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了運動手環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精準采集、反饋和運用數據,提高了教學精準度,優化了課堂教學,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此外,運動手環還增強了體育教師的思考能力、行動力和影響力。因此,運動手環的引入為體育教學帶來了重要的改革和提升。
關鍵詞:運動手環;體能發展;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7-0085-02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學校體育工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趨勢下,多媒體教學、智能設備逐漸在學校和課堂中普及。《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強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創新體育教學資源,不斷增強教學吸引力。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體能學練主要針對改善身體成分,發展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反應能力、位移速度、協調性、靈敏性、爆發力、平衡力等,為學生增進體質健康和學練專項運動技能奠定良好基礎。如何改變以前傳統的“填鴨式”的教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筆者學校試圖借力運動手環,推動智慧教育與體質健康促進行動深入融合,提升學生體能水平。
一、借力運動手環,提高運動數據的“準”度
借力運動手環監測學生的運動心率,即時獲得準確數據,更加精準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通過數據分析,科學分析體育課運動密度、運動強度、平均心率等數據,以數據反觀課堂,幫助體育教師優化課堂教學。
(一)精準采集數據
在以往體能監測中,如何增強學生體質,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體育教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的身體鍛煉、心肺功能監測、運動密度和強度以及身體生理數據等各種變化都成為了可被記錄和分析的數據,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相應的技術保障和支持,更能促進教師科學合理地安排鍛煉內容。
(二)精準反饋數據
通過傳統體能監測方式與運動手環智能信息監測方式的對比(表1),可以看出利用運動手環能夠監測學生的心率,監測每個教學環節,教師通過終端可以觀察到全班學生的心率變化,從而調整運動負荷量,使每節課達到適宜的運動心率與練習密度,實現學生持續性健身的功效和精準教學,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從而改變傳統體能監測的形式,讓運動負荷更加科學合理,推動體育教學進一步發展。新技術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賦能智慧體育,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活動形式,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運動技巧的培養,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精準運用數據
筆者所在學校應用智慧體育課系統,通過智能運動手環采集學生的運動數據(包括運動步數、運動量、心率、卡路里消耗量等)與數據采集終端通過無線通訊技術進行中轉交互,數據采集終端同時能夠展示部分學生的運動情況及數據,通過校園網絡將學生運動數據上傳到服務器,從而實現學生群體運動數據實時監控、聚集,最終采用“大數據技術”將統計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對比、分析,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運動指導。
筆者選擇運動手環的技術功能,以小學體能課為抓手進行實踐研究。通過對小學體能課的實時跟蹤,借助運動手環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及時監測和反饋,把控課堂運動強度和密度,實時了解學生運動狀況,及時調整教學。
二、借力運動手環,提升核心素養“培育”的效度
體能課的效果是受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評價等因素影響的,在教學內容這個變量因素保持不變時,教學手段以及教學評價的變量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本課題的推進下學生對體能課的參與意識、參與熱情較之前有了很大的轉變,從以前的害怕,到現在的主動積極向上,由簡單粗暴的“喊累”課轉變為豐富多彩的課堂,讓學生實時、實地關注自身,對落實核心素養、實現育人價值有獨特的優勢,且效果遠遠優于傳統的體能課。
(一)以即時的技術評價為平臺,學生的運動能力得以發展
運動能力是體能的一個方面,是人體在日常生活、勞動和運動中所必需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相結合的能力。小學生普遍存在愛動、貪玩、情緒不穩定、自制力相對較差的特點。采用運動手環實時評價,給予學生更多的提升空間,同時,根據即時數據,及時改變運動強度和教學策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感受到拼搏的快樂,從而學會自主學習并通過自身努力提升運動能力。
(二)以即時的技術評價為基礎,學生的健康行為得以改變
在體能課中運用運動手環,能夠即時獲取數據,增強實用性,通過數據的保存、對比、統計,形成每名學生的數據庫,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鍛煉時,通過已知數據,自行調整運動負荷,通過處理信息、積極思考、親自實踐來解決問題,通過身體力行,使學生體會到知識和現代技術的實用性,強化學生運用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理解體育鍛煉對健康的重要性,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掌握一定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心理健康知識,逐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并運用在生活和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對自身認知的基礎上,勇于挑戰,逐步養成健康行為。
(三)以即時的技術評價為媒介,學生的體育品德得以提升
根據課程標準內容要求、情境特點和活動需要等要素,沿著認知、技能、身體、心理的發展規律,設定精準的實施策略和流程,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體能課,聚焦核心素養,更好地為每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提供可能,更好地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平臺。根據運動手環的評價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學生創造利于他們發展的環境,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情況下進行體能提升,將體育品德的發展融進體能課之中,通過小組合練、挑戰自我,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根據運動手環的實時數據,可設置不同的難度梯度供學生挑戰選擇,既實現了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又照顧了基礎較為薄弱、能力有限的學生。在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團結友愛、互相理解、積極進取、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
三、借力運動手環,增強體育教師“力”的厚度
當今時代,智慧教育的發展如火如荼。體育教師利用并善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效果和水平,是助力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一)教師的“思考力”在運動手環應用中得以提升
對于教師來說,深度思考是不斷逼近教育問題的思考,是從一次次的自我追問、反思中開始的。因此,筆者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對運動手環的應用進行了跟蹤研究,與開題之初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對比分析,筆者在體能課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會議交流。結果顯示,參與課例教師利用運動手環,有效發展了學生的運動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健康行為,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前后差異顯著。
(二)教師的“行動力”在運動手環應用中得以彰顯
教師“行動力”的改變,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有著關鍵作用。于是,在確定了本文方向以后,每一位參與成員根據本文目標要求、學生學科需求等,與校內計算機教師進行了意見交換,將運動手環的應用再次復盤后,立刻將運動手環的應用進行課內投放,并向筆者及時反饋學生作業習得情況,配合教師收集成果資料。
(三)教師的“影響力”在運動手環應用中得以發揮
通過與本文參與者探討運動手環投放滿意度的情況可知,參與研究的教師對運動手環投放滿意度為100%,從學生運動能力和健康行為以及體育品德的反饋都可以獲悉。教師通過切身的感受與研究,教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行動力從抵觸的、業余的到積極的、專業的執行,以自己的行為帶動學生、影響學生,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