已發現200多個被稱為“天窗”的坑,其中一些因地下熔巖管塌陷而形成。可進入的熔巖管或通道或能提供一個比月球表面更溫暖的環境,但之前一直不確定它們是否能通向大型地下洞穴。
本論文的研究者通過分析來自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靜海坑雷達數據發現,該坑西側的雷達亮度上升。靜海坑是月球上已知最深的坑,半徑約為100米,有垂直坑壁或懸壁,坑底傾斜。研究者利用雷達圖像進行模擬,發現這些觀測結果能用存在一個從坑底西側擴張的洞穴空隙或管道來解釋。

6月27日,據報道,位于韓國濟州島的該國最高峰漢拿山(海拔1947米)正面臨一個意想不到的環境破壞源——方便面(也即韓國拉面)。
據了解,在山頂吃方便面打卡漢拿山,是韓國登山愛好者的流行玩法。每年,漢拿山都能吸引無數登山者造訪。由于山頂沒有餐廳,登山者被允許自帶簡餐飽腹。花四個小時爬上山頂后,不少登山者都會泡上一碗方便面,邊欣賞風景邊飽腹,順便拍照留念。然而,隨著“登山泡面”的流行,漢拿山也開始為滿地的一次性泡面碗和隨地傾倒的泡面湯汁所困擾。
報道稱,韓國漢拿山國立公園管理事務所已開始鼓勵登山者不要將方便面湯倒在山上或溪流中,并表示含有大量鹽分的湯汁滲入土壤、混進山間的溪流,將影響山上動植物的生存,同時泡面的濃郁氣味也將招來黃鼠狼等“不速之客”,對山上的瀕危動植物構成威脅。如今漢拿山上各處都掛著“保護干凈的漢拿山,將其傳給后代”的橫幅,敦促登山者“半湯+半水”(即只加一半的水來泡面)。
近日,據報道,在日本北海道的浦河町,印度人的數量正在以每年數十人的規模持續增長。據今年最新統計,浦河町僅有11314名居民,其中就有344名印度人,約占總人口3%。
報道稱,浦河町的印度人數量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是當地的馬產業因人口流失長期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而印度自英國殖民時期便盛行賽馬,許多印度人具備豐富的馬匹管理經驗。浦河町作為日本著名的馬產地,在2015年首次引入了13名印度籍馬廄管理員。如今,浦河町的許多馬場中,印度員工已占一半左右。
據了解,截至2023年,在日本的印度人已有約4.8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東京和神奈川縣。位于東京江戶川區的西葛西,則是日本的“印度村”,住在此處的印度人多數為IT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