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能夠提升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民的就業,是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手段。本文調查了遼寧省16個村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闡述了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影響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遼寧省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1]。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三農”問題,2024年中央一號問題提出要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能夠提升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民的就
業[2],是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手段。本文對遼寧省不同縣的16個村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影響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本研究旨在為遼寧省乃至全國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理論參考,為今后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思路,對推動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1 調查方案設計
以遼寧省內16個自然村為研究對象,收集它們在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方面的數據,進而分析數據得出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在數據收集方面,本文的調查從3個方面進行,分別為村況和被調查人的基本情況、本村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影響本村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發展因素。在調查問卷設計方面,為保證本次調查問卷內容的有效性,選擇10位長期從事農村產業研究的副高級別以上專家和2位數據分析工程師對問卷的內容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意見對問卷進行修改與完善。為確保問卷的可信度,在調查問卷填寫的7 d后,對調查對象中的部分人員重新進行了調查問卷的填寫。利用SPSS統計軟件對重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問卷的R=0.91,P<0.01,說明該調查問卷可信度較高,符合調查的要求。
2 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現狀
2.1 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類型
遼寧省特色產業的類型分布如表1所示,開展種植業的村莊有7個,數量最多;開展果業的村莊有3個,開展養殖業和蔬菜大棚種植的村莊各有2個,開展中草藥種植和農家樂旅游的村莊各有1個。可以看出,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類型較為單一,近一半的村莊選擇農民較為熟悉的種植業作為本村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開展旅游產業的村莊較少,這是因為旅游產業前期投入較大,并且需要相關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農村地區具有旅游知識的人員較少,特色旅游產業難以開展[3]。
2.2 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銷售情況
遼寧省特色產業的銷售途徑如表2所示,直接與相關廠家簽訂訂單的村莊有6個,將產品售賣給經銷商的村莊有8個,其余2個村莊有村民自行售賣產品。可以看出,選擇將農產品銷售給經銷商的村莊的數量最多;在這種銷售方式下,經銷商會將全部或部分銷售風險轉嫁給農民并賺取差價,使農戶收益縮小、收入減少,損害了農戶利益。有6個村莊選擇直接與廠家簽訂訂單合同,這種銷售方式能夠充分保障農民的利益,增加農民收入。
遼寧省特色產業的銷售地區如表3所示,這16個村莊的產品在東北三省均有銷售,僅有1個村莊的產品銷往了華南地區。這說明遼寧省特色產業的銷售地區具有較為明顯的地域特征,北方地區銷售市場與銷售前景良好,南方地區的銷售市場有待進一步擴大。
2.3 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帶動就業情況
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銷售情況如表4所示,現代農業特色產業能夠提供100人以上的就業崗位的村莊有10個,占比最多。這說明現代農業特色產業能夠很好地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使農民不用背井離鄉,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現代農業特色農業不斷發展壯大,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解決更多村民的就業問題,減輕社會就業負擔,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3 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3.1 村干部基本特征
vw6OBEqrwAIPmxBqx+TZlw==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發現村干部學歷較高的村大多選擇除種植業之外的其他特色產業,即村干部學歷與特色產業類型之間有顯著的相關關系。這是因為特色產業幾乎都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較高學歷的村干部學習能力較強,能夠較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及時抓住相關產業的發展時機[4]。此外,村干部對政府政策的理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村莊對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選擇。
3.2 資金投入
資金是影響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分析發現,資金因素對特種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影響不大,對中草藥種植影響一般,對蔬菜業和旅游業的影響較大。這是因為特種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回報周期長,資金投入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對蔬菜而言,投入資金增加溫室大棚的種植面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蔬菜的產量,進而獲得回報。對旅游業而言,增加資金投入可以升級各類設施,提高游客的體驗,獲得較高的溢價回報。
3.3 基礎設施
明顯地,特種種植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不高。果業要求便利的交通設施,以便能將保存期很短的新鮮水果在短時間內運輸到加工企業或市場中。蔬菜業對技術設備的要求較高,需要各種設施完備的溫室大棚。旅游業對技術設施的要求極高,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必須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游客的良好體驗,促進旅游越來越興旺。
3.4 市場需求
需求決定市場。由于特種種植業的發展較早[5],相關技術較為成熟,開展特種種植業的村莊較多;因此,特種種植業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新鮮蔬菜和肉類河鮮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6],因此蔬菜業和養殖業的市場需求較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們的旅游半徑擴大,農家樂旅游業也日趨飽和[7]。
3.5 地形特征
結合參與調查村莊的地形和該村莊的特色產業分析,發現選擇特種種植業的村莊的地形主要為丘陵地形,其次是平原地形。林果業集中在山地地區,這是因為山地適宜林果業的種植與發展;養殖業和蔬菜業集中在丘陵地區。
4 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對策
4.1 引進培養農業人才
人才資源的缺乏,成為制約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大因素。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需要懂知識、有技能和懂市場的綜合型人才。首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特色產業發展的基本動力。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是一門集農學、計算機學和機械學等學科的綜合產業,需要一支具有高知識水平的人才隊伍。其次,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產業,要大力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建設一支懂技術、動手能力強的科技隊伍來發展并壯大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最后,在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時,農民不但要考慮如何生產,還要考慮如何經營管理好特色農業,考慮天氣、政策、市場的千變萬化,做好長遠發展的準備,亟須專業人才的幫助
和指導。
4.2 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應在上級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做好長遠的布局規劃,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出臺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相關政策,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增強農戶發展信心。
4.3 加大資金支持
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支持的力度,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政策合理調配資金,支持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同時,各村也可以積極建立資金籌措渠道,通過農民集資和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多方面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4.4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遼寧省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在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前,要深入調研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各地區基礎設施的現狀,精準制定適合各區特點的規劃方案;要合理規劃與布局,確保各項規劃能夠落到實處,分階段有計劃地逐步推進。在完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后,要回頭看規劃的落實情況,進一步確保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效果。
4.5 樹立品牌觀念
由于長久以來的觀念影響,農村地區的人們基本沒有知識產權的概念。各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時,要注意品牌效應。通過標準化和品牌化的發展,創建自己的品牌,用品牌和產品質量占領市場,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產品競爭力。
5 結語
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能夠提升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民的就業,是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手段。本文對遼寧省不同縣的16個村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遼寧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現狀;從村干部特征、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需求等方面分析影響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因素;并從人才培養,政府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樹立品牌觀念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參考文獻
[1] 楊夢然,賀超.中國鄉村振興政策:邏輯需求與供給特征[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1-9.
[2] 宋珍妮,馮慧.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現實困境與擇利行權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22,30(11):100-106.
[3] 劉敏.鄉村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層次熵分析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38(11):46-48.
[4] 陽清,鄭永君.鄉村文化振興中農民獲得感的形成路徑研究——基于村干部素質,政策感知及政策參與的視角[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0(1):37-49.
[5] 葉青,王武林.中國種植業專業化演化及其影響因素[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22,45(2):94-102.
[6] 王明媚,張躍峰,李勝男,等.國內大型連棟溫室蔬菜工廠化發展現狀[J].中國蔬菜,2023(5):13-19.
[7] 梁濤,閤愛明,楊文革.后疫情時代對山東省五蓮縣旅游業發展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22(3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