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現代農業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大農業推廣資金、重視農業技術推廣、發展多樣性推廣,以及健全技術推廣制度在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等提升對策,以期為我國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流程,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現代農業技術;農業經濟;對策分析
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改變農業發展面貌,還能提升農業發展效率,對于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大農業技術投入可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素養,加快農業發展進程,完成新型農業建設計劃,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但是,就目前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來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不足,制度措施不健全,制約了農業經濟發展。
1 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農業技術推廣實際工作中,資金投入比重低,制度設施不健全,導致現代農業技術并未充分發揮作用,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作用不足,再加上農民素質有待提高,整體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存在不足。
1.1 農業技術資金投入少
農業技術的推廣不僅需要農業機械設備為基礎,還需要相關制度的約束,以確保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但無論是農業設備還是農業制度都需要資金投入,結合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針對性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為農業技術應用創造條件。通過對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調查發現,目前應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較少,無法根據農業技術推廣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農業技術推廣策略,嚴重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另外,資金預算方案不全面,資金的應用缺乏合理性,無法保障資金應用的高效性,也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產生不利影響。
1.2 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比重低
部分農業發展地區不重視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導致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比重較低。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部分部門不關注自身工作進程,缺乏責任感,部分推廣方案不健全,影響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同時,部門在開展工作時,不關注推廣工作與農業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忽視了農民在推廣農業技術的作用和態度,即便農民在推廣技術中一直采取不合作、不支持態度,部門也未采取相應措施。
1.3 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單一
各地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各個地區對于農業科技推廣程度也不同。就目前大多數的農村地區而言,對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局限于張貼公告的形式,推廣力度極為有限,推廣效果無法達到技術宣傳預期[1]。而且在對農業技術推廣時還需接受上級部門的審查,按照既定的規定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整體宣傳推廣死板,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導致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進度受阻。另外,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推廣計劃以及推廣方案可操作性較差,無法適應農民的文化水平,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深度不足。
1.4 相關推廣制度不完善
要推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需要依照完備的技術推廣制度,利用制度規范推動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以確保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為現代農業技術的普及奠定基礎。但是通過對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調查來看,目前農業技術推廣力度不足,制度規范性較差,無法發揮推廣農業技術的實效性。整體制度不完善,激勵和考核措施不足,不利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和應用。
1.5 農民綜合素質待提高
知識、文化以及經營是對現代農民的要求,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過程中發現,農民自身知識儲備和文化水平以及對現代農業技術認知不足,無法掌握現代農業技術方法并應用于生產中。另外,在現代農業技術實際授課時,農民對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接受度較低,報紙、微信以及計算機等現代設備的應用不足,導致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難以繼續,影響現代農業技術
的應用。
2 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對策
鑒于當前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農業農村部門應當著重對農業技術推廣現狀改進,通過加大技術、資金以及精力投入,完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方案和制度,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完成對農民的培訓,以提升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
2.1 加大農業技術推廣資金
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基礎,因此相關部門要適當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比重。首先,根據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需要,完成推廣資金工作安排,合理規劃推廣資金支出和流轉,以滿足當代農業技術推廣方案,為后期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其次,工作人員要按照推廣要求確定資金的應用,加強對推廣資金和預算的審核,嚴格落實項目資金,以免推廣資金的應用與預算方案不相符,影響農業技術推廣[2]。最后,構建資金應用監督管理部門,對于每筆推廣項目的資金進行監督和管理,以便滿足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需要,使現代農業技術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2.2 重視農業技術推廣
要想實際推廣農業技術,需要從思想層面轉變農業農村部門與農民的認知,提高對現代農業技術的重視程度。首先,加強現代農業技術的宣傳,全方位覆蓋農業發展區域,通過視頻、圖片以及文字等形式,加大農業技術信息的傳播,讓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產生深刻的印象。其次,構建完備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以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規范性,明確制定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流程和方案,并根據現代農民對于現代農業技術的個性化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農業技術 推廣方案,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最后,提高現代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推廣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組建專業化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團隊,使推廣人員具備勝任推廣工作的能力。
2.3 提升農業技術推廣多樣性
