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深入分析了鄉村飲水源地的安全保障策略。首先剖析農村飲用水安全面臨的諸多威脅,包括水質源頭遭受污染、供水基礎設施陳舊等;面對挑戰提出了對策建議,包括創設水源保護區、強化水質監控等,目的在于針對性地化解潛在的安全風險。同時,也闡釋了對策的關鍵性與不可或缺性,突出了保障鄉村飲水安全的迫切性,可供相關領域工作的管理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污染;防控措施;監督管理
鄉村飲水安全歷來受到各級管理部門的重視,但近期連續出現的水源地污染再次給管理及技術部門敲響了警鐘。鑒于鄉村供水水源地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本文剖析了農村飲水水源地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脅,制定相應的防護策略十分重要,既可以保障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又可以為鄉村振興助力。
1 研究背景
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環境及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然而,飲用水源地的安全卻成為發展道路上的難題。隨著城鎮化的加速及農村經濟的壯大農村飲水供給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資源勘探、開采與治理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鄉村供水點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污染的可能。我國農村地區擁有眾多的水源地,水源質量常常未經過檢測,可能不符合規定的標準。水源中存在污染物含量超出安全閾值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屬、農藥殘留等。嚴重危害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惡化了農村水源的不足與供水能力的波動性。以前農村地區的飲用水曾經可以充分滿足農村居民的需求,不用擔心安全。但目前取水和供水設施已經處于嚴重的老化狀態,農村供水系統因為長期資本和技術的短缺,導致供水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處于停滯狀態,內部管道系統的老舊與頻繁的漏損加劇了供水安全風險,威脅著村民的健康福祉。
農村飲用水的供應模式較為單一。大部分鄉村的飲水供應依靠地表水及地下水水源,受氣候和地下水位等影響很大,水資源的可獲得性也在變化,水質更是受到影響。旱季或水源遭遇污染,給農村生活供水和農業生產活動帶來了諸多不便,抑制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為應對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性的挑戰,必須實施科學嚴謹的策略與方案,確保農村飲用水的安全
性[1]。通過升級廢水凈化系統,使之與飲用水及農業生產用水嚴格分隔,確保水質良好,水源安全。我們驚喜的看到,各級政府已經在農村污水管理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資金注入,優化農村廢水凈化系統的構建,顯著提升廢水處理效率,保障了污水經過徹底凈化后才投入農業生產中使用,有效緩解了對水源地污染的壓力。
為了使農業生產向可持續綠色轉型,必須注意化學農藥與肥料的應用策略,以前過多依賴化肥和農藥提高產量,目前,政府通過策略性推廣有機及生態耕作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守護了耕地的自然生態,有效減緩了相關物質對水資源潛的污染威脅。工業廢水排放對水源地也構成潛在威脅,加強工業企業的環境管理是遏制此類污染的關鍵。
2 水源地污染現狀分析
農村飲用水安全雖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水源地污染依舊是鄉村飲水保障中的嚴峻考驗。管理部門要定期檢查農業生產與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排放情況,排放監管十分重要,隨著鄉村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經濟的發展,使農村污水排放量增加,原有的污水處理及凈化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不能否認,利益驅動的違規排放情況的存在。統計數據顯示,大約60%的鄉村甚至沒有配備污水凈化系統,生活廢水直接排放,飲水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面臨嚴峻挑戰。
在糧食生產的過程中,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也對水質安全構成了威脅。不僅引起生產地塊土壤及水域污染,對水源地的水質造成了直接的負面影響。農藥殘留和化肥中的氮、磷等養分對作物生長至關重要,但它們能經土壤的濾滲和地表徑流流入水域,觸發水質降級與藍藻等生態問題[2]。
沿江沿海地區的礦產資源豐裕,同時擁有充沛的水資源,工業廢水的排放構成了尤為突出的水源安全威脅。農村的工業活動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但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含量普遍偏高,頻繁排出并滲入水源,使安全出現堪憂。工業廢水破壞了水生態系統的平衡,引發了環境保護者的深切關注。一些區域內的鎘、鉛等重金屬污染嚴重。
3 水源地保護區建設
水源地保護區建設是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關鍵策略之一。水源地保護區乃是指定以確保水源質量及生態環境得以維系而實施一連串治理與保護策略,經權威主管部門界定的擁有特殊職能的區域。水源地保障區的設立是通過界定邊界、設定防護準則及執行管控策略等對水源地鄰近領域施以嚴密防護,以遏制土地應用、發展建設等行為,控制水源地的污染,保護水源地的措施。相關研究數據揭示,一旦設立水源地保護區,水質狀況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污染水平下降逾40%,水源地的生態效能獲得了切實維護。
