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我國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從而推動現代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與專家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對近年來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現狀及發展瓶頸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發現,盡管我國獸醫社會化服務后來者居上,得到迅速發展,但是仍存在服務覆蓋面不全、專業人才短缺、服務質量高低不等、發展環境不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首先,建立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服務覆蓋面;其次,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獸醫社會化服務隊伍;同時完善服務標準、建立監督機制、加大服務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力求改善內、外部環境,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質量。本文通過詳細探索、深入分析,為優化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提供思路與建議,希望通過落實這些優化措施,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健康發展,也為我國現代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關鍵詞: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工作問題;工作建議
獸醫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獸醫服務的一種重要創新形式,更是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要要求。近年來,我國畜牧業逐步由原來的傳統養殖模式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所以畜牧養殖行業生產過程向精細化邁進,這種變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畜牧業整體效益,也為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基礎支持。
國際上獸醫社會化服務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大部分發達國家建立完善的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使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等多種方法,實現獸醫服務的普及與優化。與之相比,我國獸醫社會化服務起步較晚,但發展卻十分迅速,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隨之而來的是畜牧業的轉型升級97VX8GqZLlhCSNEG0K9xXUpTiAZaW2jSHRnOGf5wC5s=與養殖技術的進步,獸醫社會化服務需求日益旺盛。但是獸醫社會化服務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仍然存在服務體系不規范、服務人員專業素養不達標、服務質量高低不等、發展環境不完善等問題。本文擬從探尋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趨勢出發,探討如何針對性解決上述問題,以便更好地滿足現代畜牧業發展需求,也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開展的質效。
1 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概述
獸醫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使用專業的獸醫團隊以及服務模式豐富獸醫服務內容,旨在滿足畜牧業多元化需求,如動物健康、疾病防控、營養保健等,獸醫社會化服務的興起與發展,實現了獸醫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成為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需求。現階段,我國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涵蓋范圍較廣,既包括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定期疫苗接種、健康檢查等),還涉及動物營養與保健的咨詢,為養殖戶提供科學的飼養管理和營養配方建議,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和健康水平。此外,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獸醫社會化服務還逐漸拓展到動物診療、獸藥銷售、飼料配送等領域,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1]。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意義在于,基層動物防疫力量薄弱的問題得到解決等,維護了養殖戶的基本利益,并且在提高養殖效益與市場競爭力的前提下,確保畜牧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根據書面調研和實地走訪調查,回收26個省份的調研材料,總體來看,這26個省份全部發布了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通知,這一現象充分說明各級政府對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根據回收材料可知,各地工作在推進的過程中,參與主體也不斷增多(表1),以其中之主體為例,26省從事獸醫社會化服務的主要服務主體在特聘動物防疫專員中占比高達76.92%,各主體能立足于實際發展需求,無限發揮自身的優勢,增強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功能作用,最終促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全面發展[2]。
2 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服務體系未能完善
目前階段,我國政府對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加,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在此背景下,全國各地都開始積極開展配套的法規與章程制度修訂工作。然而,在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縣級、鄉級、村級等基層獸醫社會化服務的體系仍然不夠完善,存在如下具體問題:第一,基層獸醫服務機構的設置和布局不夠合理,導致服務覆蓋存在盲區,偏遠地區或養殖規模較小的地區,獸醫服務機構數量不足,難以滿足當地養殖戶的需求;第二,獸醫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各級獸醫服務機構之間信息傳播不及時,導致資源分散,而在疫病的防控、技術的推廣等方面,各級獸醫服務機構無法形成合力,也嚴重影響服務質效[3]。
2.2 服務專業人才短缺
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是現階段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調查可知,大量的基層社會化服務組織,在落實日常各項工作的過程中的執行人員多為原村級防疫員,這些工作人員雖然在基層工作中積累豐富經驗,但是缺少系統性的獸醫專業知識與技能訓練,面對復雜多變的畜牧業疫病防控需求,不懂得變通,致使最終的服務成效不夠理想。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究其根本是服務組織在人才培養與引進方面的嚴重不足,基層工作環境相對艱苦,且待遇水平始終未達到理想目標,專業人才隊伍滯后,不利于現代畜牧業的持續發展[4]。
2.3 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現階段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落實質量也存在較大問題,典型問題為服務的內容單一,許多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動物疾病的診治和防控上,而忽視了技術示范推廣、畜牧業政策法規宣傳等其他重要方面,其次,部分基層地區,服務人員專業水平都存在“老齡化”問題,他們技術的更新與知識的更新都無法做到與時俱進,既難以實現自身服務水平,也無法適應現代畜牧業的實際發展需求[5]。同時,獸醫社會化服務人員普遍存在工作壓力大、薪酬不足、職業認可度不高等情況,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獸醫社會化服務人員缺乏動力和熱情,影響其工作表現和服務質量。除此之外,服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問題也必須得到重視,部分服務人員態度不佳,缺少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這些不良態度不僅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導致整體服務質量的下降,也可能致使服務人員無法有效地應對緊急情況,影響動物診療效果和健康,降低了養殖戶對從業人員的信任度,致使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聲譽和信譽受損。