要想加大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相關部門要制定科學的、可行的推廣制度和推廣體系,而不是以張貼公告的形式對農業技術的應用進行宣傳。首先,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按照當地農業發展需要,采用對應的宣傳舉措,靈活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和宣傳。其次,作為執行單位,基層組織在開展工作時,應當秉持著重形式,重質量的宣傳方式,尤其要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宣傳和教育,為其提供農業技術指導,展示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果,提高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接受程度[3]。最后,部分地區可以建設現代農業技術協會,監督基層部門對于農業技術的宣傳,以及對農民的服務職能的執行,以便基層部門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可以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需求,保證農產品的生產,培育先進的典型,帶動其他農戶發展。
2.4 健全農業推廣制度
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循序漸進,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以全方位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為目標,落實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規定,因此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前要制定完備的技術推廣方案和政策。首先,通過對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相關調查,詳細了解農業技術推廣的需要,按照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目標,制定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方案,以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實效性。其次,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細節,嚴格落實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責任制度,使崗位人員與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能夠一一對應,確保人員日常開展工作的規范性。最后,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讓其在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將現代農業技術深入融入農業組織中,加大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速度,以便對于農民起到鼓勵、引導和支持作用,加大農民對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持力度。
2.5 重視新型農民培訓
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新型農民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因此相關部門在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現代農業技術方案的制定,還要重視對現代農民的培訓。首先,采用專項培訓的方式,對農民進行面對面授課,讓農民能夠直觀地接觸現代農業技術,明確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方法和應用優勢。其次,開設線上網絡課程,讓農民掌握現代農業技術應用的規范性,強化農民對現代技術、現代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和認識,以便農民可將現代農業技術應用于農業種植生產。最后,加強實踐性鍛煉,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需要具備實際的經驗,通過實際操作練習使農民熟練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設備設施的應用,以提升農業生產作業效率,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4]。
3 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提升對策
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如提高農業經濟生產力、改變農業生產要素、優化農業生產環境,為農民開展農業生產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帶動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3.1 提高農業經濟生產力
農業機械與農業技術的投入使用,可將農民從高強度的勞作活動中解脫出來,農民只需利用簡單的機械設備就可完成繁重的農業種植任務,整縮短體勞動時間,工作強度降低,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5]。而且現代新農業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將現代化機械設備以及技術手段應用于田地管理中,全方位監測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提高農作物的生產質量。
3.2 改變農業生產要素
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改變農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提升農業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一方面,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轉變了農業種植結構,農業種植可以與漁業、畜牧業以及林業充分結合,轉變為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發展的環保性。另一方面,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各項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如土地、水源、機械設備等,為農業生產發展注入活力,滿足了農作物生產的自然條件和物質基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3.3 改善農業生產流程
對于農業生產而言,農業生產流程極為重要,其是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應用的直接體現,如農作物播種、秧苗培育、田地管理、灌溉管理等,都需要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提供支持,以完善農業生產條件。而在對農業生產活動進行管理時,農業技術的引入能夠改善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業生產配備相應的灌溉設備、噴灑設備,確保農業生產具備充足的水源,減少水土流失、水土鹽堿化對農業種植的影響。另外,現代農業技術的投入能夠增加農作物生產的附加價值,如在對農作物果實進行清理和深加工時,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對果實進行改造,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
3.4 優化農業生產環境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農業污染問題,如水源污染、土地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加重了農業生產的負擔,尤其在生態環境面臨嚴重問題時,農業生產活動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要充分利用農業技術完成改善農業污染問題。例如,用秸稈粉碎機代替秸稈燃燒,將秸稈粉碎后的碎渣作為肥料對土地進行施肥,提升土壤肥力,滿足農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或是利用綠色環保生物藥劑代替化學藥劑,降低對農業種植土壤的影響,在保證農作物生產質量的同時,提升農作物種植的綠色性。
3.5 增加廣大農民收入
傳統的農業種植和生產方式,不僅無法保證生產效率,也無法保證農業產品的生產質量,農民在農業種植活動中既不能滿足市場化的需求,又不能滿足自給自足的需要,導致農業發展陷入困境,無法維持農民的日常生活。但是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為農業種植帶來技術優勢,不僅可以應用于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活動中,還能夠實現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提升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經濟收益,為農業發展拓寬發展渠道。
4 結語
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極為重要,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技術的宣傳,引領農民積極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推動農業生產活動轉型,充分發揮現代農業技術的作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面貌改變。
參考文獻
[1] 錢忠好,岳佳,蔡穎萍.土地經營規模何以影響家庭農場采用現代農業技術——基于1085戶家庭農場監測數據的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4(2):10-18.
[2] 劉俊鋒.吉林省農民合作社采用現代農業技術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20.
[3] 向浩.重慶市云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的研究[D].重慶:重慶三峽學院,2020.
[4] 何照穩.現代農業技術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對策[J].南方農業,2019,13(5):88-89.
[5] 耿運志,潘海英.供給側改革視角下農業技術創新與耕地產出效率的關系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7,29(4):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