政府管理部門及技術管理部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宣傳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水源地保護區的范圍、管理權限、保護措施等內容,加強對水源地保護的監督和管理。根據最新的法規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和政策,如《水源地保護條例》等,有效地規范了水源地保護工作,促進了水源地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政府管理部門及技術管理部門在水源地保護區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好生態環境恢復和修復工作。針對已經受到污染和破壞的水源地區域,應當采取生態修復、植被恢復、水土保持等措施,加強對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和重建。監測數據顯示,通過生態環境恢復和修復工作,水源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得到了顯著提升,水源地水質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利于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3]。
為了更好地展示水源地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性和效果,表1列出了部分有代表性地區水源地保護區建設的顯著成效。
表1 水源地保護區建設效果統計表
地區 建立水源地保護區
面積(km2) 實施保護措施投
入資金(萬元) 水源地水質
改善率(%)
北京市 1 500 8 000 45
江蘇省 2 800 12 000 50
四川省 3 500 15 000 55
從表中可以看出,水源地保護區建設對于改善水源地水質和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具有顯著的效果。
4 加強水質監測與管理
做好水質監控與調控是維護農村飲用水安全的重要工作。水質監測與治理涵蓋了對取水點、配水系統及飲用水的嚴格檢測與治理,其目標在于迅速發現水質異常,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和治理。水質監測須構建精密的觀測矩陣與評估架構,涵蓋鄉村供水源、配水系統及飲用水本身,確保監測的全方位覆蓋。通過采用尖端的監測技術與裝置,對水質參數持續追蹤與評估,以保障監測結果的精確度和穩定性。據我國環境監測總站的資料,我國成功構筑了一個涵蓋全境的水質觀測體系,監測網絡的普及率超越了90%,實現了對水質狀況的全面監控。加強水質監督既要求構筑完善的管理框架和監察體系點,同時也迫切需要實施嚴密的治理政策和監控程序。
例如,環境保護部與衛生健康委員會、水利部等機構各司其職,緊密協作,共同頒布了《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監測管理規范》。這一規范不僅闡明了農村飲用水源地監控管理的職責劃分和技術規程,而且有效促進了水質檢測與治理的開展。水質監控與治理亦須提升數據應用的效能,迅速實施策略以應對水質安全面臨的挑戰。及時準確分析監測數據,能夠及時揭示水質的非常規變化,關鍵在于采納切實有效的策略,以避免水質異常情況的蔓延及其潛在的廣泛影響。湖南省在水質監測與治理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為緩解區域飲用水水源環境出現的難題奉獻了寶貴智慧[4]。相關部門在湖南省檢測出一宗水質異常案,其潛在威脅著該地區居民的飲用水安全,當地政府迅速實施了一連串緊急應對策略,涵蓋了封鎖水源地與強化水質管理等措施,保證了民眾的健康和生活穩定。彰顯了湖南省政府對水質監控與治理的深度關切,也展示了其卓越的響應與處置能力。面臨潛在的水質威脅湖南省憑借迅速的監測與緊急應對,規避了一次可能的水質災難,確保了地區居民的生活水準及健康安全得到保障。此案例為各區域提升水質監控與調控能力,為其他地區部門的技術管理部門提供了寶貴參考,凸顯了強化監測、迅速響應及高效管理在確保飲用水安全的關鍵作用。
5 保障措施的實施與效果評估
為了確保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各級政府及相關機構已實施了一系列綜合性的保護方案,定期對成效進行了嚴格的評估。這些維護策略涵蓋了構建水源地保護區域、強化水質監控與調控、促進供水基礎設施的革新與提升等。設立水源地保護區是確保鄉村飲水安全的關鍵策略之一。水源地鄰近地帶遭受著開發的壓力,但通過嚴格劃定和監管,成功地維護了水源地的生態系統與水質純凈度。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已構建數千個水源地保障區,涵蓋逾百萬平方公里,實現了顯著的環境改善。
強化水質監控與治理是確保鄉村飲水衛生的關鍵防線[5]。面臨水質挑戰但通過構建完善的監測體系和監管框架,能夠迅速識別并應對水質問題,從而顯著提升了水質監測與治理的效能與準確性。監測資料顯示,中國各區域水質監測的普及率已超越90%,監測結果的精確度與穩定性顯著增強。強化水質監管措施已經奏效,各地區的水質提升率普遍超越了50%。
促進供水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改善飲用水獲取及輸送的條件對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是不可或缺策略之一。農村供水設施曾面臨著安全與穩定性的挑戰,經過一系列的改造與提升,不僅增強了這些系統的抵御風險能力,還使鄉村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統計數據揭示,中國已動用逾千億資金強化農村供水設施,這一投資的真正價值在于其為廣大農村居民帶來的生活品質的顯著提升。農村地區曾面臨供水短缺及不穩定的挑戰,經過改良提升,現代化的供水系統不僅優化了水質,而且根本性地消除了供水不足與波動問題,確保了鄉村居民享有穩固的飲用水安全。
6 結語
農村飲用水安全目前遭遇重重困境,但通過創設水源保護區域、強化水質監控及治理、促進供水基礎設施的革新提升等一連串防護策略的施行,已獲得了突出的效果。水源地的維護、水質的監控與治理、供水基礎設施的翻新與提升等任務日益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的保障程度仍在穩步增強,取得顯著進展。我們必須持續強化資金投入,精細化優化政策和措施,保障農村居民的供水安全,并激發農村經濟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雪明.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3(6):118-119.
[2] 孟慶宇.遼寧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價與保障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6(3):38-40.
[3] 鄧麗,黃會明,鄧濤.肥城市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及解決措施[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5):53-54+57.
[4] 王文殊,許艷杰.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及解決措施[J].內蒙古水利,2008(5):105-106.
[5] 祝慶華.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與水環境污染防治[J].農業災害研究,2023,13(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