2.4 服務環境未達標準
獸醫社會化服務環境包括診療設施、工作場所、衛生條件等幾個方面,如果這些環境都無法達到相應標準,會直接影響獸醫社會化服務的質量,還容易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首先,部分基層地區診療設施不完善,社會化服務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獸醫工作站、診所的衛生死角,時常存在清潔不徹底、消毒不到位的情況,這不僅影響獸醫工作效率,而且加大了疾病傳播的風險。最后,衛生不達標,獸醫社會化服務范圍包括動物疾病的治療與防控,對衛生條件的要求較高,一些地區衛生意識不強,或受限于自身條件,服務場所的衛生狀況無法達到理想標準,對人和動物的健康都造成潛在的威脅。
3 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優化建議
3.1 創新服務機制,擴大服務覆蓋率
為保證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工作水平,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完善體制,在服務的機制上進行積極創新。首先,建立健全的服務體系,基于當前階段社會信息化的迅速發展,獸醫社會化服務也要嘗試構建覆蓋城鄉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網絡,尤其對于鄉鎮等基層地區,不僅應當聯通網絡,還需設立獸醫服務站、流動服務點,滿足廣大養殖戶的需求,此時各級獸醫服務機構之間有效溝通協作,在上、下聯動的基礎上,實現服務體系的共享。其次,大力推廣現代化服務手段,包括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立足于實際需求建立獸醫服務信息化平臺,實現獸醫服務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而新開發出線上咨詢、遠程診斷、智能監測等功能,也能為養豬戶提供更便捷且高效的服務。最后,加強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宣傳推廣,發表論文、發布專題報道以及借助新媒體宣傳,都是有效渠道。
3.2 重視人才培養,組建高素質隊伍
依托于各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等項目,獸醫社會化服務也應開放政策,重視對從業人員的培養。首先,由鄉村執業獸醫、畜禽養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制定獸醫社會化服務人才的培養計劃,這些主體經驗豐富且擁有大量行業資源,可以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支持、指導。在落實該計劃的過程中,需將培訓班、現場教學、實踐操作等進行常態化處理,放寬培訓路線,最大程度上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服務水平。同時,獸醫社會化服務各機構內部也應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提供優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服務隊伍,政府與社會各界對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宣傳使其提高了人會認知度與影響力,為人才隊伍的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3.3 完善服務標準,清晰化服務依據
獸醫社會化服務作為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其服務標準的完善以及服務依據的清晰化設置都是重點工作,未來一段時間,獸醫社會化服務的主要模式依舊是通過政府購買獸醫公益性服務,因此,明確服務標準與服務依據,對于確保服務工作的有序展開和提升服務質量都有重要意義。建立科學、全面且可操作性的獸醫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涵蓋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服務流程,并保證服務的標準與時俱進,跟進畜牧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及時對服務標準進行調整。除此之外,還需建立清晰化的服務依據,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標準都進行全面分析,并加大對這些內容的宣傳力度,不僅獸醫社會化服務人員遵循各項規定,養殖戶也能更詳細地了解各項規定,實現依法、科學求醫。
3.4 建立監督機制,高質量服務體系
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監督機制,可以確保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規范開展,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構建高質量的服務體系。首先,明確監督的主體、對象以及內容,主體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社會媒體等,對獸醫社會化服務進行監督,監督對象為服務人員,監督內容為服務流程、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其次,建立信息共享溝通機制,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在有效的溝通渠道中實現共同發展。再次,加強服務質量的評估與考核,建立科學的評估標準和考核辦法,根據客觀考核結果明確服務人員當下的服務水平。最后,建立投訴處理機制,設立投訴渠道、明確投訴處理流程、建立投訴處理檔案等方式,確保投訴能夠得到及時、公正、有效的處理,維護養殖戶的合法權益,提升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公信力和滿意度。
3.5 加大財政支持,提高服務積極性
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建設還需要政府的扶持,針對當前獸醫社會化服務中存在的資金短缺、服務人員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政府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以提高服務人員的積極性,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健康發展。具體的政策支持如下: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獸醫社會化服務機構的建設與運營,如購入服務設施和診療設備等;制定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收、提供低息貸款等,從根本上降低獸醫社會化服務機構的運營成本;加強與獸醫服務機構、養殖戶之間的溝通,定期召開座談會、開展調研活動,在明確各方需求的情況下,制定適宜的政策。
4 結語
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正是因為問題的存在,才為獸醫社會化服務提供改進與優化的空間。創新服務機制,擴大服務覆蓋率才能確保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普惠性;加強服務人員的訓練和教育,提高專業技能,是提升社會化服務質量的關鍵;服務標準建設、監督機制的優化以及財政投入的增加,也能解決基礎問題。未來,國家對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力度的加大,社會各界對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期望日益提高,只要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工作,必將為我國畜牧業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高鳳如,王偉濤,翟海華,等.我國獸醫社會化服務現狀思考[J].中國獸醫雜志,2024,60(1):151-156.
[2] 賈新利,郝耀,胡瑞林.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推行獸醫社會化服務的經驗與做法[J].農業工程技術,2024,44(1):87-88.
[3] 趙家禮,方喬文,雷洪梅,等.富源縣推行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經驗及做法[J].云南畜牧獸醫,2023(5):43-46.
[4] 周明旭,謝穎,王良鴻,等.廣西獸醫社會化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動物檢疫,2023,40(9):50-54.
[5] 陳超.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深化獸醫行業改革[J].北方牧業,20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